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4400多年前,珠江三角洲和北江上游的先民如何交流互动?2000年前至100年前,白云山下的横枝岗埋葬了多少先民?1000多年前,海上丝绸之路如何带旺广州的陶瓷制造业?在2月28日举行的“2018年广州重要考古发现汇报会”上,主办方通报的黄埔茶岭新石器遗址、广州市胸科医院综合楼汉六朝唐宋墓群、番禺唐代曾边窑遗址5个重要考古发现项目调查进展中可找到部分答案。 发掘面积7172平方米 广州...
今早,广州市文物博物馆学会、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举办“2018年广州重要考古发现汇报会”。羊城晚报记者从会上获悉,2018年,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全年完成考古调查项目182项,考古勘探项目105项,考古发掘项目16宗,发掘面积7172平方米,出土文物2115件(套)。 汇报会上,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重点汇报了黄埔茶岭新石器遗址、市胸科医院综合楼汉六朝唐宋墓群、番禺唐代曾边窑遗址、解放中路...
2月22日,国家文物局在广州召开文物立法工作座谈会。国家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顾玉才,司法部立法一局有关负责同志出席座谈会。文化和旅游部政策法规司,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发展改革、公安、自然资源(海洋)、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渔政、水下考古等部门和机构有关负责同志参加。 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负责同志介绍近年来《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修订工作情况。顾玉才对广...
青山翠杉(国画) 梁枢 为了让观众在浓郁的文化气氛中感受别样年味,广州艺术博物院新年期间推出贺岁大展“山水有知音——广州艺术博物院藏明清广东山水画展”,特别选取了广州艺术博物院院藏明清广东画家以及寓居广东的画家的山水画精品70余件,分为“意会古人”和“写景抒情”两大篇章予以展出。 此次展览负责人、广州艺术博物院副研究员黎丽明说:“本次展览可视作广东百年大展的延续,借此梳理明清以降广东山...
清乾隆广彩纹章纹盘 (史上最贵纹章瓷) 1929年2月11日,一块“广州市市立博物院”的牌子,在越秀山上拥有649年历史的镇海楼门前挂起。岭南第一座,也是中国最早的博物馆之一,开馆了。 所以,昨日不仅是春节归来第一个工作日,也是这座属于广州人,属于广州城的博物馆的九十岁生日。九十年旧貌新颜,说来话长,且让我们从13万件(套)馆藏中选出九件精中之精,刻录进悠悠时光,转译成发给未来的邮件。...
演出剧照。索有为 摄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汕尾渔歌专场“渔歌里说——我唱渔歌给党听”,1月16日晚在广东艺术剧院上演。 汕尾渔歌,俗称“瓯船歌”,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是广东汕尾各地沿海的汉族民歌,主要在瓯船渔民中传唱,具有节奏缓和、乐音和谐、旋律优美细腻等特点,现当代不少小提琴曲、钢琴曲和歌曲都曾从中汲取养分。汕尾渔歌的唱词内容都是来源于生活劳作,既有男女情歌,也有抒发对...
观众观展索有为摄 由广州艺术博物院主办的“山水有知音——广州艺术博物院藏古代广东山水画展”贺岁大展,1月12日在该院开展。明清广东山水画家杰出代表高俨所作的《秋山观瀑图轴》、黎简所作的《寒林飞瀑图轴》,以及清光绪年间画家梁于渭所作《山水册》等珍品向民众开放参观。 观众观展 索有为 摄 据了解,广州艺术博物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57年的广州美术馆,属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美术...
文创作品展示。(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由广东省“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以下简称“三师”)专业志愿者委员会组织,广东省古驿道文创大赛作品展12月22日至23日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举行。 本次活动,在对新鲜出炉的“年度60佳”作品进行展示的同时,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外语外贸等20余家参赛高校也将自己的得意之作带至现场,百余件好看、好...
近些年来,为西方人所珍藏的外销画,日渐回流,成为研究广州历史风貌的珍贵资料。 十年前,国际罕见、国内唯一的巨幅外销油画——《广州港全景图》在历经了一个半世纪的“环游世界”后,从海外完好无损地“回家”,永久入藏广东省博物馆。 这一堪称清代珠江版“清明上河图”的油画,描绘了从沙面、十三行商馆区、海珠炮台直至大沙头附近的东水炮台一带珠江北岸的广阔风景,是当时中国其他城市罕见的图像记载,也代表...
甲午战争中日谈判宣传画。程景伟 /摄 记者24日从广州市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获悉,《圆梦——从北洋铁甲到航母舰队》展览目前正在该馆举办,展出文物约为50件组和珍贵照片近百张,很多文物和照片都是之前难得一见的,反映了珍贵的历史瞬间。 该展览由辽宁大连博物馆与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共同举办。 此次展览划分为四个展览单元,分别叙述了清末、民国、新中国、航母下水前后四个阶段中国海军的发...
3场主题对话、五大功能展区、5场“非遗+创新项目”发布与签约交易、6场经典非遗节目展演、9项非遗养生美食互动体验、19个“广作”非遗项目构建当代广州情景生活空间……自11月30日开幕以来,2018广州文化产业交易会广州非遗展全面呈现了广州非遗融入当代生活的勃勃生机与繁荣景象,“激活·融合·共生的非遗+新时代”的策展理念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广州是岭南文化的重要中心地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
广州艺博会新闻发布会翼博摄 记者22日从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下称“广州艺博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8第23届秋季广州艺博会将于11月30日至12月3日在广州举办,届时将有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家艺术机构带来的超2.5万件原创艺术品亮相。 广州艺博会艺术总监彭文斌称,本届展览规模从3万平方米扩张到4万平方米。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主办的“走进永庆...
如何留住一座城市的记忆?历史建筑是重要的载体。昨日,第四届广州历史建筑论坛在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召开,建筑和规划领域的专家学者、名匠大师、运营团队等齐聚一堂,共商历史建筑的活化对策。有专家提出,老城区历史建筑活化要培养“造血”能力。 “建筑师的使命不是修房子。不为保存而保护,但为再生而修复。”历史建筑保护并非只限于一栋楼、一间房,而是要留住“历史环境”。论坛一开始,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
广州博物馆主馆址镇海楼展区及仲元楼展区均位于广州市越秀公园内,台风“山竹”对展区内的正常开放工作造成一定影响,尤其是镇海楼旁一棵大木棉树受此次台风影响根基松动发生倾斜,压靠在公共厕所墙壁上。目前树木倾斜情况仍在加剧,经专业机构测定,随时有塌倒的风险,给广州博物馆的正常开放带来严重安全隐患。 连日来,广州博物馆经多方沟通联络,近期内将请相关专业绿化公司对即将倾倒的大树进行紧急抢险处理。在抢险处...
广州作为“千年商都”和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之一,书写了两千余年延续不绝的全球贸易往来、文明互鉴的辉煌历史。同时,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的牵头城市,广州一直着眼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整体价值的保护与发展。 日前,“丝路花语——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之旅”系列活动在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启动,开启了广州与海丝沿线各地文明交流互鉴的新旅程。活动于9月正式启航,首赴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及塞浦路斯开展推介活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