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清雍正 粉彩二乔人物故事盘 三国时期,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精彩的历史段落之一,塑造了数不清的传奇人物和经典故事,不仅有世人传颂的“桃园三杰”、诸葛孔明等英雄人物故事,“江东二乔”的美艳同样撩人思绪,引人遐想。 史料记载,东汉建安四年(199),孙策从袁术那里得到三千兵马,回江东恢复祖业,在周瑜的协助下,一举攻克皖城。而乔公和他的两位国色天香的女儿当时正住在皖城东郊。孙策慕名前往求亲,...
宋青白釉印花瓷六方细流执壶 “南海一号”出水凝结物 本报广东阳江电 在经过20年的等待后,沉没海底的“南海一号”终于在前天浮出水面。“南海一号”里究竟藏了什么宝贝,不仅读者关心,我们这些在现场的记者也很好奇。因为保护文物的需要,对“南海一号”进行考古发掘及破解船内的秘密,还需很长一段时间。阳江市政府似乎了解记者们的心事,昨天,他们邀请了一些记者参观了阳江市博物馆,公布了一批先期出水的“...
这样一只完整的康熙粉彩瓷盘,制作工艺老练,个性典雅秀丽,备受藏家珍爱。专家称“胡旋舞或汉宫燕,其美夭夭!”古瓷画往往都有似是而非的传说。这幅也不例外。 康熙粉彩瓷盘 器物此有二说:一说是杨玉环。我们知道,白居易《胡旋女》诗句:“胡旋女,出康居,徒劳东来万里余。……”此诗说的是杨玉环跳胡旋舞。史载,安禄山在唐玄宗面前表现得十分忠心和憨厚,安禄山身材肥胖,肚子都垂到了膝盖,需要两个人帮他提...
清 高8.9厘米,口径46.1厘米,足径28.6厘米 盘为敞口,折沿,弧腹,圈足。通体饰黄地素三彩,口沿绘六龙赶珠纹,内壁绘花卉纹,内底绘二龙戏珠纹;外口绘五鹤纹及云纹,外底有青花“储秀宫制”四字篆书款。储秀宫在故宫内,是明清两代后妃住所,晚清时,慈禧太后曾在此居住,她五十岁生日时又进行重修。此盘是为慈禧太后五十大寿定烧的。
唐 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 高6.1厘米、口径23.8厘米 秘色瓷是越窑青瓷中的精品,以青绿釉器为主。也含少数青黄釉和加银扣或金银装饰者。
宋 辽 盛具 1954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辽驸马墓出土 高4.9厘米、口径22.1厘米、底径9.1厘米 此盘盘口呈莲瓣形,镶有铜釦,圈足也镶有铜釦,盘身遍施白色釉,有冰裂纹。瓷盘造型和釉色略同于宋代定窑的白瓷盘。宋代定窑白瓷在匣钵中往往覆烧,故镶有铜釦,以遮盖盘口的毛刺。这种莲瓣形的盘口在宋瓷中已不多见,但受宋代定窑白瓷的影响还是明显的。
唐 食器 1978年湖南省长沙市铜官窑址出土 高4.1厘米、口径15.5厘米 此盘盘心是白彩圆形,其上和周边涂画褐彩兰草纹,线条流利,转折随意。铜官窑位于今湖南省望城乡的铜官镇至石渚湖之间约5公里的范围内,均称为长沙窑。唐代的史籍中没有此窑的记载,直到1956年发现后,才知道这是一个规模大、品种多且很有艺术特色的窑址,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铜官窑在中晚唐是最为兴盛,以...
元 公元1206年-1368年 高4.3厘米、口径13.3厘米、足径4.5厘米 此盘胎体厚重,胎质坚硬,胎色洁白,釉色白中泛青,盘内有印花装饰及“枢”、“府”字样。 元代后期,景德镇生产的瓷器出现了新品种,其特征是胎体较为厚重,使用模压印花图案进行装饰,釉色如同鹅卵发白且略带青色,较考究的成品往往带有相对的“枢”、“府”二字,因此这种瓷器通常被称作枢府瓷,或者卵白釉瓷。 枢...
