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为认真贯彻落实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 (国办发 〔2007〕6号)精神,抢救、保护和利用我省珍贵古籍,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为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经省政府同意,近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向各市 (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 (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吉政办发〔...
为保护抢救江苏各地名人故居,江苏省首批投入一千万元财政补助用于保护李可染旧居等10处名人故居(纪念馆)。 本次被抢救保护的名人故居包括张凤翼故居、李可染旧居、梅兰芳纪念馆、阿炳故居、吴氏宗祠、胡笔江故居、鲍氏大楼、阮家祠堂、管干贞故居和集贤里民居明代建筑群。江苏省投入一千万元专项补助,用于抢救保护工作的开展,不足部分由当地政府自筹。据介绍,这些项目都是省级以上文保单位或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而且...
日前,杭州市有关部门专题研究《临安城遗址——皇城遗址保护规划》。南宋皇城遗址是临安城遗址的核心部分,位于杭州城南凤凰山东麓宋城路一带,曾建有殿、堂、楼阁约130余座。现地面仅存城墙遗址和后苑部分遗迹,绝大部分建筑遗址已掩埋在逾两米深的地下。去年,南宋临安城遗址被列入“十一五”100处重点保护遗址名录。 杭州市专门委托中国文物研究所、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和中国社科院考古研...
本报讯一些散落在田野的石刻今后将搬离原址集中起来进行保护,以防止石刻被盗。这是记者从昨天上午召开的“区县文物安全与文化执法工作交流检查考评小结暨经验交流会”上获悉的。 据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因文物保护力量有限,部分散落在田间地头的石刻文物面临被盗的危险。通过集中保护,一方面能防止石刻被盗,同时也能对石刻进行严格的防风化保护措施。但是,如果石刻周围有相关的古迹,将不会对...
该宗祠为明代古建筑,曾因“错手”修复有所毁坏 南海文物管理专家正对陈氏宗祠进行勘查。 狮山镇官窑七甫村的508岁陈氏宗祠即将迎来其第三次“大手术”。昨日,南海文物专家专程到官窑对该宗祠进行勘查,并计划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制定修复方案。 陈氏宗祠始建于明代弘治十二年(1499年),清代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重修,现已5...
据新华社电 在未对库区文物进行保护的情况下,重庆市秀山县石堤水电站擅自下闸蓄水,几天之内淹没了库区20处遗址或遗存,使大量珍贵文物沉没水底,遭受灭顶之灾。 根据重庆市文物考古所的试探性考古调查挖掘,在石堤水电站库区已经发现各类文物点48处,地下文物和地面文物各24处,包括15处古遗址、9处墓葬、15处古建筑、5处石刻和4处其他文物。 这一事件引起了重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6月1日,重庆市政府召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永嘉芙蓉村古建筑群保护规划论证会日前在永嘉县召开。会议由浙江省文物局主持,浙江省建设厅、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温州市文物局、永嘉县政府、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文广新局、县规划建设局、县风景旅游局等部门的专家、领导参加了论证会。会议专家实地考察了芙蓉村。规划编制单位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会上介绍了保护规划,与会者认为规划的调查工作较深入,规划指导思想明...
近日,根据嘉定区三皇桥居委人大代表的有关提案,嘉定博物馆积极配合嘉定区文广局对嘉定西水关南面的部分古城墙遗址树立标志牌,以提高广大市民对嘉定区文物古迹的保护意识。 嘉定城墙始建于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元朝开始用砖石重筑,明代多次增筑。有东、南、西、北四座城门及四座水关。明清时期,城墙对于嘉定百姓抗击倭寇侵扰、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发挥过重要作用。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嘉定城墙仅存重修过的西门、南门...
7月19日,无锡市八大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之一——锡山区荡口古镇保护与开发工程正式启动。无锡市委常委、锡山区委书记徐劼、无锡市文化(文化遗产)局局长朱建平等领导出席启动仪式。 荡口古镇始于汉朝、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涌现出数学家华蘅芳等众多大师级人物,现在仍保留有相当规模的明清古建筑群以及华氏始迁祖祠、华氏老义庄等一批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历史建筑。作为我市惟一的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荡口古镇于2006年...
前不久,从新源县传来消息,该县境内一座大型土墩墓被盗挖,根据文物专家现场勘查,这个墓葬群的年代上至秦汉,下至隋唐,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得知这一消息后,霍城县文物管理所所长蔡东文着急起来。他担心,别在哪一天,这种坏消息会出自霍城县。 蔡东文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霍城县文物古迹颇多,特别是沿科克古琴山一带,分布有19处古代土墩墓群。这些墓群包含墓堆不一,大的有几十座,小的也有十余座。最为珍贵的是,这...
山西省忻州市目前正在采取关闭铁矿、限制开矿、植树种草等措施,大力保护佛教圣地五台山边缘地带的自然生态。 位于忻州市的五台山不仅是佛教文化遗产的宝库,还是重要的地质科研、科普基地,自然遗产丰富。然而近年来景区边缘地带开矿、修路、弃渣对亚高山草甸及自然遗迹保护造成了威胁和损害。 为了做好五台山风景区申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准备工作,保护五台山的“边缘生态”,山西省和忻州市近...
天山网讯(记者龚喜杰李县君报道)新疆文物管理部门昨日开始对丝绸之路最古老的军事报警设施——新疆库车县克孜尔尕哈烽燧实施保护工程。 此次保护工程主要是在烽燧遗址建立工作站,具体包括围墙200米、警卫室、地面硬化1000平方米、周围的绿化和供水系统等,另外还有售票室、水冲式厕所等其他附属设施,总投资45万元。 近年来,随着南疆气候的日渐湿润和游客的增多,克孜尔尕哈烽燧周围的坠落物越来越多,在烽燧西...
中广网乌鲁木齐7月18日消息(记者张雷通讯员熊光伟)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满汗王府进行最大规模保护性抢救修缮工作于日前正式启动。 曾经是宏伟壮观、具有民族建筑结构风格的满汗王府,经过多年的风雨侵蚀,正面临随时坍塌的危险。 和静县副县长王斌说,由于满汗王府建设时并没有打下坚固的地基,且土木建筑在较长的时间内非常容易开裂、坍塌。近年来,和静县按照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
兵团新闻网奎屯7月16日电 (戴新伟)位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一二一团十六连的苏式建筑是原农七师机关幼儿园,近日被兵团军垦博物馆和师文馆所列为农八师6处市级军垦文物保护点之一。 这栋位于121团16连的唯一一座苏式建筑是原农七师机关幼儿园,为初垦部队师部所建。1952年下旬,原农七师机关从小拐重新迁回炮台后,原农七师基建科在此先后建造办公室、会议室、大礼堂、学校(包括师机关幼儿园)等建筑共30...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和世界现存规模最大的皇家寺庙建筑群的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外八庙)”,以其秀美风光和深邃的历史价值,吸引着络绎不绝的八方来客。盛夏来临之季,这个天然避暑胜地的旅游景区正面临着房地产开发等商业性侵蚀的尴尬境地,加上人为和自然损坏等原因,使得清代皇家园林寺庙文物保护令人担忧。 沿承德城区武烈河段前行,河对岸避暑山庄巍峨的宫墙、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