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原标题:两岸记者走进深圳博物馆 感受经济特区的改革巨变 “海峡两岸记者特区行”联合采访团走进深圳博物馆。(中国台湾网 尹赛楠 摄) 中国台湾网7月24日深圳讯 (记者 尹赛楠 雍紫薇)23日上午,“海峡两岸记者特区行”联合采访团走进深圳博物馆,一同感受了深圳经济特区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神奇巨变。 深圳博物馆位于深圳市中心地段,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总投资2.4亿元。博物馆为3层,...
1999年,太原市王郭村出土开皇十二年(592年)时期的虞弘墓石椁板及石棺床。山西博物院供图摄 中新网太原6月10日电 (记者 胡健)深圳博物馆联合山西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大同市博物馆举办的“平城·晋阳——山西出土北朝文物精品展”10日在深圳博物馆开展,山西博物院藏品93件(组)参展,其中一级文物14件(组)。 此次展览共展出北朝鎏金银器、陶瓷器、石棺床、响铜器、陶俑等文物共计2...
兰梅松竹颂中华——福建博物院藏古今兰梅松竹书画精品展11月3日在深圳博物馆开展。 深圳商报记者 韩墨 摄 11月3日,由深圳博物馆、福建博物院主办的“兰梅松竹颂中华——福建博物院藏古今兰梅松竹书画精品展”在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开幕。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2月3日。 据介绍,本次展览,由深圳博物馆策展团队专门从福建博物院积翠园艺术馆珍藏的兰梅松竹绘画作品中遴选出52件(套)历代佳作进行展示...
10月30日至11月3日,首届粤港澳博物馆陈列展览培训班在深圳博物馆举办。培训班获得国家文物局、广东省文化厅、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澳门文化局、广东省博物馆协会、深圳市文体旅游局等的支持,来自粤港澳三地的82 家文博机构共计150 多人参加培训。 培训班邀请中国博协陈列艺术专委会、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国家博物馆、江苏省美术馆、香港艺术馆的著名专家,围绕博物馆陈列展览的策划、实施及宣传推广等...
摘要:本文结合相关资料,对《文物世界》2016年3期刊发的《深圳博物馆藏明清买地券考释》一文中两方买地券的释文进行了校补,并指出黄氏、曾文氏买地券中反映的停柩不葬是明代较为普遍的现象,纠正了作者提出的停枢时间长是二次葬的观点。 关键词:买地券 停枢不葬 二次葬 作者单位: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苏扬州225100
9月12日,由深圳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周原博物馆主办,扶风县博物馆、岐山县博物馆、渭滨区博物馆协办的“周邦肇作——陕西宝鸡出土商周青铜器精华展”在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展出到12月12日。 “周邦肇作”大意为周人建立西周王朝后铸造了众多的青铜器。本次展览根据参展文物的时代(商末周初、西周中期、西周晚期)、特征(纹饰、器型、功能、铭文)、出土地点(西周墓葬、窖藏),划分...
8月5日至6日,深圳博物馆举行“北朝文物考古与美术研究学术座谈会”及多场公益讲座。既从学术上对北朝文物考古进行深入探讨,也对如何欣赏北朝文物向市民进行普及。 南都记者在学术座谈会现场了解到,座谈会由深圳博物馆与深圳市金石艺术博物馆联合举办,邀请国内重要的南北朝考古与美术研究方面的权威学者,包括中国社科院考古所魏晋南北朝墓志文献、石刻考古学者赵超研究员,南北朝佛教造像艺术学者李裕群研究员,山西...
深圳博物馆开展专家为市民免费鉴宝活动。 传统的文物展示大多以沉浸式展区为主,新的理念下文物展示传播呈现几个新的特点:一是新内容的增加,深入挖掘文物价值内涵,在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得到了极大地拓展和整合,并将信息传递给观众。比如以曹操墓文物展示为例,可以把相关的人物、事件、文化相连,从而呈现给观众比较完整的信息。二是展示技术的改进。通过新技术的展示应用,改进展示方法和效果,提高观众体验。三是新渠...