清雍正时期民窑的花卉类纹饰非常丰富,有不少花卉图案喜用“过杖”技法,花卉内盘碗的里部越过器口延续到外壁,这种画法通常称为“过杖花”或“过墙花”。雍正民窑青花龙纹盘也常常采用这种画法,龙的头部及前半截身体画在盘心,后半部分经过盘口转折后画在外壁,称为“过墙龙”。“过杖”、“过墙”这种技法,雍正以后十分流行,直至清末。 笔者收藏到一件雍正民窑青花釉里红“过墙龙”瓷盘(见图),高5.4厘米、口径2...
明青花花鸟纹菱口盘 高4.5厘米,口径25.3厘米,足径13.7厘米。盘口呈菱花形,浅腹,坦底,圈足。此盘造型优美,形如一朵盛开的莲花,器内壁为莲瓣形开光,开光内分别绘花、鸟、虫、蝶,内底绘了一幅由流云、山石、竹子、锦鸡组成的花鸟画,画面上一只美丽的锦鸡站立在山石上俯首啄食,给人一种深山幽谷、自得其乐的意境,率意真趣的画面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器外绘了两组枯枝雀鸟图。 此盘青花闪灰,...
宋定窑白釉刻花盘 高3厘米,口径18.5厘米,足径5.6厘米。敞口,口沿为葵口式,浅斜壁,折腹,矮圈足。内外满釉,口沿无釉,釉色白中泛黄,釉光温润。盘内刻折枝花,花纹线条柔和流畅,生动自然。胎体轻薄,迎光透影,光照下胎质呈淡红黄色,整体制作规范。 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生产白瓷为主,曾为宫廷烧制“贡瓷”。此盘采用覆烧工艺,口沿露胎无釉。纹饰典雅清新,刀法技艺娴熟,采用双线刀刻技法,...
耀州窑是宋代北方著名民窑,以烧造青釉瓷器最有特色,所施青釉大都光润,这是宋代药釉加工精细,烧出较好釉面的原因。此盘胎骨呈灰白色,质地坚致、紧密、均匀,胎釉结合良好,青釉熔融成玻璃相,与胎骨结合釉面的薄处略闪黄色,这就是俗称的“橄榄青”釉,是宋代耀州窑青釉瓷的典型特征。 北宋晚期,耀州窑盛行在盘、碗内印花装饰,纹样图案既规整又清晰,构图严谨,盘碗一般施满釉。这件“仕女出阁行列图”青瓷盘,当是宋...
口径25.3厘米,高3.5厘米,足径15.2厘米,青白底釉,国产回青料砂底,底有墨书“一天新贵紫茂”双行六字。轮花纹饰也叫太阳花,始于元代和明永乐青花器,有花中藏花的特点。雍正轮花纹,花心留白。 ■江苏徐文举 第三个世界文化遗产日前夕,笔者在南京朝天宫古玩市场,淘到一件清雍正青花纹饰瓷盘,现与藏友分享赏析。 此件青花盘内,底中间绘一朵轮花,四角分别绘半朵轮花,盘口内一周分绘七朵轮...
这是一只康熙年的青花瓷盘,盘心绘一女子正在精心刺绣。画意正如明代诗人杨基所写的:“闲情正在停针处,笑嚼残绒唾碧窗”。古代刺绣,多以女子为之,谓之“女红”。绣女不外乎两种类型,一为民女谋生;二为贵族女子消遣。那么此盘上绘的是民女还是官府闺秀? 难道是三国时期吴王孙权之妻赵夫人?相传赵夫人有“三绝”:机绝、针绝、丝绝。据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记载:吴王赵夫人,丞相赵达之妹。善书画,巧妙无双,能...
这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康熙青花盘,口径35厘米,高7.5厘米,足径17厘米,深腹,敞口,口边施酱色釉。盘内满绘人物故事画,画面被一高墙分成两部分。墙内有山石楼阁,奇花异草,祥云缭绕,一弯清溪沿墙基蜿蜒而去。庭院豪华而雅致,一宫妆仕女凭几而坐,风度雍容,却表情淡漠,似有满怀愁绪;仕女对面是一侍女,手指墙外,躬身对仕女说些什么。墙外,一位书生模样的男子手持一叶,对着墙内似在思索。书生的右上方,有“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