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考古队员的竹签、竹刀、手铲有多种型号。新京报记者 罗婷 摄 海昏侯墓,是中国迄今为止发掘的保存最好的列侯等级墓葬,其主墓、墓园的完整性,在全国独一无二。 海昏侯墓考古队里,有一半都是年轻人,他们共同的特征是:男,28岁上下,科班出身,高学历,单身。 这群年轻人久居荒野,工作环境枯燥、清苦,他们专注、细致,也愿意用一种幽默的方式自我解嘲,打发空闲的时光。 网上流传的打油诗,是他们工作、生活、...
出土金器 清洗后的金板 记者王祺摄 28日,考古人员再次对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内棺进行了一次探测,棺内除了金器、玉器和纺织品痕迹外,还发现了几个漆盒。 记者注意到,经过专家们的清洗保护,金板露出了“真颜”,本该有的光泽没有因为在地下埋藏2000多年受到影响。这些金板并不是统一的尺寸,同一块金板,不同部位的厚度也不一样。专家介绍,每块金板大约一公斤左右。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孔子屏风上有孔...
2015年12月27日,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临时文保用房里,文保人员正在清理前25日在主棺南侧发现的金板、马蹄金等金器。记者在现在看到,马蹄金分大小两种,大马蹄金分别刻有“上”、“中”、“下”三种文字,对此专家还未得出完整结论。 南昌汉代海昏侯墓自11月14日开始1号主墓主椁室清理以来,犹如打开了一个充满魔幻的盒子,尤其发现金器的数量不断刷新我国汉墓考古的纪录。专家称,金光灿灿的海昏侯墓,为解...
海昏侯墓刻“上”字马蹄金 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墓园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该墓是中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 、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成套出土的编钟、编磬、琴、瑟、排箫、伎乐俑;3000多枚竹简、木牍、大 量有文字的漆笥、耳杯;五铢钱10余吨近200万枚;青铜雁鱼灯、青铜火锅、镶嵌玛瑙和绿松石的青铜镜;罕见的麟趾金、马蹄金、金 饼等285枚金器;长江以南地区...
12月27日,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人员的主要工作是围绕主椁室西侧回廊位置余下的文物进行提取。随着这些文物的提取,整个主椁室的文物清理提取工作也进入尾声。同时,考古人员还在加紧进行内棺清理的前期准备工作,目前已制定3种预案。 27日上午,在主椁室西侧回廊位置,大约有6根杆状漆器整齐排列于淤泥之中,由于文物出现断裂,考古人员非常小心地进行提取。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副组长张仲立告诉记者,这是一批长柄仪仗器...
这是在海昏侯墓考古现场发现的金板。新华社发 专家确认为汉墓考古史上首次发现 据新华社电 记者昨日从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现场获悉,考古人员在主棺的内外棺之间发现了多块金板。经秦汉考古权威专家确认,这是汉墓考古史上首次发现的金板,或将提供墓主人的重要信息。 记者在现场看到,金板位于内棺和外棺之间的南侧空隙处,在精美的漆箱下面。目前,金板只露出一角,具体大小还看不清,目测有好几块叠压在一起。 ...
20日上午,考古人员揭开了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棺外棺盖,发现内棺保存较完好,在外棺和内棺之间发现大量马蹄金和玉器,以及精美竹木漆器。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领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军介绍,20日上午8点半左右,工作人员就把主棺柩的外棺盖提取出来了,“利用航吊技术把外棺盖通过轨道运出来,外棺长约3.4米、宽约1.6米,将送往文保用房进一步研究”。 “外棺盖提取吊装后,棺内的情况清晰地展现在...
2015年11月,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西侧出现数量惊人的金器堆,包括数十枚马蹄金、两盒金饼等等。专家表示,这是目前西汉墓葬考古中保存最完整、数量最集中的一次此类文物发现。 李祖德 不久前,考古工作者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西侧发现了大量马蹄金和金饼,部分金器已送往江西省博物馆,大量观众前往参观,同时关于西汉黄金货币也热议不断。其实,一千多年来,人们对秦汉时期的黄金货币一直都议论纷纷。有的人怀...
海昏侯墓主棺发现的玉璧,直径约20厘米,质地通透。 12月20日,在海昏侯墓主棺内棺盖板发现的朱雀纹饰。当日,海昏侯墓主棺外棺盖揭开,发现了大量黄金和玉器。 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12月20日上午,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棺的外棺正式开启,马蹄金、麟趾金、玉璧等大量精美文物现身。最难能可贵的是,内棺棺盖上有漆画,出现了一只站立的朱雀。 “升级版”镶琉璃马蹄金 12月20日上午8时,工作人...
昨天,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棺外棺盖被揭开,考古人员发现内棺保存较为完好,在外棺和内棺之间发现大量马蹄金和玉器,以及精美竹木漆器。 海昏侯墓园位于江西南昌新建区大塘坪乡,整个墓园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截至目前,海昏侯墓已出土各类文物2万余件。
南昌西汉大墓(此前称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已于昨天启动主棺清理发掘工作。目前针对主棺的清理发掘进展如何?墓主人是否是此前专家猜测的第一代海昏侯——汉废帝刘贺?今天上午,人民网文化频道连线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了解到了考古发掘的最新进展情况。 主棺清理方案目前待定 据了解,此前考古专家对主棺清理发掘工作预设计了两套方案:第一种情况是在现场清理发掘,第二种方案是将主棺整体套取“打包”后运送到...
记者14日从江西省考古研究所获悉,继出土多件零散玉饰、宝石后,西汉海昏侯墓主棺南面新出土一枚两千多年前的珍贵虫珀。专家称,此类虫珀在汉墓考古中是首次发现。 主椁室的东南面是开启主棺前的最后清理区域,此前先后出土了玉耳杯、玉剑具、零散玉石、镶有玉石的器具等,俨然主椁室中的“藏宝阁”。海昏侯墓考古领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军介绍,这次出土的虫珀是琥珀中的珍贵品种,其个头为葡萄般大小,两端钻有...
江西西汉海昏侯墓将于12月15日左右开启主棺,届时有望发现能证实墓主人身份的印章。考古专家此前已确定墓主人为距今2000多年的某一代海昏侯,而在从墓园到主墓的发掘过程中,多项证据已将墓主人指向汉武帝之孙、第一代海昏侯刘贺。 主墓西侧的大型车马陪葬坑中,考古人员找到了5辆木质彩绘车和20匹马的痕迹。“这是我国长江以南地区首次发现的车马陪葬坑。”海昏侯墓考古发掘领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军介...
15日,南昌海昏侯墓,考古工作人员给大墓主棺(图左上角)盖上保护层。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昨日上午,西汉海昏侯墓进入主棺清理发掘阶段。专家称,为最大限度保护文物,或将主棺整体“打包”转入实验室内进行开棺提取。墓主人之谜,将在开棺后揭开。 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副组长张仲立介绍,棺内玉器、金器、铜器都有可能存在,还有可能发现在此前发掘过程中少见的丝织品。张仲立说,丝织品是极为敏感的文物,“出于文物保护...
主棺清理发掘工作现场。 昨天,备受关注的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进入主棺柩清理发掘的关键阶段。由于文物叠加情况复杂,专家分析棺柩存在解体可能。为保护好文物,考古专家组决定把主棺棺柩整体“打包”至附近考古实验室,整体打包重量达10吨以上。截至目前,南昌西汉大墓挖掘现场已出土各类文物2万余件,已有多项证据将墓主人指向汉武帝之孙、第一代海昏侯刘贺。 进展 西汉大墓主棺进入清理阶段 自11月14日南昌西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