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南朝、北朝均有装饰莲瓣纹的陶瓷器物出土,由于地域差异,其风格也略有不同。莲瓣纹一直沿用到明清时期,其形制也发生了变化,或变形,或作为一种辅助纹饰出现在器物的肩部、颈部。五代宋初莲瓣纹变成长条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莲瓣纹的宗教意义逐渐减弱,从而成为一种优美的装饰题材。万长林指出:“随着佛教的中国化,莲花已逐渐失去了其宗教含义而成为优美的装饰题材。这种变化反映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审美...
北朝青釉莲花尊 莲花尊南北朝均有实物出土,北朝也出土了一件青釉莲花尊,高67厘米,口径19厘米,足径20厘米。腹部为器物装饰的主要部分,腹部装饰上覆下仰的莲瓣,上部覆莲分为三层,层层叠压,依次延伸,其中第三层莲花瓣尖向外翘起,第2层与第3层莲瓣之间贴印菩提叶一周。下部仰莲分为两层,莲瓣丰满肥硕。足部也堆塑覆莲瓣两层。此尊为1948年河北景县封氏墓出土的四件莲花尊之一。其形制稍小于青瓷莲花尊,同图...
中国佛教源于印度佛教,西汉末年,始传中国。佛教传入中国后,历汉、魏晋的发展,到了南北朝时期得到君主的推崇,进一步隆盛。南朝梁武帝三度舍身同泰寺。唐朝诗人杜牧有诗述南朝佛教之盛况:“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北朝则大量开凿石窟,如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魏书·释老志》载北魏佛教发展的情况,“所在编民,相与入道,假慕沙门,实避调役,猥滥之极,自中国之有佛法,未之有也。略而计之,僧侣大众两百万...
青铜器鉴定要了解青铜冶炼和金属材料学方面的知识。因为随着时代的变化,冶炼和铸造水平、表面处理技术都发生了变化,各时期的青铜制品就会表现出不同的材质和表面处理的痕迹。 笼统地说,商周青铜礼器多为铜锡合金、铜锡铅合金。锡和铅的比例都不太高,主要是为了加入少量的锡、铅可以获得较好的浇铸流动性,对于容器本身并无硬度的要求。而同时期的兵器,则锡和铅的比例要略高一些,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兵器的硬度,获得更锋利...
磁州窑纹饰(本文主要指用毛笔在瓷器上绘制的装饰纹饰)是广大磁州窑匠师在长期的制瓷实践中创造的。受唐代长沙窑釉下彩绘技法的启发,北宋初年,少数磁州窑匠师尝试着用毛笔在坯胎上点、划、涂、抹,然后挂釉入窑烧制,待瓷器出窑后,竟呈现出了意想不到的装饰效果。个别匠师的无意而为竟变成了全体匠师的蓄意之作。历经宋、金、元、明、清直至现在,题材内容,由简单到复杂,由质朴到精美;表现形式由白地黑花到红绿彩再到白地黑...
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瓷器都具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风格又首先表现在造型和纹饰上。从馆藏元青花的造型和纹饰风格看,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如下: 大盘16件,占10.3%;玉壶春瓶9件,占5.8%;梅瓶19件,占12.2%;大碗6件,占3.8%;大罐12件,占7.7%;八棱梅瓶2件,占1.3%;执壶2件,占1.3%;楼阁瓷仓1件,占0.6%;钵1件,占0.6%;高足碗5件,占3.2%;花觚4件,占2....
元青花瓷的胎由于采用了“瓷石+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使胎中的Al2O3含量增高,烧成温度提高,焙烧过程中的变形率减少。多数器物的胎体也因此厚重,造型厚实饱满。胎色略带灰、黄,胎质疏松。底釉分青白和卵白两种,乳浊感强。其使用的青料包括国产料和进口料两种:国产料为高锰低铁型青料,呈色青蓝偏灰黑;进口料为低锰高铁型青料,呈色青翠浓艳,有铁锈斑痕。在部分器物上,也有国产料和进口料并用的情况。器型主要有日用器...
