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6日,依兰县松花江与倭肯河交汇处松花江段打捞出七段盘龙石柱,17日,打捞出盘龙石柱数量已增至13段,截至目前,打捞工作仍在进行中。 依兰县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廖怀志推测,这些龙柱可能是三姓文庙的前廊明柱。据廖怀志介绍,三姓文庙建于乾隆四十七(1782)年,距今336年。当时依兰的八大庙按清廷规定,唯有文庙(也称孔圣庙)才能用龙抱柱。龙柱雕刻升龙图案,其龙由云海中盘旋而升,表...
屏风是中国最古老的家具之一,早在周朝就有了。而且,世界各国最贵的家具一般也是屏风。2003年,中国香港地区的一个拍卖会上,有一件紫檀百宝嵌的屏风拍出了大约2500万元人民币。在古代,屏风的功能有很多。首先,它是权力的象征,但凡重大的场合,一定要搁一道屏风。其次,就是分割空间和挡风的作用。而除了这些实用功能之外,屏风还有装饰的作用。比如桌子上搁的、炕上搁的,甚至一些案几上搁的,多是一些装饰用的屏风。...
每个故事都有一个开头,正如每部戏剧都有一个缓缓拉开的序幕,莎翁的名作《哈姆雷特》也不例外,这个惊心动魄的复仇故事的缘起,就是父亲的冤魂向哈姆雷特讲述自己被害的经过……最终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哈姆雷特搭上了自己乃至爱人的性命,才杀死了罪恶的叔父。 相比之下,中国古代的冤魂另有一种“性价比”极高的复仇方法,那就是直接附身在凶手身上,让其自供罪状或自我戕害。 《阅微草堂笔记》和《子不...
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课题组成员近日在桂阳县莲塘镇锦湖村锦湖家祠古戏台发现了一处“家礼家训”题材壁画遗存。 据介绍,这一壁画遗存围绕儒家“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价值观,以历史典故来形象地阐释儒家的人文精神,其面积之大、描绘之精在全国少见,在建筑史、美术绘画史和民俗文化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参考价值。 根据碑刻可知,这一壁画绘制于乾隆九年(1744年),距今有2...
提示: 有市民在金华档案馆查询档案资料过程中意外发现,有一宗原归为民国三十二至三十八年的案卷,包含了25件金华县清代文书。经有关专家鉴定,其全部为清代真品。 最近,有一位浙师大教师在金华市档案馆查询档案资料过程中意外发现,有一宗原归为民国三十二至三十八年的案卷,包含了25件金华县清代文书。经有关专家鉴定,其全部为清代真品。 这批文书时间跨度超过200多年,最早始自乾隆十三年(1748)...
2017年1月13日上午,洛阳民俗博物馆党支部书记田国杰同志带领单位职工亲赴洛龙区安乐镇中岗村,在市文物局保卫科翟兖洛同志、洛龙区文管办主任申兴武同志的协调支持下,将一通清代乾隆年间记事碑征集至单位收藏保护。 该碑刊刻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九月,碑高约170厘米,宽约70厘米,虽年代久远,但碑文尚清晰可辨。该碑为一记事碑,系由清代洛阳县王家庄、西望城岗、东望城岗、茹家凹、聂家湾、董...
近日,方山县碑刻研究爱好者在方山县马坊镇马坊村发现了两通清代乾隆年间的墓碑。 两通碑均为圆首碑,青石质地,清乾隆十一年(1746)勒石,石刻高126厘米、宽62厘米、厚13厘米。其中一通碑碑额题有“皇明特授勅封”字样,右边的墓表记述了马坊裴氏之祖——明代山西太原府指挥裴玉春,祖籍山东朝城县,因军功授职,又以职受籍,后代乃定居于方山马坊之事。此碑另有附碑,刊刻裴氏族谱。 当地金石研究专家武有平介...
近日,新区丁岗镇的孙氏后人在整理孙氏宗祠时,在祠堂里发现了一块清朝乾隆年间的古碑,上面记录着孙氏一族的田产和家族训示等内容。 上月底,丁岗孙氏宗祠在被清理时,有人在里面发现了一块古碑。这块古碑高1.8米,宽90厘米,厚18厘米,由于一直埋藏于地下,基本没有破损,保存得十分完好,上面的碑文也没有磨损,字迹十分清晰。这块古碑的发现还有一段故事:当时孙氏后人正在清理祠堂里的垃圾和杂物,一位孙氏老者在一...
中国以玛瑙制器由来已久,玛瑙品种繁多,故有“千种玛瑙”之说。但中国所产玛瑙以白、黄、淡青者居多,红色甚是少见。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镶金兽首玛瑙杯便是一件传世珍宝。它是至今所见唐代唯一的一件俏色玉雕,也是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这件国之重宝,象征着财富和权力,是一件高贵的艺术品,同时它也很可能是中西亚某国进奉唐朝的国礼,意义非同一般,是在东西方文明碰撞的火花中诞生的一件重要文物。 据文献记载,...
11月3日,安庆市岳西县文物工作者在文物普查中发现一座清代乾隆年间的塔亭。 这座塔亭坐落于店前镇后河村灶形山,为石条砌成,高3.3米,亭中是清代潜邑四望山立生和尚墓碑,背后即是墓地。据岳西县文物局专家介绍,这是岳西县境内发现的首座塔亭。
日前,一直做地方历史文化研宄工作的河北省隆化县政协副主席王振平根据热心市民提供的线索,在该县山湾乡玉皇庙村发现了一只清代乾隆年间铁罄,距今已有250年历史。 10月15日,王振平及隆化县文物专家等一行人专程前往玉皇庙村一探究竟。经过了解,一行人在该村的玉皇庙内见到了这只铁罄。 经现场测量,铁罄高22.5厘米,沿径22厘米,壁厚1厘米,重8.2公斤。虽然锈迹斑斑,但品相很好,罄壁一侧铸有“乾隆三...
伪造成古董的“玉石龙”其实是树脂工艺品(网友“隔壁的哥哥”供图) 前几日,南宁市民张先生去定津路同乐菜市买菜时,捡到“大便宜”:他在菜市入口处,花2000元与一陌生男子合伙买下一尊乾隆年间的翡翠玉石龙。正做着“发财梦”的他,却被朋友告知,这应该是一个骗局。果不其然,当张先生拨打“合伙人”的电话时,语音提示该号码为空号。 男子自称从地里挖出“古董” 8月31日下午,张先生独自一人到定津路的同乐...
近一段时期,关于怎样惩处人贩子的争论非常热烈,一派主张“无论主从,抓住就毙”,另外一派则坚持依法办事,还有一派认为无论如何都不能判处人贩子死刑,进而主张彻底废除死刑……存在争议并允许存在争议本来就是我们这个社会日趋进步的标志,笔者无意在尘埃渐落之时,以个人视角评出个曲直胜负,只想提供几则来自清代笔记中的史料,让读者了解一下那时的拐卖儿童案件以及人贩子会受到怎样的惩处。 乾隆年间的 拐卖儿童大案...
日前,磁县磁州镇固城村一户刘姓村民在收拾房间时,无意中从一个老柜子的箱底翻出来一个泛黄的布包,里面装有25张清代至民国期间的地契、开除执照、房产土地证等,其中保存完好的有20张,年代最久远的一张地契落款为清乾隆二十年的官契,距今已有260年历史。 这些陈年纸张是从清乾隆二十年九月(1755年)到民国三十年,共计25张的土地买卖契约,上面大都是记录了祖辈买卖土地的情况。由于年代久远,纸页已经...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