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图为西周墓葬青铜器发掘现场。冽玮摄 图为西周墓葬青铜器发掘现场。冽玮摄 图为西周墓葬青铜器发掘现场。冽玮摄 陕西省宝鸡市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军社2日透露,备受关注的西周早期高等级贵族墓葬目前共出土铜鼎、铜簋、方座簋、铜禁等各类西周青铜礼器31件,其中,15件青铜礼器上铸有族徽、族名等铭文, 总计为11个家族,铭文可分辨的不少于30个字。礼器组合完整,器形巨大,造型优美...
8月1日,江西省博物馆镇馆之宝评选活动推出“商代伏鸟双尾青铜虎”,邀广大市民免费观赏。 省博物馆专家介绍,“商代伏鸟双尾青铜虎”是目前存世最大青铜虎,虎之王者,群虎之魂。造型奇特,神态诡异,是商代青铜艺术的辉煌之作,更是新干大洋洲独特青铜文化的重要符号。(记者 徐蕾)
《蜀南之谜雅砻江流域考古大发现》文物展今日起将在成都市金沙遗址博物馆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展出,展出的360件精品主要是2001年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和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在盐源县老龙头发掘出土文物,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考古工作者近年在川西南的雅砻江流域,尤其是盐源盆地一带发现的一种青铜文化,成为人们了解盐源青铜文化的窗口。此次合作是成凉区域合作的文化合作项目之一。 盐源县地处四川省西南部,青藏高...
出土的青铜古物 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云南省考古研究所组成的考古工作队,对陆良县马街镇薛官堡村委会发现的青铜时代古墓群进行第一次正式的考古发掘。记者从陆良文管所有关负责人处了解到,目前考古队还在薛官堡进行挖掘,预计相关的发掘工作将持续到8月份。 考古发掘青铜时代遗址 据介绍,薛官堡古墓群自上世纪70年代至今,当地村民进行建房、耕作、打井等日常生产活动时,曾陆续出土过一些文物,一连...
近日,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按照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做好保护工作,确保我市不可移动文物的安全,巩固我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青铜峡市政府于2012年7月17日公布了《青铜峡市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名录》包括已公布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尚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两个部分,共212处。其中已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38处,尚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青铜器浩如烟海,作为国之重器,青铜器代表着我国在先秦时期高超的技术与文化,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中国人民银行曾于1981年、1992年和1993年分别发行了三组中国出土文物(青铜器)金银纪念币,受到了集藏爱好者的欢迎,但受限于当时造币技术条件,未能对该题材进行深入挖掘和精美呈现,许多闻名于世的青铜器精品未能得到表现。此次启动中国青铜器金银币项目,对青铜器题材重新分类梳理,按照青铜器的年...
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云南省考古研究所组成的考古工作队,对陆良县马街镇薛官堡村委会发现的青铜时代古墓群进行第一次正式的主动性考古发掘。 薛官堡古墓群位于马街镇薛官堡村,自上世纪70年代至今,当地村民建房、耕作、打井等日常生产活动,曾出土过一些文物,从而引起了省市文物部门的高度关注,并于近期对墓群进行了考古发掘。 在薛官堡考古挖掘现场的唐家坟和周家坟,大大小小的坑道里,考古工作人员有...
7月16日,由河南省文物局主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办的“河南省青铜器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提高班”开班,省文物局博物馆与科技处处长付玉林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 在致辞中,付玉林处长简要回顾了2011年首期青铜器文物保护修复培训班结束后全省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并代表河南省文物局对前来参加培训的学员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要求来自全省11个地市及省直文博单位的21名培训学员要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遵守...
《臣谏簋》 《臣谏簋》铭文拓片。 曾先后两次出土有铭文青铜器,是最早用文字记载的石家庄史实 核心提示: 1978年,元氏县城南部韩信点将台对面的“霸王岗”上陆续出台神秘铜罐。这些器皿到底是什么东西?元氏县西张村村民将发现层层上报,专家很快鉴定出来,这是西周时期的青铜器,文物价值巨大。先后两次发掘,一共出土34件青铜器和多件其他文物,此后,专家们不...
7月16日,湖南青铜文化博物馆在宁乡奠基。对于宁乡县文物管理局副局长李乔生来说,这座综合性博物馆,不仅将成为宁乡炭河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主展馆,还将成为宁乡出土的大量青铜器的展示窗口。 “一直以来,宁乡都没有一个完善的博物馆,本地出土的大量青铜器不得不借调到上级博物馆保管。”李乔生说。根据规划,1500多件宁乡出土的珍稀青铜器将在馆内对外展示。与此同时,李乔生也希望,曾经...
中国青铜文化,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技术娴熟、内容丰富,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精华。她起源于黄河流域,始于公元前21世纪,衰落于公元前5世纪左右,大体上相当于文献记载的夏、商、西周至春秋时期,约经历了1500多年的历史。这与中国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发展及衰亡相始终。在约4000年前的夏朝时期,中国开始进入青铜时代。商朝和西周时期,青铜器文化走向发展的顶峰。春秋时期青铜冶炼技术仍然在继续发展。到战国时期,随...
青铜器收藏的门槛很高,没有一定的鉴赏水平,贸然步入收藏,就会 “打眼”、“吃药”。 青铜器造假的工艺很简单,一般是工艺造假、器型造假、锈色造假。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使用土陶范法铸造而成,现代仿造常用三种方法,即翻砂法、精铸法、失蜡法。不管哪种方法,都会在青铜器产品上留下印记,如范线、壁厚,还有垫片痕。器型作伪主要有:器物整体作伪、器物部分作伪,还有后刻...
在洛阳北窑西周墓地出土的西周时期原始布。 在伊川县白元乡富留店村出土的春秋时期空首布,币面铸有文字,左为“祝”,右为“壬午”。 铲币古时称“布钱”、“布币”,是商周时期的青铜铸币,今人因其形似农具铲而将它命名为铲币。铲币经历了原始布、空首布、平首布三个发展阶段,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被废...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