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在过去12天,至少有50万人前往位于首都北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欣赏了青藏高原的一对父子创作的百幅精美唐卡作品。 自本月9日起展出至20日结束的12日内,名为“相由心生——唐卡艺术精品展”在国博隆重展出。据中央民族大学哲学博士、此次展出活动的发起和策展人解加馨于介绍:“至少有50万名观众欣赏了这对藏族父子俩创作的百幅精品唐卡、创作底稿和唐卡长卷。” 解加馨于介绍,国内藏文化领域的多位著名学...
8月17日,“中国 时代记忆英国行”活动在伦敦正式启动,包括杨柳青木版年画、宋锦、花丝镶等在内的来自国内不同省市的1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集体亮相伦敦。此次活动将持续到8月24日,主要活动包括在伦敦市中心莱斯特广场的展览演示、在伦敦公交系统上的画面传播和前往苏格兰参加爱丁堡艺术节。图为非遗项目“萨满剪纸”传承人、国家一级美术师刘延山在开幕现场演示剪纸艺术。 本报驻伦敦记者 林卫光摄/光明图...
近日,第九届星光校园文化中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国行暨第七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总部展演活动在联合国总部举行。 展演活动中,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重庆巴蜀中学、西安市铁一中学等几所著名中学的学生艺术团与美国艺术家一起,在联合国总部为驻联合国各国官员、联合国主要机构官员以及纽约侨领、各界华人代表献上了多个具有浓郁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音乐、舞蹈、戏剧等作品。这场演出是在“责任与未来”第三...
8月20日,《丝路使者“中国白”再出发》学术研讨会在国家博物馆举行,众多陶瓷界、考古界、艺术界和收藏界的专家学者,围绕辽田尖山窑址发掘考古的价值与意义、泉州瓷烧制技艺等主题进行深入研讨。 各界专家认为,德化制瓷历史非常完整,从原始瓷到青瓷、白瓷、青花瓷等,从古至今从未停止,未来,德化在陶瓷发展方面更应做好保护与传承、创新与发展的功课,让“中国白”在新时期再放光彩。 □本报记者颜雅婷 通...
中国内地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企稳回升,拍品质量不断增强。从区域来看,京津地区的成交额所占比重增长较大,而珠三角拍卖企业的运营质量最佳。8月18日,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拍协”)在上海第四届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国际论坛举办期间,发布了《2016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统计年报》和《中国文物艺术品全球拍卖统计年报2016》两份报告。记者从上述两份报告获悉,中国内地市场经历了5年的结构调整,已经日趋成...
8月19日中国拍卖行业协会18日在上海发布《2016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统计年报》,深度解读2016年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发展现状。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内地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企稳回升,总成交额293.66亿元(不含佣金),同比增长14.44%,比上年增加37.06亿元。这一增长,主要源于2016年高价位拍品良好的市场表现。 《2016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统计年报》 ...
图为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通天河边的藏族古村落。罗云鹏摄 8月18日,记者从中国传统村落(青海)图片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目前青海共有79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 地处青藏高原东部的青海省地理地貌多样、民族文化多元、高原气候独特。世居此间的汉族、藏族、回族、蒙古族、土族以及撒拉族等民族造就了丰富的传统村落资源和独特的传统村落类型。 图为青海玉树...
8月20日,“丝路使者‘中国白’再出发——德化白瓷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展览共展出106位德化陶瓷艺术家181件作品,分为“云端高淼”和“人间万象”两个主题,分别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北2、北3两个展厅展出。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在致辞中指出,“丝路使者‘中国白’再出发——德化白瓷艺术展”是国家博物馆与德化共同精彩呈现的一次德化窑“中国白”的艺术盛会,展出的作品各具特色,有的注...
杭州,除了灵隐寺的飞来峰、西湖上的断桥残雪,还有一个更值得游人们驻足的地方,那就是位于西子湖畔玉皇山路上的——中国丝绸博物馆。 中国丝绸博物馆 中国人习惯讲“衣食住行”,“衣”排首位,这是因为,穿衣不仅是为了掩寒蔽暑,遮体避羞,最关键的,它还具有装点生活、显示身份、传承文明等重要作用;因此,走进中国丝绸博物馆,慢慢欣赏着周围一件件或精美华贵,或造型丰富的中国各朝各代的服饰陈列,...
8月15日,“钢铁长城——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馆藏文献展”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开幕。 展览以国家图书馆典藏的近代文献特别是革命历史文献为基础,遴选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献作为展品,共展出两百六十余册件,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提供了十件馆藏文献。展品包括书刊、舆图、老照片、手稿等多种类型的文献资料,如甲午战争有关折奏史料、冯仲云《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苦斗简史》手稿、“人民解放军在西藏...
考古工作人员在二里头遗址宫殿区发掘现场进行航拍。新华社发 中国最早的宫城、中国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中国最早的青铜器和绿松石器制造作坊……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发掘以来,位于河南省偃师市的二里头遗址不断改写着中国之最,也刷新着考古和历史学者的认知。随着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即将全面开工建设,二里头遗址再度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半世纪发掘揭开“真容”】 出河南偃师城区往南,沿洛河向西不远,...
大家好,我们是秦陵铜车马,来自两千多年前的大秦。因为是一组两乘,所以我们两兄弟就一起来了。说起我们的居住地——秦陵博物院,你们首先想到的应该是惟妙惟肖的陶俑吧?其实,我们铜车马一族也是惊世之作。毕竟,主人秦始皇的地宫旁边,有3000多平方米是专门为我们打造的车马房。为了供秦始皇灵魂乘坐,我们被能工巧匠带到世间。再一睁眼,已经是2000多年后了。我们也有了新的名字——一号车(下图)、二号车。 ...
走进中国唱片博物馆梨园经典厅,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停下脚步,凝神静听,“这是我父亲(尚小云)的声音”,“(这是)荀慧生”,“(这是)程砚秋”。陶醉于其中的他感慨道,“唱得多好!” 他聆听的这张唱片可不一般,为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于上世纪30年代联袂献唱的《四五花洞》,这是中国京剧“四大名旦”唯一合录专辑。 8月15日,中国唱片博物馆在“音乐之岛”厦门鼓浪屿上开馆。...
8月16日,从元代至当世,以齐白石、张大千为代表的136幅中国名家书画作品首次公开于世,这些名作深藏山西画院近40载,是700年间中国顶级美术作品的一次集中展示。 此次名为《翰逸神飞——山西画院藏画精品展》是首届山西艺术节展览活动之一,汇集了海派三任、齐白石、吴昌硕、徐悲鸿、张大千、黄宾虹等中国画坛巨匠的大量珍品,且均为首次出现在公众视野。 据山西画院院长王学辉介绍,这些画作是上世纪七...
“明月入怀·中国团扇文化印象展”将于9月26日—11月26日在和杭州扇博物馆临展厅展出。本次展览由扇博物馆主办,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杭州博物馆、萧山博物馆联合举办,并得到了藏家蔡念群和李超德特别支持。 这是一个全方位展示团扇文化的专题展览,共计展出180余件,其中一些珍稀展品是首次公开展示。团扇是中国的原生品。以竹木为架、织物为面的圆形扇子,自汉代源起以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