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自2013年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开展以来,成都市青白江区普查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截止2014年12月22日,已完成全区314家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摸底调查和清真寺34件文物的认定工作,录入文物基础数据1600条,为下一阶段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基础。
综述: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信息登录平台建立,旨在系统掌握国有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及基本状况,建立国家可移动文物登录体系和管理机制,实现国有可移动文物管理及社会服务平台体系。“一普”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盘点文物数量及保存情况,而且要实现文物的动态管理,并依托管理平台提供相应社会服务,因此,建立可移动文物数据库是极为重要的环节。普查登录的文物要完成文物名称、类别、保存状态等14项信息的记录,相当于给文物上...
12月12日,贵阳市召开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推进会。市委常委、副市长李作勋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对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第二阶段工作和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进行部署。 李作勋指出,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抢抓机遇补齐基层文化设施短板,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要对国家督导组提出的意见逐...
9日,湖北省考古研究所铜绿山考古队和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管委会共同宣布: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第一次发现古墓群,即将向全世界揭开棺盖。 9日下午2点20分,在大冶大岩阴山半山腰,嗖嗖的寒风没有挡住考古人员的激情。 他们低着头,弯着腰,紧紧地握着小铁锹,缓缓地铲动泥土。 他们铲到1.8米左右深的时候,泥土的颜色非常明显地呈灰色,中间还夹杂着星星点点状的白色颗粒,软软的。这与旁边没有铲动...
在河北省普查办的统一部署下,通过市、县两级普查办通力合作,衡水市普查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进展。 截止目前,衡水市已完成全市文物普查的文物认定工作,认定文物系统外国有单位13家,共认定文物307件;衡水市下辖11个县、市、区国有收藏单位已经基本完成了excel模板的录入工作;全市共录入、合成文物信息2596件,上传文物信息978件(套),其中衡水市文物管理处录入、合成文物638件;武邑县录入、合...
近日,全旗开展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正在有序进行,此次普查是继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之后在文化遗产领域开展的又一次文物大普查,是一项旨在全面掌握全旗文物资源、加强文物保护、建设民族文化大旗的基础性工作。 本次全旗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内容是对全旗可移动文物的拍照、登记和信息录入。目前已完成对美岱召文物管理所、美岱召博物馆的文物拍照和登记工作,共统计和录入文物213件,其中,铜...
为了扎实推进全市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进一步提高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质量,11月10日,南阳市普查办在市文物局会议室召开了全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会。来自县、区各文物局负责人及各级普查机构的负责人共40余人参加了会议。市文物局局长赫玉建、副局长陈杰出席会议。 赫玉建听取了各县、区的普查工作情况汇报,对前期工作做了简要回顾并给予充分肯定,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强调:一是各普查办要按照省、市普...
9月24日,合肥市召开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调查阶段总结会。省文物局副局长杨立新,合肥市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杨小燕出席。调查阶段总共调查单位2822家,反馈有文物及疑似文物的单位35家,后经市一普办和专家组认定,藏品不符合条件的收藏单位,不纳入此次登录范围。该市共计16家单位的7000余件文物(不含安徽博物院、省考古所、省图书馆文物数据)即将进入数据、影像采集...
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信息登录程序操作 9月17日,笔者从凤凰县文物局获悉,凤凰县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第二阶段工作于日前正式启。 为更好开展普查登记工作,凤凰县文物局一普办就可移动文物普查第二阶段工作计划进行了业务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第二阶段普查工作的工作计划、《可移动文物信息认定登记表》和《文物登记卡》的填写方法、可移动文物信息采集软件和登陆平台的使用方法、文...
祁县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已进入第二阶段—拍照录入阶段,这是一普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从今年5月底,祁县就对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渠家大院晋商文化博物馆的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开始了模板录入工作,并全部导入了离线模式,为入库数据采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按照市一普办的要求,购置了专业摄影器材及工具等,并于8月28日正式进入晋商文化博物馆对该馆馆藏品进行核对、命名、清理、称重、测量、拍摄...
9月10日,第四届文化财产返还国际专家会议在甘肃敦煌闭幕,会议讨论并通过旨在促进文化财产保护与归还为主题的《敦煌宣言》,这是中国首次主导制定文物返还领域国际性规则。 宣言鼓励各国建立可自由、便捷访问的被盗文化财产国家数据库,并将国家数据库与国际数据库相链接;鼓励各国完善立法、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其文化遗产的保护。 对于文物返还难点的考古类文物返还,宣言指出,由于考古类文物通常没有记录备...
探访第一次世界大战遗址克鲁泽要塞这是8月18日在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西北约125公里处拍摄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遗址——克鲁泽要塞。克鲁泽要塞在15世纪中叶建成,先后被奥匈帝国和法国人占领。在1881年再度被奥匈帝国控制后,重新加固的克鲁泽要塞曾是奥匈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重要阵地。新华社记者 赵毅 摄
8月13日,浙江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省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络员、省直文博单位负责人、各市、县(市、区)普查办负责人参加会议。省普查办主任、省文物局局长陈瑶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省文物局副局长郑建华主持会议。 陈瑶在讲话中指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正式启动以来,我省各级普查办按照国务院的通知精神,在国家文物局和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全面动员,扎实工作,全省普查工作...
“墨竹工卡县作为拉萨市第一次全国性可移动文物普查试点县,在该县开展先行先试工作,这标志着拉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进入正式实施阶段。”拉萨市文物局副调研员劲永春11日对记者说。 劲永春介绍,此次在西藏开展的普查工作分为工作准备、普查实施、验收汇总,日前召开的可移动文物普查试点培训会,把墨竹工卡县作为试点县,自此拉萨市第一次全国性可移动文物普查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此次普查活动将于2016...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