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吉林延边州人大常委会主任金硕仁代表: 保护民族文化的土壤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是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源。作为全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州,延边州为了保护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完善了州、县两级普查体系,并组织延边民间文艺家协会、延边朝鲜族民俗学会等组织参与普查、发掘和保护。 更好地保护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也是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题中应有...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有许多地名体现了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应该加以保护。”鄂温克族的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杜梅对记者说。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到了加强文物、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保护,拓展文化遗产传承利用途径。对此,杜梅委员深表赞同。她认为,由于缺乏重视,许多历史悠久、民族文...
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吉林延边州人大常委会主任金硕仁代表: 保护民族文化的土壤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是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源。作为全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州,延边州为了保护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完善了州、县两级普查体系,并组织延边民间文艺家协会、延边朝鲜族民俗学会等组织参与普查、发掘和保护。 更好地保护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也是少...
人民网西宁3月1日电(记者 周东平)从青海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了解到,根据不久前研究制定的《青海省少数民族古籍工作“十二五”规划》,17种少数民族古籍列入整理出版规划。 在这些民族古籍中,包括全国重点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 青海藏族分卷》,以及《柴达木岩画集锦》、《石刻艺术千佛像》(藏文)、《青海撒拉族民间文化集》(汉文)、《六世班禅进京朝觐乾隆皇帝档案》(蒙古文)等省内重点项目。省直有...
2月15日,观众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的白俄罗斯历史博物馆参观中国少数民族服饰展。白俄罗斯历史博物馆从当天开始展出中国少数民族服饰。
新华网北京2月1日电(记者 赵超)提到少数民族古籍,人们不会陌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句流传至今的诗句很早就被记录在少数民族古籍中;《江格尔》、《玛纳斯》、《格萨尔》,这三大英雄史诗正是少数民族古籍中的璀璨明珠。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少数民族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化,留下了卷帙浩繁的文献典籍。这些古籍是我国各民族智慧和心血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共有...
在农历正月初一与汉族一起欢度春节的有满族、蒙古族、朝鲜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回族、东乡族、壮族、赫哲族、白族、畲族等少数民族。 蒙古族——除夕更岁时,一家人围坐在包内火炉边,在向长辈敬献“辞岁酒”之后,饱餐烤羊腿和煮水饺。 高山族——台湾高山族有吃“长年菜”的习俗。长年菜也叫作“芥菜”,吃这种菜是预示寿命长。有的人将长长...
经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历时一个多月发掘,与炎帝陵相望的西汉古墓1月23日“终见天日”。疑墓主人非汉人,或为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越人或当时其他少数民族。 古墓坐落于湖南炎陵县鹿原镇湖田村洣水东岸平原边缘的一座小丘陵上。该墓是一座带墓道的竖穴土坑木椁墓,由斜坡墓道和墓室两部分组成。墓室平面为长方形,长约9.3米,宽约7.4米,深约6米。墓葬椁室由巨大的木枋垒砌而成,椁室长约7....
记者18日在此间召开的云南省民族和宗教工作会上获悉,2010年云南设立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经费2000万元人民币,全省少数民族文化得到有力保护。 云南省民委主任王承才表示,云南省从2010年开始,每年投入2000万元作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抢救保护经费。目前全省已有824位民族民间传承人得到命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古籍、文物、非物质文化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全面加强。其中实施完成了《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1...
基诺族服饰简单古朴,他们喜欢穿自织的带有蓝、红、黑色彩条的土布衣服。基诺族男子穿宽裤和无领对襟白外衣。女子上着绣有各色图案的白色背心,外罩无领长袖外衣,下穿黑色红边的合缝裙子,身背大麻布袋。基诺族崇拜太阳,日月花饰就是基诺族人民审美心理的历史积淀,它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基诺族人数虽少,但在服饰上是一个很有特点的民族。在一般民族的服饰中,往往女子服饰比男子服饰丰富,但基诺族却恰恰相反。 基诺...
布依族民族服饰小名片 布依族服饰作为一种物质文化现象,其产生与变化总是与社会的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自古以来,布依族就居住在我国南盘江,红水河流域及支流上。布依族地区地形复杂,高山险地是每个布依族地区的自然屏障,布依族是从古越人发展而来的。其服饰大体上都保留着古老的特点,《旧唐书·西南蛮》载:“男子左衽、露发、徒跣。妇女横布两幅,穿中而贯其首,名为通裙”。布依族的传...
纳西族民族服饰小名片 古雅纯朴的纳西族服饰是其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青年女性的服饰色彩多偏重于明快、艳丽的色调,中老年女性的服饰色彩则多采用青、黑等色的面料,显得庄重素雅。 “披星戴月”的纳西人:纳西族妇女以勤劳能干,贤德善良而著称。她们的传统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各地的服饰也有着差异:丽江县大研一带纳西妇女上穿大襟宽袖布袍,袖口捋至肘部,外加紫色...
身着朝鲜传统服装的朝鲜夫妻 服装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朝鲜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其丰富多彩的民族服装,是朝鲜族人民思想意识和精神风貌的体现。其文化与朝鲜半岛的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朝鲜族服装呈现出素净、淡雅、轻盈的特点,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更充实了服饰艺术的宝库。 朝鲜族长期生活在我国风光秀丽、物产丰富的东北地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朝鲜人主要聚居区,其它主要集中在吉...
他留人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服饰,以黑白两色为主,间以其它颜色。面料是用采撷自大山深箐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火草”和家种的苎麻织成的,叫做“火草衣、麻布裙”。 每年的农历六七月间,火草勃发时,他留人将火草的叶片采来,洗净稍焐,将叶片背面白色的绒层撕下搓成线,连同苎麻纺成的线一起用原始的木制织布机织成“火草麻布”。火草麻布一般用来做上装...
壮族妇女擅长纺织和刺绣,所织的壮布和壮锦,均以图案精美和色彩艳丽著称,还有风格别致的“蜡染”也为人们所称道。在服饰上男子与汉族无多大区别,,女子则多姿多采,特别喜欢在鞋、帽、胸兜上用五色丝线绣上花纹,人物、鸟兽、花卉,五花八门,色彩斑斓。 以蓝黑色衣裙、衣裤式短装为主。《天下郡国利病书》载:“壮人花衣短裙,男子着短衫,名曰黎桶,腰前后两幅掩不及膝,妇女也着黎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