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考古人员正在进行水下绘图。 “南澳Ⅰ号”作为明朝古船的身份得到了文字证明。记者昨日从广东省文物局获悉,“南澳Ⅰ号”水下考古取得新进展,隐没在海底淤泥下的古船此前无法知悉其真面目,但现在,考古队员已完成了“南澳Ⅰ号”八个舱位平面图的绘制工作。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继续进行,还原这艘古船船体结构与大致面貌的时间已不再遥远。 另外,...
唐宋时的两条车辙伸入大明湖。 唐宋时的取水沟,现在依然保留完好。 日前,考古人员在位于大明湖南侧的开元广场施工现场,发现多处包括车辙和取水沟在内的唐宋时期的遗迹。研究人员表示,这处考古发现很有可能颠覆大明湖和济南城的形成史。 26日下午,记者来到考古发掘现场。在这处原有近代建筑较少、对发掘影响较小的区域里,济南考古研究所经过20天的发掘,除了发现部分唐宋时期的文物外,还...
图一:宋代的白釉瓷水盂。济南日报 崔健/摄 图二:唐代的“开元通宝”铜钱。济南日报 崔健/摄 唐宋时的两条车辙伸入大明湖。 唐宋时的取水沟,现在依然保留完好。 日前,考古人员在位于大明湖南侧的开元广场施工现场,发现多处包括车辙和取水沟在内的唐宋时期的遗迹。研究人员表示,这处考古发现很有可能颠覆大明湖和济南城的形成史。 26日下午,记者来到考古发掘...
作为中国“十一五”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重点项目,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将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开园。 据西安大明宫遗址保护改造办公室策划推广局副局长刘磊介绍,大明宫遗址区保护项目自2007年10月启动,目前已经初现全貌。丹凤门、东宫墙等遗址保护主体工程已经完成,宫殿区、宫苑区的主园路及支园路施工顺利,现已种植、移植树木约7千多株。 刘磊说,大明宫遗址作为中国“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龙头,在整...
上海世博会唯一一座宫殿式建筑——西安大明宫馆正在进行紧张布展工作,将按计划于4月20日开馆试运营。 记者昨日从上海世博局了解到,目前世博园内剩余场馆和配套项目收尾工作将在4月15日前完成。4月20日~26日,世博园将开始试运营,迎来首批游客。 与整个世博园区试运营同步,位于浦西世博园E片区的西安大明宫馆也将于4月20日开始试运营。西安大明宫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该馆还正在进行收尾前的紧张布展...
陕西馆内的“唐明皇、杨贵妃”仿真机器人。新华社发 腾讯世博媒体联盟西安晚报消息:从5月1日至10月31日上海世博会举办期间,西安大明宫馆将举行文艺表演,其中每日组织唐文化综艺表演,并举行独具西安特色的开馆、闭馆仪式。 8月15日,西安城市特别活动日——大明宫日这一天,启动为期五天(8月15日至8月19日)的大明宫西安唐风情系列唐文化表演活动;大明宫馆还安排了弧幕电影展陈和参与世博苏州主题论坛活...
西安大明宫馆建设实景3月31日,由陕西省西安市人民政府和陕西省参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办公室共同主办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西安大明宫案例建设竣工仪式”在上海举行,陕西省副省长景俊海、西安市副市长段先念、上海世博局顾问王秀宝等出席仪式。 西安大明宫馆位于上海世博园最佳实践区北部区块,是一座二层钢木建筑,建筑面积763平方米。建筑主体高度(中国传统建筑按檐口高度计)达16.86米,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
宣德炉,为明朝宣德年间创制的焚香之炉,通常用于陵墓、寺庙及权势之家烧香、拜佛、祭祖神。 明朝300年间,制作了不可胜数的器物,可称上乘之作。宣德炉作为其中的一种,可谓前无所师法,后无能为继,不愧为天地间一精美绝伦的古董,是我国古代工匠智慧和艺术的结晶。 宣德皇帝在位时,传说宫内的佛殿失火,金银、铜像都混成液体。又传说是佛典起火,金银珠宝与铜都烧结在一起,于是宣德皇帝命令将其铸成铜炉。宣德皇帝询...
3月19日,笔者从唐大明宫遗址保护办获悉,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副书记赵国新、副旗长赵新华一行日前专程到西安唐大明宫遗址保护办学习“大明宫遗址模式”的保护利用经验,双方初步达成了由唐大明宫遗址保护办为巴林左旗策划辽上京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利用的合作意向。 唐大明宫遗址保护办主任周冰、副主任孙福喜与巴林左旗考察团一行进行了友好座谈,并带着考察团现场参观了正在建设中的唐大明宫国家遗...
3月18日,国家开发银行陕西分行与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举行签约仪式,将60亿元文化产业贷款资金投向唐大明宫遗址保护建设,这是迄今为止该行投向文化产业领域最大金额的资金,在全国文化产业领域和文化遗产保护建设中均尚属首次。 按照国家“十一五”大遗址保护规划要求,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将在2010年10月1日建成开放。该遗址公园建设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巨型工程,是具有世界影响的国际性文化工程,也是凸显西安城...
唐代大明宫遗址中却发现了汉代墓葬群。记者昨日从进行大明宫遗址发掘的中国社科院唐城考古队获悉,这一新近的考古发现为研究唐大明宫历史变迁提供了珍贵资料。 考古勘探发现10座汉墓 从2010年2月26日开始,配合大明宫含元殿遗址以北中央博物馆的建设,中国社科院唐城考古队对建筑基址内勘探发现的10座汉代古墓进行了清理发掘,到目前共清理了5座墓葬,其中大部分墓葬保存状况较好。这些墓虽方向各不相同,但形制...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唐大明宫日前在进行基建清理工作时,发现了10座汉墓,初步发掘发现,墓葬保存较好,一柄汉代铁剑更是精美。 据介绍,在4座墓葬中,3座墓出土器物大多完整,多数为绿釉陶器,其中一件陶器盖子还雕刻着“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像;另一座墓葬,发掘时发现墓室内已空无一物,却没有被盗痕迹,具体原因无法断定。 考古专家李春林说,墓葬中出土的一把汉代铁剑十分珍贵,剑长约1.1米,剑与...
陕西省西安市曲江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办公室和日本奈良文化财研究所代表团3月9日在西安签订大遗址保护合作协议。中日文保专家表示将携手合作,共同探索对大明宫和日本平成宫等重要世界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展示的新途径。 签约仪式上,日本专家井上和人说:“平成宫遗址和大明宫遗址是东方大遗址的典型代表,中日两国文保专家的合作成果必将对世界大遗址的保护提供一种有效的依据和经验。”中方负责人同时指出,中日两国此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