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人物名片 袁本良,1946年生于贵州安顺,善诗词,退休前为贵州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从事古汉语语法方向研究,是贵州省语言学会副会长。著述有《守拙斋汉语史论稿》《汉语语法修辞论集》《古汉语句法结构及变换研究》《守拙斋诗稿》《守拙斋诗稿二集》《守拙斋随笔》《古诗精华》《二十世纪诗词注评》等。 北平、伦敦、安顺、四川巴县、重庆、南京、台中、台北……在这幅看似毫无关联的地点串起的路线图上,行...
在笔者喜爱的青花藏品中,一个高30厘米、直径为34厘米的宣统二年 1910年 青花龙纹大香炉颇受本人青睐。这个青花龙纹大香炉形体巨大、胎体厚重适中、胎质洁白细腻、青花发色纯正、纹饰清晰。云纹、海水纹、莲瓣纹及两条四爪青龙画工老练到位,是清末景德镇民窑器中的精品。据笔者考证,此香炉为贵州茅坪黔沅、天众一带佛教信徒定烧,供于当地的观音庙观音座前。 土改时,此庙中师傅(指尼姑 还俗回家分得田地做了...
宣统款红彩描金云龙碗现藏湖北省文物总店,经有关专家鉴定为清宣统官窑瓷器。 此碗造形规整、秀美。口微敞、斜腹、圈足窄细、底足有较明显之年久磨损痕。通高5.8厘米、底径4.8厘米、口径12厘米见照片。 瓷质优良,胎薄体轻,制作精细,新瓷与旧瓷的特征兼有。烧结瓷化度较高,用手滑摸其口部,而有清越声响。扣其声若铜金属音响,具有近代瓷之特征。通体所施白色釉地稀薄、匀净、洁白。 腹外壁所绘...
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时期瓷器鉴定: 1、咸丰到宣统这几朝瓷器的胎骨,基本上相差不多,在胎质方面比不上嘉、道时期。这时胎质越来越变得粗松,胎骨也相应变厚了。 2、由咸丰时开始,瓷釉逐渐变粗,瓷釉与胎骨结合不够紧密,因而出现的“波浪釉”和“桔皮釉”现象比嘉、道时期更为严重。 3、在瓷器的釉面上,甚至经常还出现有气泡及脱釉现象。白釉不如嘉、道时洁白,而逐渐变成了白中微闪灰颜色。 ...
一通石碑两面刻,“宣统龙飞”现碑身。 8月 31日,渭滨区博物馆馆长郝明科、市地方志研究学者吴正茂在渭滨区高家镇巨家村发现一通清宣统元年所立的“德寿碑”(见左图),经初步鉴定,此碑或为民主爱国人士沈钧儒叔父沈卫书丹。宣统为清末帝溥仪年号,其在位仅两年多,这个时期的碑刻存世不多,具有较高的研究和保护价值。 当日下午,记者在渭滨区博物馆了解到,这通石碑高约 2.6米,上世纪中叶被推倒掩埋,后...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将自己手中闲散的资金用于投资金银市场,也往往成为多数人的时尚选择。虽然,国际金银币的行情总在一定时期内出现一些不稳定的波动,但与金银等贵重金属密切相关的钱币收藏品市场,却在近几年来一路走俏,展现出它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业内人士都知道,选择收藏的方式来进行“钱生钱”,已然是一种非常明智的选择,尤其是在藏品收藏方面,如果找对了产品,更有可能在一夜之间升级为百万富翁,因而这种投...
清朝宣统皇帝在位期间,铸币师们分别通过纯熟的技法和精良的手艺,最终将令人瞩目的大清货币铸造完成,并推行于市场。时至今天,经过几百年历史更迭的许多古钱币已经失去了它们原有的流通和支付功能,但却因存世量稀少而火热走俏于藏品市场。这些集考古价值、艺术收藏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于一体的精品钱币,立即变成钱币爱好者和钱币藏家们非常亲睐和珍惜的对象,在这种热浪的推动下,其市场拍卖价值也随着这些人的关注而变得急速走...
