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最早的青铜器皿,多与卜事、祭祀、宴享有关,故有着大量的食器,用以盛放、进献食品,以示对神灵和祖先的尊崇。豆是商代出现的盛食器,专门用于盛放腌菜和肉酱之类的腌食,并于春秋战国时期广为流行。《孟子》里“苟非其人,箪食豆羹见于色”,豆就是盛羹的食具。除了实用性,豆也是礼制社会里的重要礼器,常在贵族的丧葬仪式中与其它器皿一起配套,作为随葬品。这种厚重的时间属性,也使得豆成为了青铜重器之一。 青铜铸造...
青铜豆是古代盛肉酱、调味品或黍稷之类的盛食器。它在青铜礼器中的重要性可在“礼”字中体现。“礼”字构造是由表示祭祀的“礻”旁再加一个“豊”即丰字构成。豆中放置禾苗或美玉构成的“丰”字体现了祭器青铜豆在祈求丰收祭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大唐西市博物馆所藏的这件蟠虺(pán ...
中国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讲究饮食的国度,在华夏传统文化领域里,饮食文化占据着显著的地位。在古代社会,人们对“吃”亦十分讲究。有人对《周礼》中官员所执掌的事务做过统计,帝王生活区域的服务人员,有60%是负责管理、提供饮食的。崇尚饮食,必然讲究饮食用具,古时常用的食器就有鼎、簋、鬲、盂、敦、盆、豆、铺等十余种,各有各的用途,各有各的位置。 古陶豆的渊源 何谓豆?《说文解字》豆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