中国青铜器是举世公认的顶级艺术品,而古铜镜制作又将青铜铸造工艺推向了巅峰。不同历史时期的铜镜有着风格迥异的形象,战国镜的张力和层次感、汉镜的神秘和隽秀、隋唐镜的精致和浮华,这些古铜镜的经典代表将艺术之美生动地呈现在了方寸之间…… 汉代铜镜:工艺与文化相结合 中国古铜镜的发展源远流长,每一面铜镜仿佛都折射着自己独特的艺术内涵。铜镜起源于齐家文化,在铸造工艺技术发展成熟的西周和春秋时期...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周杰伦的一曲《青花瓷》曾响彻街巷,让青花变得更加家喻户晓。“以青为贵,彩品次之”。青花瓷素洁雅致、娇而不艳的独特风格,应和了中国人中正平和的文化性格与审美趣味。 从元明开始,青花瓷便广为流传,颇受文人雅士的喜爱;时至今日,青花的市场更是炙手可热,缔造了一个个拍卖纪录。中国传统春节临近,收藏周刊特别关注青花这个颇具“中国风”的瓷器品...
陶瓷上的绘画许多都是用图纹来装饰的,其中文字纹为瓷器装饰的特殊纹饰之一。 文字,本非图案。但将文字作为装饰,书写地错落有致,宛如花纹般化作图案装饰瓷器的画面上。这种文字装饰,我们通常称之为文字纹。 笔者在拜访某位广东省资深高古瓷大藏家时,曾见得一件书写有诗文的唐代长沙窑釉里红执壶。这也正印证了在一些陶瓷鉴赏类的书籍里的介绍,文字纹装饰于瓷器上最早见于唐代的长沙窑。平时笔者在各大博物...
5月4日,我在鄂州博物馆范铸法复制文物研究所拍摄的两天来,并没有能够完整地记录一件青铜器是怎么铸造出来的。研究所主任董亚巍说,按照古代铸铜的流程,一件青铜器从制模到打磨出成品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铸造工艺中每一个细节都要掌握熟练,文物复制厂的30名工人最短的也干了七八年时间,而且日常主要的生产环节是铸造铜镜。 董亚巍一直在提高铸造的成功率,但是工艺流程中导致铜镜无法满足成品要求的因素...
景德镇瓷器美名享誉海内外,它以“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罄”的特点深受历代帝王的喜爱。景德镇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明清官窑的所在地。景德镇瓷器的美不仅体现在瓷质上,更体现在其丰富的陶瓷纹饰上。 中国人都是追求人生、热爱生活的。中国的老百姓,从来就不是纵欲主义者,也不是寡欲主义者,他们所追求的是一种高尚的、健康的、吉祥的、顺心如意的、和谐的美好人生,我们可以从对陶瓷艺术的解析中看到这一点。景...
自从钴料在元代被用来创造出釉下青花瓷品种以后,明、清二朝青花器一直占据着景德镇瓷器生产的主流地位。随着工艺的进步和创新,青花的品种也在不断增多,用青花表现纹饰的方法也不断变化,“青花留白”就是一种非常工致美丽的纹饰制作方法。 所谓“青花留白”是指用釉下青花表现蓝地白花纹饰或图案的一种方法,它同高温蓝釉地填白(或堆白)和低温蓝地白花在制作上有本质不同。高温蓝釉地填白(或堆白)器是在胎体表面施...
至永乐三年始,三宝太监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向外推销了精美瓷器,又带回了制瓷所需的“苏麻离青”色料。永乐朝瓷器的器形、纹饰、品种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为以后瓷器的发展拉开了序幕。 方法一:辨胎釉 胎质洁白釉面细润 永乐瓷器胎体变薄,胎质干涩有空隙,胎色趋于洁白,生烧现象已不常见,这主要是对窑温及室内气氛的控制较前朝有了进步;青花器釉面较厚,釉质细腻平滑,釉色多白中泛青;个别有细碎...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