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月29日,由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的《杭州南高峰塔》考古报告,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发行。 南高峰塔遗址位于杭州市西湖景区南高峰峰顶平台上。2017年1~9月,为配合杭州市南高峰景观提升改造工程,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425平方米,发现五代至宋,以及清至民国两期建筑遗迹,出土少量瓦当、滴水、塔砖等建筑构件。本次发掘明确了南高峰塔的位置与形制,以及塔院建筑的布局和...
塔基明显的六边形轮廓,说明塔身平面是六角形的。 今年6月20日,杭州考古界出了一则重磅消息——消失数百年的“南高峰塔”有考古新发现,找到南高峰塔留存的塔基等。 两个月过去了,杭州市考古研究所相关人士透露:“野外考古目前暂告一段落,而南高峰塔的复原研究工作正式启动。” 目前,将野外考古和文献考古相结合,得出这些初步的考古发现:塔身呈六边形,塔高大约30多米,七层,塔四面有窗户,有楼...
南宋时期,南、北高峰上塔尖高耸入云,就有了西湖十景“双峰插云”景观,但随着石塔的倒塌,盛景就再难重现。 昨天,记者从市考古所听到一个好消息,考古所已经与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相关研究人员,对南高峰塔考古工地进行现场勘查。也就是说,南高峰塔的复原研究工作正式启动。 今年6月,记者就去过南高峰塔的考古现场,根据遗址的发掘,从未面世过的南高峰塔,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塔身呈六边形,有...
8月14日上午,市考古所与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相关研究人员再赴南高峰塔考古工地进行现场勘查,这标志着考古所对于南高峰塔的复原研究工作正式拉开帷幕。 为助力西湖文化景观的提升,在已确认南高峰塔遗址准确位置、历史时代与空间格局的基础上,市考古所将与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开展南高峰塔的复原研究工作。复原小组一行对南高峰塔塔基、道路、塔院(荣国寺)等建筑基址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勘测和研究,仔细观摩了遗址...
在不少南宋时期西湖十景的画作中,都能看到“双峰插云”。比如,叶肖岩的《两峰插云》中,南高峰与北高峰在白云生处遥遥相望,两座山峰上各有一座宝塔,恰如擎天之柱,直插云霄。然而,熟悉西湖群山的人都知道,无论南高峰还是北高峰,如今都没有古塔矗立峰顶,它们去哪儿了?6月20日,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公布了杭州南高峰塔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南宋版“双峰插云”的制高点之一重见天日。 南高峰海拔257.2米,峰顶...
西湖十景全国闻名,有一个叫“双峰插云”,杭州人一听,就能报出:双峰么,就是南高峰和北高峰,插云的意思是,它们高。 你们错了! 真正“插云”的“双峰”,说的是当年峰顶上的两座塔,名字朴实且直白:南高峰塔、北高峰塔……800多年前,它们是南宋临安城的制高点。 今年,消失了数百年的南高峰塔露了头——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南高峰塔进行了考古发掘,它的塔基、塔院(荣国寺)建筑基址等,被一一...
从南高峰塔基,挖出一些瓦当、滴水、塔砖等。 记者 葛亚琪 摄 昨天,杭州考古界有个重磅消息——南高峰塔“露面”了。 今年1月开始,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驻扎到南高峰山顶,寻找古塔留下的痕迹。经过半年,找到了南高峰塔留下的塔基。 一个塔基,为什么这么让人兴奋,这要从“西湖十景”里的双峰插云说起。 双峰插云,在哪? 问了好几个人,都一下子“卡壳”,想了一会儿,说“应该就是说...
“长桥塔影、湖滨水乐、钱塘追月、日月同辉……”刚出炉的杭州“夜十景”让大家领略了杭州夜晚的美丽;但你一定不知道,南宋时期的杭州人,在没有绚烂灯光与恢弘建筑交相辉映的夜晚,也有个看夜景的好去处! 6月20日,记者与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专家,一同爬上了南高峰,准备为大家揭开杭州又一考古新发现——南高峰塔的面纱。 南高峰塔遗址发掘现场 南高峰在西湖南山...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