昨日,专家们对小江豚进行测量,准备开始制作标本。记者李博摄 深惠港三地联手救援抹香鲸事件,引发市民对鲸豚类海洋哺乳动物的关注。近期深惠海域相继发现3头江豚尸体的消息,又让市民感觉非常揪心。 昨日,中山大学科研人员前往大鹏新区深圳国际生物谷海洋产业园对3月18日在南澳办事处鹅公湾发现的江豚尸体进行剖检,发现这是头出生不足半月的雄性江豚。深圳博物馆在剖检后将这头江豚带走,将制成深...
昨天,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进入第二天,继续在深圳五洲宾馆举行,依旧是日程满满——上午、下午共举行了三场主题论坛,下午还举行了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嘉宾媒体见面会,多位国内博物馆馆长、负责人代表答记者问。今天上午10点,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闭幕式将在五洲宾馆举行,闭幕会议将总结各平行论坛分组讨论成果,并发表《深圳宣言》。 嘉宾媒体见面会 博物馆创新:新技术+优秀传统 昨天...
11月12日,深圳博物馆馆长叶杨和巴西明日博物馆馆长里卡多·皮奎特在五洲宾馆签约,宣告深圳博物馆正式“牵手”巴西明日博物馆,深圳博物馆进一步走向国际化,今后双方将在举办展览、人员互派等方面展开合作。 叶杨昨日在现场接受记者采访谈到本次合作契机时介绍,在座谈会上,自己坐在巴西明日博物馆馆长里卡多·皮奎特旁边,大家交流很多,深圳博物馆的发展让里卡多·皮奎特很震惊。他表示很愿意进行更深的联系和...
由甘肃省博物馆和深圳博物馆共同举办的《丹青鸿爪——深圳博物馆藏20世纪中国书画精品展》将于2016年9月23日——10月18日期间在甘肃省博物馆一楼中东书画展厅展出。 展览精选了深圳博物馆馆藏20世纪书画作品70件(组),其中既包括陈师曾、王一亭、溥儒、徐悲鸿等对中国近现代书画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书画巨擘之作。又包括邓尔雅、何香凝、关山月、黎雄才、赵少昂、黄君璧、黄苗子、关良等一大批成就斐然...
黄宾虹作品 由深圳博物馆联合浙江省博物馆、安徽博物院、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举办的《内美静中参——黄宾虹书画精品展》将于8月12日在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揭幕。 黄宾虹是近代著名的金石学家、篆刻家、古印收藏家、理论家以及古文字学家。此次黄宾虹书画精品展,遴选其艺术生涯重要的山水、花鸟以及书法作品百余件,其山水的浑厚华滋,花草的刚健婀娜,书法的凝练朴拙,都是对传统艺术生命力的再...
日前,因建设深圳体育馆为深圳赢得首块“鲁班奖”奖牌的中国华西企业有限公司,在其成立34周年“企业日”庆祝活动上,将这块凝聚着特区创业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奖牌,捐赠给深圳博物馆永久收藏。 深圳体育馆由深圳市政府投资兴建,大型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中国华西企业有限公司承建,是当时深圳市政府主持修建的八大文化设施之一。作为当时中国独一无二的宏伟建筑,它的钢网架结构屋顶,必须一次顶升到位,该项技术当时...
8月12日,《内美静中参——黄宾虹书画精品展》在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开幕。展览由深圳博物馆联合浙江省博物馆、安徽博物院、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共同主办,将展出到10月23日。 此次书画大展遴选浙江省博物馆、安徽博物院、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所藏的黄宾虹精品佳作百余件,囊括其艺术生涯各主要阶段重要作品,如早期“白宾虹”山水,中期纪游写生、临摹画稿,晚期“黑宾虹”画作等,较全面地反映了其书画...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