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为深刻汲取巴西国家博物馆火灾教训,督促文物博物馆单位严格落实消防安全管理责任。9月25日至26日,省文物局和省消防总队消防安全联合检查组来韩城检查文物博物馆单位消防安全工作,本次检查由省文物局副巡视员齐高泉带队,韩城市文物局局长任万刚、副局长师红心一同检查。 25日下午,检查组一行到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进行文物安全和博物馆消防安全督查。本次重点对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的消防安全工作进行深入了解...
“臣闻‘上栋下宇’,《易》为大壮之时…”,李诫修《营造法式》时,在序文首句便提到了出自《易经·系辞》的“上栋下宇”一词,上栋下宇所指的,就是在中国古典建筑外观的组成部分中所占分量最重的屋顶。 屋顶形式多种多样,整体变化丰富多姿,最为直观醒目地反映着建筑设计的等级与技艺。本次,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营造法式》系列展之“上栋下宇”——《营造法式》屋顶制度特展于9月15日正式面向观众开放。本展览以《...
9月12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司长闫亚琳,在市文物局副局长于平等领导陪同下,来到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考察了正在施工建设中的耤田文物遗址。 随后召开关于北京先农坛清代耤田(一亩三分地)文物展示专题会。会上副馆长张敏介绍了关于耤田文物展示工程概况及展示利用方案。与会领导审议了文物展示工程方案,并对后期的展示利用提出更加完善的建议。
9月5日,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开展第二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读书学习活动。 活动中,全馆职工集体研读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有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部分内容。接下来,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将按照市文物局要求继续定期组织大家集体学习,切实学好学实学深入,通过学习活动使全馆职工统一思想,提高政治站位。
见证了沈阳计划经济和工业时代发展烙印的一座旧锅炉房,历经一年筹划,六个月施工、布展,11月11日,刘鸿典建筑博物馆暨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文化交流中心开馆。 刘鸿典生前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前身是西安冶金建筑学院、西安建筑工程学院)教授。辽宁宽甸人,生于1904年。1933年毕业于东北大学。曾在浙江大学建筑系任教授、代系主任,并自办宗美建筑专科学校,后任东北工学院(今东北大学)教授、系主...
图为本次寻访行旅行程图 今天,由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组织的“匠·东方古建营造寻访行旅”活动正式启动。数十名高校学子、文化志愿者代表以及我市主要新闻媒体记者组成的考访团,将赴我国建筑遗产最为集中的山西省进行为期六天的研学考察。 唐宋时期的建筑在漫长的中国建筑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唐代建筑气势雄大,造型质朴,体态遒劲;辽承唐风而古朴素雅;北宋建筑丰姿卓约,造型华美,色彩宏丽;金续宋韵而放浪形...
近日,浙江省文物鉴定审核办公室完成了保国寺馆藏文物的等级认定工作,经专家现场鉴定和细致审查,我馆申请定级的馆藏文物中有19套40件被确定为珍贵文物,其中二级文物1套16件、三级文物18套24件,这标志着我馆文物藏品管理工作取得突破性发展,实现了馆藏珍贵文物的零突破。 2016年12月底,我馆顺利完成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基本厘清了馆藏文物家底,建立健全了文物保管体系。为了促进一普成...
4月12日下午,香港华德学校和宁波市洪塘中心小学的近百名师生走进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参加 “依法保护鸟类,守护绿色家园”为主题的2017江北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月暨爱鸟周活动。本次活动是由江北区农林水利局和宁波市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共同举办,通过观看视频、朗诵美文、制作鸟巢等系列活动,让学子切身关注鸟类生存状况,传递环保理念,共同守护绿色家园。 活动在一段鸟类的科普视频《鸟的天堂》中拉开了序幕。...
宁波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作为国家二级博物馆、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宁波市首批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基地,近年来,以“让文物‘活’起来”的理念为指导,学思践悟、量质并行,积极探索古建文化在青少年教育实践中的创新融合之道。2016年累计向12万余人次的青少年提供服务,相关创收60余万,社会满意度达到98%. 课程求精,跻身全省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第一方阵 两年前,博物馆启动了以《传播古建文化 传承匠...
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20余件砖雕艺术品在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陈家祠(广州民间工艺博物馆)正式开展。昨日开展恰逢周末,有上百名广州民众前往参观。 此次展览中最大亮点为制于清嘉庆元年(1796)的十六幅人文画砖屏,是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所藏可移动文物中的“镇馆之宝”。该砖屏仿木制格扇门,每屏高2.33米,宽0.51米,由33个标准组件拼镶合成,耗时2年烧制、镂刻成品。砖屏的内容均有大同而小...
2016年12月3-4日,由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主办,宁波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承办,西班牙阿尔卡拉大学、华桥基金会、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等支持的“木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国际研讨会”在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召开。来自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外科研机构、知名高校,以及新西兰、瑞士、美国、日本、西班牙多国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共50...
9月28日-10月28日,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特推出“甬上建筑视觉艺术系列”——四明古村落摄影巡展。此次展览以摄影作品展示了宁波市四明古村落的建筑视觉之美,文化遗产之底蕴。 此次展览共有30多幅照片,内容主体性强,主要聚焦宁波各古乡镇的建筑,有的堪称江南一绝的千年古建“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江北慈城县城建筑群”、历史文化名村“半浦村”……通过摄影作品展示宁波历史文化名镇、...
天津卫万国建筑博物馆:天津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是东西方文化交融极突出的城市,造就了中西兼容、古今并蓄的独特城市风貌。“北京四合院,天津小洋楼”,天津中心市区的五大道小洋楼建筑群被誉为难得的建筑艺术宝库。在总建筑面积近130万平方米的地段上,建有欧洲别墅式近代住宅近300处,近代历史名人旧居百余所。海河两岸保存了大量明清风格的建筑,原英、法、意、德、奥、俄等国租界留下了上千座大小洋楼,因此也有“万...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祖先留下的灿烂文明中,建筑文化也是值得书写的一笔。在北京市西城区东经路21号就坐落着一座以我国建筑历史为主要内容的博物馆——北京古建筑博物馆。 因为位于先农坛内,北京古建筑博物馆依托原有房屋结构,将陈列摆放于太岁殿、拜殿、西配殿等展区。穿梭于各个展厅的参观者,可以将中华民族七千年的建筑文明尽收眼底。其中,“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诠释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奥,令参观者眼界大开。...
为进一步普及与传承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匠心营造,2015年度“雪花纯生•匠心营造”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围绕“聚焦斗拱”的主题,自5月启动征稿以来,已收到来自全球100余万名摄影爱好者的近200万幅作品。 今年“雪花纯生•匠心营造”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年度大型主题外拍活动,以古建筑的重要构件“斗拱”为主题,在宁波保国寺启动后,将历时近半月,途径浙江、山西、天津、北京等省市,实地探索、考察和发现各地斗拱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