清朝光绪年间,银元货币、纸钞和铜币同时在市场上流通,大臣张之洞率先引进英国铸币机器,铸造出银元和铜元的版面,而后,十九个省局纷纷效仿,除中央户部外,各省所铸造出来的银元和铜元,均在正面上缘镌写着各省的名称,形成一种别致而精美的钱币风格。 资料显示,至宣统年间,这种货铸造币的体制依旧完整地被继承下来,发行于市面上的宣统元宝,也往往以顶部刻制“XX省造”或“造币总厂”字体、底部印制钱币市值、中心印刻...
宣统款仿钧窑变釉杏圆瓶,清宣统,高30cm,口横10.5cm,口纵9cm,足横12cm,足纵9cm。 瓶直口,溜肩,鼓腹,长方圈足。颈两侧对称置贯耳,口下至肩转折处四边呈委角状。通体施窑变釉。足内无釉露白胎。外底署阴刻楷体“大清宣统年制”六字双行款。
近几年来,不少具有价值的清代金币、银币,以及民国年间各种货币不断现身艺术品拍卖市场,并实现了各自走俏的价格轨迹,尤其是清代年间的各种金银货币,民间藏友手中只要收集一枚就具有较高的“身价”,其存世量与经济膨胀时期民国的货币相比,更显得稀少,因而在价值上也显得更为贵重。 据悉,在许多地区的省份,清代货币濒临绝迹边缘,甚至早已消失,因此它成为藏品市场中一币难求的真品。而如果在市场上“有幸”看到清代货币...
图1 图2 银锭是汉代开始出现的古代货币,但是由于数量较少,故流通不广,至明代时较为盛行,但一直到清代才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并以“两”作为单位,合称“银两”。除了“银两”外,还有一个更为文雅更为标准的词汇——“纹银”,这是清代对足银的官方称呼,是清朝法定银两标准成色,缴纳钱粮等都以纹银为标准。 虽然中国历代对银锭的铸造及发行都没有统一严格的规定,允许官宦门第和贵族富商自由铸造,但一般来讲...
清代晚期宣统一朝短短三年,却仍有烧制官窑瓷器。已故陶瓷鉴定泰斗庚宝昌先生在《明清瓷器鉴定》一书中提到《清档》对宣统时期的记载为:可惜品种有限,数量较少,故传世品不多,甚为珍稀。笔者喜好鉴藏陶瓷多年,但所见宣统官窑瓷器并不多。据界内前辈所言,宣统官窑瓷器过去未见到有仿品。 而随之陶瓷鉴藏热,近年已引起赝贩子所注意。宣统本朝瓷器有其特定的时代风格,较为突出的特点是,真品款识书写较为规整,排列有致,笔...
一、咸丰时期瓷器的概况 咸丰在位的十一年间,政治腐败,经济衰退,民不聊生。以推翻清王朝为宗旨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在咸丰一朝渡过了它的全盛时期,沉重地打击和动摇了清王室的统治。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英、法等列强粉至杳来,与清政府订立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取得多种特权。在这些内忧外患攻击下,乾隆之后日趋衰落的清王朝,国力虚弱己极。 此时,清政府集中了全国经济和军事力量,全力以赴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对于歲...
宣统朝处于新旧交替的时代,所以这一时期的瓷器已具有现代瓷的特征。宣统民窑粉彩中有许多不署款识的器物,因宣统一朝为期太短,民窑粉彩器特征与光绪或民国时无太大的区别,因此在鉴定这类无款瓷时,人们易把它们归入光绪或民国器中。 器型:粉彩器型多为日常生活用具、陈设瓷及文房用具等。日常生活用瓷有碗、盘、杯子、渣斗等,陈设瓷瓶类以赏瓶为多,另有玉壶春瓶、棒槌瓶等。 胎釉:陶瓷的瓷质精良,较光绪时更为坚致缜...
宣统通宝是在醇亲王之子溥仪继位后,改元宣统,宣统年间,全国各省几乎都已停铸制钱,仅宝泉局铸过一种重一钱的“宣统通宝”小平钱,数量也不多,分为大小两种,新疆地区有“宣统通宝”红钱,以及宝广、宝福两局出过机制币。 宣统通宝铜钱以小铜占主位,基本尺寸为径:1.7厘米,薄片状。大钱反而少。这主要是因为在光绪后期市面基本上都使用铜元,在铸铜钱已无利可图。实际上铜钱已为象征性钱,或许铜元找零还需用些,但它必...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