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邢窑白釉皮囊式壶,唐,通高12.5cm,口径2.2cm,底径12.5cm。 壶提包式,上窄下宽,形似袋囊。顶端一侧为短直小流,中间有一曲柄,另一侧饰一曲尾。袋囊的转折处饰有凸起的摺线纹,中间亦饰凸线一道。此壶通体施白釉,在有装饰线的积釉处,釉泛青白色。平砂底,以行草书体刻划工匠名称“徐六师记”四字。 此壶的造型源自唐代金银器,具有稳重、大方、实用的特点。 白瓷至唐代已自成一个系统,可与青瓷分...
东市遗址内出土的茶叶沫釉瓷壶残件 和佛教传播有关,放生文化在唐代非常的兴盛。特别是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唐肃宗甚至颁布圣旨,要求全国81个州郡必须设立放生池。而当时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还为这些放生池专门书写了碑文。 根据日前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陕西第一工作队日前公布的隋唐长安城东市遗址考古成果显示,经过多年的发掘,考古工作者在该遗址的东北角发现了唐代放生池遗址,这也和文献记载的位置基...
唐长安城明德门遗址保护工程18日在西安正式启动,未来明德门遗址保护展示区将成为继大雁塔、小雁塔、大明宫遗址之后,西安又一显示唐长安城遗址的重要地标。 6月18日,一尊石龟“卧”在明德门遗址内。当日,唐长安城明德门遗址保护工程于西安正式启动,未来明德门遗址保护展示区将成为继大雁塔、小雁塔、大明宫遗址之后,西安又一显示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的重要地标。 明德门始建于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
昭陵唐墓壁画内容从不同角度真实再现了初唐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且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墓主人的社会地位,是珍贵的民族文化艺术遗产,并以其独有的风貌成为壁画宝库中的佼佼者。此外,壁画内容中亦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反映初唐社会宗教信仰的理想主义作品的佛教元素,诸如莲花、飞天、摩羯、白马等。 莲花:在昭陵陪葬墓壁画中,莲花形象频繁出现,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唐人特别是皇室贵族对莲花的喜爱及崇尚。如长乐公主墓《四侍...
从古至今,饮茶品茗,一直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历代君主、文人雅士到平常百姓,都能领略到品茶的情趣。茶道文化盛行与唐,人们在饮茶的同时,将佛教的义理融入其中,茶宴之上,宾客们谈经赋诗,共论茶道,将禅宗义理与人生观念融合在一起,对于茶道的推广和禅宗思想的普及起着重要的作用。 唐代长沙窑贴花执壶 茶道的盛行必然使得当时的各种茶器风靡于市。唐朝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
宋(960—1279) 绢本 设色 纵24厘米 横114.5厘米 庄子曰:“儵(shū)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这是《庄子?秋水篇》中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之上的...
唐摹本 纸本 纵25.6厘米 21.5厘米 唐人摹写王羲之的草书《寒切帖》(又称《谢司马帖》、《廿七帖》),此帖幅面不大,纵25.6厘米,横21.5厘米,草书五行,共五十一字:“十一月廿七日羲之报:得十四、十八日二书,知问为慰。寒切,比各佳不?念忧劳久悬情。吾食甚少,劣劣!力因谢司马书,不一一。羲之报。”帖后有明代董其昌、娄坚等跋记。 这篇尺牍是王羲之写给对方的回信。大意是...
明(1368—1644) 纸本 墨笔 纵135厘米 横55.5厘米
唐(618—907) 高5.5厘米 直径12.5厘米 足径15.5厘米 天津博物馆的唐白釉辟雍砚高5.5厘米、口径12.5厘米、足径15.5厘米,圆形,砚面上凸,四周为环形水槽,圈足上有二十六根蹄状柱托起砚面,形成高圈足。外底无釉,露胎处洁白干净。圆形砚堂无釉,可以用于研墨。砚体及水槽均施白釉,釉薄光润。砚边内凹,形成圆形水渠,用于储存墨汁。此砚造型独特,是唐代瓷砚的典型器物。 ...
清乾隆(1736—1795) 高19.5厘米 宽21厘米 厚13厘米 观音像呈半跏趺坐,头戴风帽,束黑发高髻,眼帘自然下垂,眉目清秀,形象端庄,身体比例匀称,衣纹线条流畅。高19.5厘米、宽21厘米、厚13厘米。袒胸,胸前佩戴璎珞,身上交补襟披袈,内穿抹胸,为汉式装饰,给人以娴静、端庄、肃穆、安详之感。背部竖式长方框内暗刻阴文“唐英敬制”四字篆书款。 唐英(1682—1756年)...
唐代文士爱砚、品砚成风。这一时期,随着纸张普及,造墨技术日趋完善,唐代勃兴的书画艺术,对墨砚的制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时完全采用墨锭研墨,诸如发墨“细腻”、“滋润”、出墨“沉而濡纸”等,成为这时砚材品质追求的主要目标。砚质、砚形由此也发生了变化,砚的发展进入了空前兴盛的阶段。除此,石砚名品的大量涌现,成为隋唐砚业发展突出的成就。 唐代书法家柳公权在《论砚》中说:“蓄砚以青州为第一,绛州次之...
图一(左)图二(右) 花釉瓷器是河南地区唐代瓷器中一个创新品种,古玩界称"唐钧".在黑釉、茶叶末釉、酱褐釉或灰白釉等地釉上点缀出蓝色、天蓝色、黄褐色、灰紫色或乳白色彩斑,给人以天然造化、变化莫测之感。唐人南卓《羯鼓录》中就有"鲁山花瓷"的记述。文博界把河南鲁山段店窑、郏县黄道窑、禹县下白峪窑、内乡邓窑及山西交城窑、陕西黄堡窑等处发现的花瓷产品,通称为"鲁山花瓷".鲁山花瓷创造了二液分相釉...
继发现江南馆街遗址之后,近日在成都春熙路的一工地上又现一处唐宋街坊遗址。有专家推测,该遗址可能是唐代的酒肆富春坊,唐玄宗曾在梦中在此地买酒。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此前成都市的古代遗迹处理问题曾有类似案例,经过合理改造,地产开发可与遗迹保护并举。 “原来停车的地方竟是遗址” 成都春熙路群光广场附近发现唐宋街坊遗址的消息,引发成都市民们的热议。成都市民李女士告诉北青报记者,这里曾是...
排水沟与之前发现的唐宋街坊相连。 成都春熙路附近的城守街旁,离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大约200米处,又发现一处唐宋街坊遗址。 这处遗址存在房屋、道路、排水沟遗迹,与江南馆遗址有许多相似之处,再次印证了当时成都的繁华。经过考古发掘,专家推测,这里也许就是文献曾记载的传说里,唐玄宗在梦中买酒的繁华酒肆――富春坊。 前店后坊 遗址约有3000余平方米 成都市中心林立...
南宋道路遗址。本报记者吴晓铃摄 唐宋时期的春熙路,是否如今日繁华?在零星史料记载之外,考古正在提供越来越多的证据。5月31日,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公布春熙路片区城守街某建筑工地考古成果。在这面积3000平方米的区域之下,再度发现了唐宋时期的坊市遗址――前店后坊式的房屋整齐排列,市政排水沟纵横交错,道路用特制青砖铺就……这已是春熙路片区第4次发现唐宋坊市遗址。它与附近的“国保”江南馆街遗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