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图为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 记者25日从江西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上获悉,该省今年要着力将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打造成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文物保护单位和旅游景区。 当天上午,江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南昌开幕,江西省省长鹿心社在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2015年“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成果”。 中新网记者了解到,正在考古发掘的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是中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
近日,江西新干县发现清代咸丰十一年(1861年)民间分关文书,距今已有150多年,保存较为完好。 据史料记载,“分关”是中国明代民间析分家产的文书。到了清代,“分关”文书程序上更加严谨,带有近代契约伦理的意味。而契约伦理在本质上乃是商品经济和法制文化高度发展的产物。 该分关文书系新干县界埠镇田港村刘小龙家收藏,属祖传珍贵档案。 分关信息显示,界埠镇田港村刘龙照父亲于大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
1月5日,星子县渔民村渔民在鄱阳湖古河道落星墩附近,用渔网捕鱼时,发现一根粗壮黑木。他随即向县林业局报告,该局执法工作人员迅速对该河道进行监护,成功挖掘出一根长达7.2米,直径达0.62米,重达6吨左右的黑木。 据有关收藏人员鉴析,该黑木疑似乌木。这是星子县首次在河道发现此珍贵木种,还有待专家进一步作技术鉴定。 据了解,乌木,又称阴沉木、炭化木。乌木是地壳沉降后,埋沉于古河床下的树木在特定的自...
【解说】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的万年桥,是一座具有数百年悠久历史,也是江西现存最长的一座石拱古桥。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应受保护的古桥近两年却遭到破坏,至今无人修复。 【解说】近日,记者来到了江西抚州南城县,见到了距今有368年历史的万年桥。村民李师傅告诉记者,近两年,古桥附近到处都是采砂船日夜开采,将这里的河道开挖得很深,由于船只过往频繁,古桥有几个桥墩已经被破坏了。 【同期】...
清洗后的金板 记者 王祺摄 28日,考古人员再次对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内棺进行了一次探测,棺内除了金器、玉器和纺织品痕迹外,还发现了几个漆盒。 记者注意到,经过专家们的清洗保护,金板露出了“真颜”,本该有的光泽没有因为在地下埋藏2000多年受到影响。这些金板并不是统一的尺寸,同一块金板,不同部位的厚度也不一样。专家介绍,每块金板大约一公斤左右。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孔子屏风上有孔子图像及生平介...
2015年12月27日,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临时文保用房里,文保人员正在清理前25日在主棺南侧发现的金板、马蹄金等金器。记者在现在看到,马蹄金分大小两种,大马蹄金分别刻有“上”、“中”、“下”三种文字,对此专家还未得出完整结论。 南昌汉代海昏侯墓自11月14日开始1号主墓主椁室清理以来,犹如打开了一个充满魔幻的盒子,尤其发现金器的数量不断刷新我国汉墓考古的纪录。专家称,金光灿灿的海昏侯墓,为解...
艺术家简介 宋唯源(原名,筱明)字胤儒,1957年生于北京,著名艺术家、美术教育家,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从教30余年。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天津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美术学院客座教授、荣宝斋画院客座教授,并曾经任教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画高研班。 1980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叶浅予教学实验班,得益于人物、山水、花鸟三者并重的教学体系。师从叶浅予、李可染、李苦禅、蒋兆和...
专家清理发现部分竹简写有“子曰”等字样。 竹简中出现《论语》、墓主身份初步明确系第一代海昏侯刘贺……12月23日,西汉大墓考古学术研讨会在南昌举行,国内数十位秦汉考古权威专家对西汉大墓的发 掘给予了高度评价。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组长、秦汉考古专家信立祥表示,接下来将在学者们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把学者们的研究成果集结成册,出版西汉大墓研究专 著。 ◎发现 竹简中出现《论语》 西汉大墓内出土了数量繁...
2015年12月20日,由中国国家画院、江西省文化厅主办,中国国家画院创作研究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艺术信息中心、江西画院承办的“新中国美术家系列——江西省国画作品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隆重开幕。 开幕式剪彩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致辞出席此次展览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杨晓阳,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卢禹舜,原...
“我想问下,考古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考古最终要向人们传递怎样的信息?”……11日,参加“2015外媒看江西”的40余名中外记者来到江西省博物馆参观南昌西汉大墓考古发掘成果展,参观结束后,作为西汉大墓考古发掘的重要人物——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被外媒记者们团团围住。 “现在来博物馆参观的人数有多少?”人民画报俄语记者MAKSIM BELOV好奇地问道。 徐长青介绍说,目前每天来江西省博...
记者10日从江西省文化厅获悉,江西省已成立创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领导小组,推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建设成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并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作好准备。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从2011年发掘至今,已出土金器、玉器、青铜器、漆木器等近2万件文物,其中包括近万枚竹简木牍。从考古价值上看,海昏侯墓在文物品种和数量方面超越了许多已发掘的西汉大墓,为考古学界研究西汉列侯墓园首次提供了实物依据。 基于此,南昌西汉...
此前从墓里出土的玉剑 东南角椁板下发现铜鼎 12月8日,南昌西汉大墓主椁室的清理工作仍在进行。继前几日提取了大量漆器、玉器后,考古人员又在主椁室东南角发现西汉时期的铜鼎,数量多达9个。有专家认为,按照商周礼制,九鼎代表最高权力。这9个铜鼎的出土,再次将墓主身份指向当过27天皇帝的刘贺。 记者了解到,南昌西汉大墓主棺初步定于12月10日开棺,实验室考古工作目前已经启动了,国内首个考古低...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的清理工作仍在进行中,此前发现的马蹄金等金器在进行应急保护后,3日送往江西省博物馆,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成果展中与市民见面,获知消息的市民扎堆前来参观。 当日,江西省博物馆门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从大门口一直延伸到中山桥,市民们拿着身份证换取参观票后经过安检进入馆内参观。 据了解,目前,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已经发现两盒金饼,总共187个(其中一盒金饼88个,另一盒9...
11月27日,江西省政府副秘书长宋雷鸣、一行14人在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罗文利的陪同下参观汉阳陵博物馆,就汉阳陵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进行考察调研。 座谈会上,汉阳陵博物馆副馆长李举纲从汉阳陵概况、管理与服务、开放状况、保护与展示等内容向江西省政府一行就汉阳陵文物保护工作基本情况作了系统的阐述,针对我馆近年来在大遗址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效、博物馆管理机构的运营情况、社会教育的深入开展及博物馆事业发展中存在...
【摘要】本文主要依据墓室情况,通过类型学分析,将江西明墓的发展分为明初至弘治中期、弘治晚期至嘉靖初年、嘉靖中期至明末三期。认为,弘治晚期至嘉靖初期是江西明墓的变化期,其原因与经济状况、地理条件和丧葬观念等因素有关。 【关键词】江西; 明代; 墓葬;分期 【基金】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资助;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资助课题(Y2014-12) 《南方文物》2015年03期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