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熊希龄曾在1913年7月被袁世凯任命为国务总理,后以实业、教育与慈善事业为己任,是一个颇为传奇的人物。光绪年间他作为随五大臣出洋考察的参赞官之一,东渡扶桑,回国后即向湖广总督端方上书,提出一设学堂、二设公司的建议,并身体力行,在沅洲创立务实学堂,又在醴陵的姜湾办起醴陵瓷业学堂,以实现其“实业振湘”的主张。 醴陵瓷业学堂开办两个月之后,各速成班学员手制瓷品烧制出来,竟完全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彻底...
醴陵釉下五彩瓷,创烧于二十世纪初期,是醴陵瓷业宗师继承釉下彩传统烧制技术,融会釉上彩装饰工艺研制并开发的彩瓷新品种,而且由于该产品色彩丰富,无铅毒耐腐蚀永不褪色,驰名全国享誉世界。 醴陵釉下五彩花卉盘(见图)高4厘米,口径20.4厘米、足径11.4厘米。敞口弧壁浅腹,浅圈足呈滚圆泥鳅背状。底内施白釉,散布细小汗毛孔和深可见胎缩釉棕眼,显见釉下旋削痕。造型规整,纹饰疏朗,工写兼优,色彩绚丽。瓷...
遗产编号 ⅵ-5 所属地区 湖南·株洲·醴陵市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株洲市醴陵市 申报日期 2006 醴陵釉下五彩瓷以其五彩缤纷的色调,优美清新的艺术风格,精致巧妙的工艺技法,丰富多样的花色品种,驰名中外,享誉世界。 醴陵,位于湖南东部,与江西接壤。春秋战国时属楚地,秦时隶长沙郡,汉初封长沙相越为醴陵侯,东汉初置县。其土壤肥沃,自古为产粮区...
釉下五彩又称为窑彩,产生在青花和釉里红之后。其艺术风格清新优美,工艺技法精妙,花色丰富、品种多样,因而享誉世界。今天瓷库中国小编就和您说说釉下五彩瓷及其收藏价值。 清康熙年间创制的一种釉下三彩(红、蓝、青三色),又称釉里三彩,其中的红和蓝分别利用了铜红色料和钴料着色,青为用氧化铁着色的豆青。三种颜色相互搭配,使釉下色彩更加丰富。 釉下五彩也是在青花和釉里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07年...
作品《万紫千红》 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为醴陵釉下五彩传承人陈利发放收藏证书 10月10日,笔者从中国国家博物馆“工艺美术双年展参展”上获悉,湖南醴陵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传承人陈利创作的作品《万紫千红》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已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连续举办了三届,是汇集全国工艺美术各个门类精品佳作的最权威的国家级展览。本届双年展,国家博物馆...
醴陵釉下五彩花鸟纹瓶,清宣统三年(1911年),高30.3cm,口径6.3cm,足径6.3cm。 瓶撇口,细长颈,长圆腹,圈足。瓶内外通施白釉。胎体轻薄。以釉下五彩绘花鸟纹,色彩淡雅。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清宣统三年湖南瓷业公司”款,外围绿彩双圈。 湖南瓷业公司是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由熊希龄(1870—1937年)在湖南创立。在我国近代制瓷史上,清末民初的醴陵窑釉下五彩瓷在制作技术和装饰方...
釉下五彩瓷为醴陵所创,保持了手工制作的特点,需经过选材、制泥、拉坯、注浆、素烧、彩绘、上釉、高温煅烧、校型洁面、焙烧等10大环节、60多道工序,方能成器。 选材:包括选泥、选釉。要求瓷泥黏性更强、色度更白,含铁及其他杂质要少。釉下五彩瓷是高温瓷,要求釉料耐高温,基础釉料为长石和石英,按不同的表现色,釉料配方不同。 制泥:制泥过程精细,注重除铁除杂。水斗(臼)碎泥碾出的瓷泥所制作的瓷坯,在烧制过...
一、笔 釉下五彩彩绘常用笔主要有用于勾线用的线子笔和填色用的汾水笔及其它辅助用笔。 线子笔一般采用软毛的羊毫,主要用来勾描墨线、色线。笔毛较长,新笔使用前应在离笔尖 一厘米左右上边用线捆扎好,这样勾线用时操作灵活。 汾水笔有大小不同的数种规格,根据器型、画面的设计图样、单块面积的大小而选定汾水笔的大小。规格大的笔含水量大,适合汾图块面积大的,反之则小,应根据实际情况而选用。 其它辅助用笔有...
