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8月6日上午,由西藏博物馆举办的暑期夏令营活动——“行走的课堂”在西藏博物馆举行开营仪式。开营仪式结束后,西藏博物馆组织41名营员开启了夏令营活动第一站——罗布林卡的参观、探访。 西藏博物馆馆长米玛卓玛介绍,“行走的课堂”暑期夏令营活动是西藏博物馆常规性的活动之一,对丰富青少年的暑期生活、培养兴趣爱好、陶冶情操、全面提高素质有着重要意义和显著作用。尤其是西藏博物馆改扩建工作启动以来,在以往工...
明代 · 朵儿只唱图记 明代 象牙 狮钮 梵文 高6.1、 边长5.2厘米 此印为明朝万历皇帝封授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之印。万历六年(1578 年),藏传佛教格鲁派领袖索南嘉措与土默特蒙古首领俺答汗在青海会晤,并与明朝中央政府取得了联系。万历九年(1581 年),明神宗应俺达汗之请,授索南嘉措“护国弘教禅师”名号和敕印。万历十六年(1588 年),明神宗又应俺答汗之孙——第三世...
10月28日,由国家投资6.6亿元实施的西藏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奠基动工,预计到2020年初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届时,这座博物馆将成为功能合理、设施先进、活动丰富的特色博物馆。 西藏博物馆是西藏唯一一座综合性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瓷器、玉器、佛像、唐卡、典籍特别是印章、封诰等历史文物52万余件,是开展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基地。自1999年对公众开放以来,西藏博物馆已成为了解西藏历史文化的...
这是10月28日拍摄的奠基仪式现场 由国家投资6.6亿元实施的西藏博物馆改扩建工程28日奠基动工,预计到2020年初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届时,这座博物馆将成为功能合理、设施先进、活动丰富的特色博物馆。 西藏博物馆是西藏唯一一座综合性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瓷器、玉器、佛像、唐卡、典籍特别是印章、封诰等历史文物52万余件,是开展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基地。自1999年对公众开...
图为18-19世纪金质嵌珠宝茶壶 因功能空间不足、设施设备陈旧、安全防护、消防设施系统等原因,西藏博物馆从2016年12月1日起闭馆开始进行改扩建工程。届时,重新开放的新馆建筑将更具鲜明的藏族传统艺术特点。 西藏博物馆于1999年正式对外开放,馆内藏品如四五千年前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双体陶罐以及毛泽东主席赠十四世达赖玉提梁壶等都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据悉,新馆将被定位成“拉萨城市会...
双体陶罐为夹细砂黄陶,口径11.3厘米,底径8.4厘米,高19厘米,侈口呈喇叭状,直颈、斜平肩,腹部为袋形双体,中裆相连,下腹壁向内曲收为假圈足,形体好像两只小兽相向而立,颈部和肩部的一对带孔器钮巧妙地把动物的耳与尾表现出来,这应该还是为方便携带而穿绳之用,陶罐器身表面经打磨显得十分规整。陶罐表面以刻划纹和黑色彩绘加以装饰,颈部饰一圈双勾带纹;双体纹饰各不相同,一体以双勾三角折线纹为主,线外饰彩,...
8月25日,由西藏博物馆与西藏涂鸦团队Ying图文创意工作室联合推出的《迸发的色彩——西藏博物馆首届涂鸦作品展》正式拉开序幕。本次展览共展出从全国各地征集而来的优秀涂鸦作品70余件。 现代涂鸦艺术 与传统藏文化相结合 涂鸦是一种通过丰富多彩的颜料在纸上绘画涂色,靠色彩进行创意的绘画艺术。它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填涂,它的魅力在于每个绘图者可以运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完成一幅作品。所以...
西藏博物馆 在世界文化遗产罗布林卡(意为“宝贝园林”)东门对面,矗立着西藏有史以来第一座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博物馆——西藏博物馆。1999年10月,在新中国成立50周年和西藏民主改革40周年之际,西藏博物馆落成开馆。它占地面积5395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2490平方米。 近日,记者来到西藏博物馆。只见富有藏式风格的整体建筑群规模宏大、古朴典雅,既体现实用功能和艺术神韵,又有独具特色的建筑...
京红正在仔细观察唐卡破损的部位 西藏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宝,文物则是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载体。作为民族文化文物资源大区,西藏存留着丰富而浩瀚的历史文化遗物,在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等世界文化遗产和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存着贝叶经、藏文大藏经等浩如烟海的宗教典籍,蜚声海内外的壁画、唐卡和藏传佛教造像,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以及精美独特的民间工艺品。 作为西藏...
日前,《茶马古道——八省区文物联展》在西藏博物馆开幕。 据悉,《茶马古道——八省区文物联展》是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发起,云南、内蒙古、广西、四川、陕西、甘肃、青海及西藏八个省区联合举办的大型展览活动。整个展览分为五部分,前面四部分按照时间顺序以西南古代交通史和茶马古道的发展演变为背景,以滇、川、藏大三角为茶马古道核心区域,以道路和时间为发展脉络,展示出茶马古道...
2月13日,一名游客在藏历年年俗展上观赏新年供桌展品。今年春节和藏历新年期间,位于拉萨的西藏博物馆推出一系列年俗文化活动,让前来参观的游客和市民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同时体验到更多的藏族传统民俗文化。
佛像、唐卡、瓷器、丝织品……这些收藏在西藏博物馆的老古董,如今将正式拥有一张属于自己的“电子身份证”。 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西藏博物馆馆藏文物数字化建档工作进展顺利,截至目前,首批万余件珍贵文物已顺利完成建档,后续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此举有利于帮助摸清西藏可移动文物资源状况,助力构建科学的文保体系。 西藏博物馆于1999年开馆,是西藏首座现代化博物馆,目前馆内藏品达52万余件。长期以来,由于技...
佛像、唐卡、瓷器、丝织品……这些收藏在西藏博物馆的老古董,如今将正式拥有一张属于自己的“电子身份证”。 记者近日了解到,西藏博物馆馆藏文物数字化建档工作进展顺利,截至目前,首批万余件珍贵文物已顺利完成建档,后续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此举有利于帮助摸清西藏可移动文物资源状况,助力构建科学的文保体系。 西藏博物馆于1999年开馆,是西藏首座现代化博物馆,目前馆内藏品达52万余件。长期以来,由于技术等...
工作人员在西藏博物馆内的瓷器建档室为馆藏瓷器做编号 工作人员在西藏博物馆内的唐卡建档室对馆藏唐卡进行测量 1月7日消息,西藏博物馆于1999年开馆,是西藏第一座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博物馆,至今馆藏品已达52万余件。对于建档的文物,工作人员将根据规范录入文物的名称、年代、来源、完残程度、外观尺寸等14项内容,并根据文物的分类进行拍照和编号。目前,西藏博物馆馆藏佛像、衣服类以及丝织品类文物的建档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