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瓷映千秋——古代太原居民生活用瓷特展”日前在山西太原美术馆开展。杨佩佩摄 “这是山西首次向公众展示数千年前的本地居民是用什么吃饭的,这些生活日用瓷器(含残器)记录着太原城千年的发展与变迁,映照着太原民众的生活状态。”太原美术馆馆长王鼎16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瓷映千秋——古代太原居民生活用瓷特展”日前在山西太原美术馆开展,150余件宋、金、元、明、清历代太原居民使用过的瓷器展示给...
瓷器,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发明,它的诞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历史的前进推动了瓷器的发展,瓷器的发展又见证了历史的演变,揭示出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精神等状况,因此古代瓷器具有丰富的历史时代信息,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是今天人们了解认知历史十分宝贵的载体。 今天,品相好的完整古陶瓷固然难得而那些残破的古陶瓷同样能成为人们认知历史好的老师。多年来,我较...
永嘉:意外发现古代瓷器碎片 附近还有古代墓葬
釉的外观包括质感和色泽两方面。釉的质感一般指釉面的温润程度,一般釉层厚的更加润温。南宋官窑瓷有厚釉和薄釉两种釉,厚釉的釉面最润泽。厚釉南宋官窑瓷要上二三次甚至四五次釉,前几次上釉后都要在800℃左右的低温下烧釉,称为素烧,最后一次在1230-1270℃高温下烧制成瓷。南宋官窑在窑址发掘中发现了低温素烧炉和低温烧制后没有继续上釉的废品。多次上釉是为了使釉有如玉般的温润质感并能遮住深灰的胎色(有的南宋...
自康熙、雍正至乾隆,三朝官窑(民窑例外)瓷器皆注重绘艺,辄把制瓷与绘画艺术融合。康熙时制品不但胎釉上乘,图案纹饰绘画均典雅优美。据文献所载,康熙时,景德镇官窑器上之画图,大多先以宫廷画师如焦秉贞、刘源(伴阮)等名家画稿为蓝本,不限于山水、花鸟、亭台楼阁和人物,题材广泛,画面宏大。笔者曾于博物院见过几把,康熙官窑瓷壶(有白瓷、五彩、青花与三彩),每每绘整幅山水(若画卷绕壶身)、耕织图、历史人物故事(...
目前我们见到的鉴定报告和证书都非常不规范,寥寥几句形容词就代表了鉴定的全部内容,简单倒是简单,往往没有说服力。更何况有些人利用收藏者的无知,信口雌黄,颠倒黑白,致使鉴定报告和证书完全失去了公信力。规范鉴定报告和证书内容,是解决问题的重要一步。 一件器物的鉴定报告或鉴定证书,到底应当如何出具呢?笔者认为如果确定一件器物为真品的话,就要把鉴定的全过程和鉴定内容详细记录在案并表述清楚。它包括器...
清代无双谱人物罐 图1所示这件器物,是一件清代无双谱人物罐。瓷色洁白,光亮细腻。此罐所描画的主要人物是汉代才女班昭:班昭一身素净的衣裳,西瓜红长裙,坐在一张印花的靠椅上,手里捧着一本书,表情宁静平和。图案的左边写着“班惠班”,右边写着“曹大家”。汉朝的班昭,字惠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史学家,同时也是一个博学多才的文学家,在其兄班固死后,奉旨入宫续写《汉书》。并得到汉和帝的赏识,成为皇后和贵...
古代瓷器织锦纹饰鉴赏 陶瓷和织锦都是我国古老的手工艺品种。瓷器上出现织锦纹饰,应该是滥觞于金元时期的磁州窑和吉州窑。元代景德镇窑的青花和釉里红瓷器也开始使用锦纹装饰。明清时期景德镇瓷器中锦纹的使用发展迅速,纹饰品种不断增加。由于“瓷都”景德镇的“风向标”的作用,景德镇窑青花瓷器中锦纹的运用也影响到了其他的众多窑口。清代瓷器对锦纹的运用可谓发展到了极致。瓷器中出现的锦纹式样,以几何图形为基调的...
投资瓷器收藏品,要了解收藏鉴定的方法,要真正做到正确判断瓷器的真伪和年代,必须要有科学的依据。古代的瓷器鉴定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器物的发展演变规律:瓷器是具有一定形体的物品,由于其用途、制作技术、使用者的生活或生产环境、制作和使用者的心理情况或审美观念等因素的作用,决定着物品的特定形态及其演化过程。也就是说,器物的发展演变是有规律可寻的,其规律就是历代的陶瓷在造型、胎釉、...
“青韵·范佳成珍藏古代瓷器展”5月5日以来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精品馆展出。展览萃取范佳成所藏的古代瓷器55件(套)与观众见面,同时首发《青韵·范佳成珍藏古代瓷器精选》。 一部陶瓷史,半部在浙江。瓷器的发展迄今约有4000多年历史,青瓷主导中国陶瓷“以青为美”的审美意趣源远流长。古代生产青瓷最著名的瓷窑如德清窑、上虞窑、越窑、南宋官窑和龙泉窑均在浙江。这些瓷窑生产的秘色瓷、粉青和梅子青青瓷等...
浙江省博物馆“民间收藏走进博物馆”系列展览之“青韵——范佳成珍藏古代瓷器展”5日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开幕,本次展览是浙博2006年启动的“民间收藏走进博物馆”系列活动的第15个特展。 说起青瓷,最早出现在公元前2000年的夏代文化层。随着制瓷技术的进步,东汉时期上虞地区已能烧制出釉面匀净、釉色纯正的青釉瓷了,越窑青瓷由此发展起来。本次展览展出的越窑、龙泉窑、景德镇窑等古瓷精品,精美而极...
鉴定瓷器主要包括辩真伪、定朝代、断窑口、估价值等几项,要想做到这几点,首先必须对各个朝代、各个窑口的瓷器的风格特征了然于胸,并能一贯到底,可以具体到某个特征在什么时代出现。例如,东晋浙江德清窑的产品中出现了光亮如漆的黑釉瓷;两晋时期,南方青瓷器中出现了褐色点彩乃至釉下彩绘的新工艺;北朝后期,在北方出现了白釉瓷器,等等。广大读者有必要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瓷器史略和一些相关知识。 在距今三千年前的夏商时...
景德镇窑青花轮花纹绶带耳葫芦扁瓶 “在明末清初时期,中国每年至少有上百万的中国瓷器行销到国外,在西方人眼中,拥有中国瓷器已经成为身份和财富的象征。” 西方人将自己的审美与需求融入中国瓷器,这一时期产生了许多新的风格与样式的瓷器。 故宫博物馆与上海博物馆藏明清贸易瓷展今天在上海博物馆开幕。此次展出的明代贸易瓷既有来自菲律宾、叙利亚和欧洲的传世器皿,也有日本专门订烧的器物,还有从沉船打捞出水的...
1、清代瓷器的造型:顺治、康熙时,古拙、丰满、浑厚,雍正时的秀巧隽永,乾隆时则显规整,嘉庆、道光以后则稚拙笨重。 2、胎体,琢器类,一般薄厚适中,圆器类则有厚有薄。康熙时,胎体体重,质地坚硬细密。雍正时有胎质轻薄、细润,洁白度高。道光以后的胎体厚笨、质地粗松。清代的琢器类腹、颈部接痕极为少见。明代留器露胎处,常泛火石红色斑到清代已基本消失。 3、釉面不及明代肥腴光亮,施釉稀薄,色泽略显青白。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