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出现是20世纪初叶我国制瓷史上的又一发明。早在唐代(618-907),湖南长沙铜官窑,首开烧制釉下彩瓷之先河。人们发现和运用铁、铜等金属氧化物作为陶瓷装饰颜料,用“写意”的手笔在坯体上,绘画出以植物、动物、人物等题材和运用书法形式的装饰纹样,然后施一层透明釉,入窑经1220℃左右温度烧成,从而使器物上呈现出色相明确的褐、绿、蓝色的纹饰。因色料与釉料结合,经高温烧成而相互熔融渗透,造...
醴陵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无铅毒,耐酸碱、耐磨损,永不褪色。 釉下五彩的基础颜料是用金属氧化物或它们的盐类为着色剂,与一定量的硅酸盐原料配制而成。醴陵釉下五彩颜料本身不含铅毒,这种颜料不需要釉上颜料那样采用含铅很高的熔剂辅助发色和降低焙烧温度,而是在1350—1400℃高温烧炼中,彩料中的熔融物与熔融状态的坯釉互相粘合着。有些人错误地认为醴陵釉下彩瓷无铅毒,是由于颜料表面有层高温釉覆盖着,...
醴陵中华釉下五彩瓷在工艺上博采众长,吸收了景德镇物和日本瓷的一些技法,又结合自身特点,对原物中料进行配方。风靡于清末民初的景德镇浅绛彩工艺、日博华本瓷装饰和西洋画技法,均融入了醴陵釉下五彩瓷中华的工艺中,并形成独特的风格。不拘传统、锐意创新,是醴博陵釉下五彩瓷成功的根本原因。它的表现力极为丰富,中既可清雅明快、又能古朴深沉,可谓是“浓妆淡抹总相宜”。 彩料(尤其是复台色料)的组成,除着色金属化合...
醴陵釉下五彩瓷,是醴陵工艺美术家经过多年的钻研,功克了众多的技术难点。研发出来的一种全新的釉下烧制技术。独特的工艺。和釉下的烧制方法,称得上是一件件充满魅力的艺术品。 其选料精细、做工考究、胎质坚细、玲珑剔透、釉面光滑、晶莹润泽。有一种玉石般的感觉, 是既有品位又有收藏价值的瓷器。而且,釉下五彩瓷无铅毒,耐酸碱、耐磨损,永不褪色,是健康、精美的茶具的首选。 并且,醴陵釉下五彩瓷在国内外都享有盛...
醴陵釉下五彩装饰不拘一格,花鸟、翎毛、山水、草虫、人物走兽、图案、书法无所不包,装饰手法也是多种多样,但在众多的装饰手法中,最为广泛的也是醴陵釉下彩中最为突出的手法是“双勾分水”法。线条的出色运用是醴陵釉五下彩纹饰美的重要原因。画工的勾线表现出很高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并富有浓厚的装饰特征。其纹饰线条有勾线和印线两种,象高档陈设瓷的一些边脚图案往往用印线,主题花鸟纹饰则用手工勾线。线条又分墨线和色线...
藏品名称:醴陵窑釉下五彩花卉碗 收藏者:王立新 收藏来历:1983年,我从学校分配到群力瓷厂工作,当时就听我们那儿的老师傅说,瓷厂在70年代烧制的瓷器非常有名,我在《陶瓷志》上看到了一只小碗的照片,非常漂亮,当时我就想,我要能有这么一件瓷器该有多好。后来我了解到,1974年国家为了表彰群力瓷厂的工艺师对"毛瓷"的积极创作,把这种月季花卉碗奖给了在烧制过程中有突出成就的老技师。后来,...
景德镇市中国最着名的陶瓷产地之一,被称为“集天下名窑之大成,汇各地良工之精华”的世界陶瓷圣地。几千年的景德镇制瓷史中创造了青花、粉彩、玲珑、高温颜色釉、古彩、斗彩、珐琅彩等精美绝伦的名瓷。 自元朝以来,景德镇的青花瓷和釉里红瓷达到了非常高的艺术造诣。而近百年来,湖南醴陵的“釉下五彩”色彩丰富,1915年曾获巴拿马博览会金奖。为了创新和提升景德镇陶瓷釉下彩瓷艺术,景德镇釉下五彩陶瓷艺术研究所江爱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