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掌握住明、清两代款识的规律 根据款识来鉴定瓷器之新旧真伪,是鉴别工作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今日的传世品和仿品以明、清两代瓷器居多,而明、清官窑绝大部分都有年款,并且各有其特征。只以明代款识而论,就有所谓“永乐款少,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一类的说法。因此研究各代款识,首先要注意其笔法,如横、竖、撇、捺、勾、挑、点、肩等八笔的特征,都须认真加以领会和对比,以有...
(一)造型是鉴定瓷器的重要依据 仿制古陶瓷,往往得其形似而失其神采,能效其隽秀,未必能学其古拙。因为一件器物的创作,与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审美标准以及技术条件都有密切的关系。一般说陶瓷器在纹饰、胎釉等方面均能体现各时代的特色,但造型在这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所以若能善于识别其形状和神态,就可以在鉴定工作中掌握一种比较可靠的方法。 观察器形首先要对历代造型有一个基本概念。陶瓷器的形...
牛腿、梁垫、琴枋、门窗、花板……1月23日,这些最具代表的明清时期东阳古木雕作品,在西湖博物馆一层展厅集体亮相。 这次西湖博物馆的展览,叫“匠心筑梦——中国传统民居装饰艺术·东阳明清木雕展”。对于展览的名称,西湖博物馆馆长潘沧桑解释道,这些木雕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举个简单的例子,在门窗上,可以看到家规家训,还可以看到“忠、孝、节、义”等题材的年画。 据了解,...
日前,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征集“互联网+中华文明”示范项目建议的通知》,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互联网+中华文明”示范项目建议。 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征集的示范项目建议,应坚持有利于全社会参与文物保护,有利于为公众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与服务,有利于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有利于中华文明的传播与弘扬。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深度融合,深入挖掘和拓...
明代天启、崇祯时期是景德镇瓷器发展史上较为特殊的时期。朝廷动荡、国力衰竭,朝廷顾不及官窑瓷器的生产,因此官窑瓷器带有帝王年号款的甚少。民窑瓷业规模迅速得以扩大,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瓷器仍保持外销旺势,据T·澳尔克编著的《瓷器与荷兰东印度公司》记载,1602年至1682年明末清初的80年间,仅荷兰人贩运中国瓷器达1600万件以上,在口本、欧洲各国、美国等收藏品中较多该时期的青花瓷。出口的瓷器,有官窑产...
艺术风格及特征分析 天启、崇祯时期青花瓷器风格为之一新,其纹饰受当时绘画、木版画等影响,山水题材较多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装饰题材多样,完全突破了以往官窑器物图案规格化的束缚,各种动物如虎、牛、猫、虾、鹦鹉等均可入画,有些山水、花鸟画题材的青花瓷器,是专为销往日本等国而特制的。该时期的青花呈色不如嘉靖万历时期那么鲜艳,较多的是蓝中泛灰、色泽较淡的风格,从色质到纹样都给人一种全新的感受。 ...
釉里红是以铜红釉在胎上绘画,施透明釉后,在高温下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它在工艺流程上和青花瓷几乎完全相同,区别仅在于釉里红用铜作呈色剂,青花用钴作呈色剂。从装饰方法和绘画纹样看,釉里红和青花也几乎完全相同,可以说两者是共生的。 元代中后期,在青花瓷渐渐成熟的同时,釉里红工艺也有了进步,已能烧出纯正的红色。由于釉里红对烧制温度和窑中气氛要求严格,大多数元代釉里红偏黑灰,红艳欲滴者很少,这样就限制...
定陵出土嘉靖青花龙缸 明代的龙缸是景德镇御厂制作的一种专供宫廷使用的官窑大缸,一般在器身使用青花绘画龙纹装饰而得名。与其他青花瓷制品相比,该类器物器型较大,因此也有“大龙缸”之称。 明代官窑青花龙缸在民间收藏中也曾现身,如《北京日报》2005年2月7日刊登李琨《留得荷香述风尘》一文,介绍北京藏友赵先生收藏的景德镇瓷器万历青花荷花龙缸。赵先生的父亲,年轻时在琉璃厂振云阁当学徒,后来和古玩...
1月21日,记者从安徽阜南县有关部门获悉,经过3年的考古发掘,该县台家寺遗址被证明是商代淮河流域青铜文明的中心。这是近30年来安徽考古工作取得的重大成果之一。 据台家寺遗址考古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台家寺遗址位于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朱寨镇三河村白庄自然村,是商代早中期淮河流域的高等级聚落。流经该遗址的润河河道内曾出土两批商代青铜器,其中1957年出土的青铜龙虎尊(现藏国家博物馆)和饕餮纹尊(现藏安...
何谓“中国文明”?中国文明是如何起源的?中国考古学从一开始,就与探索其自身文明源流的“寻根问祖”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是将探索中国文明的起源——“中国”诞生史作为主要目的和任务的。从考古学的角度,我们如何看待中国有5000年文明史的提法? 探寻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20世纪初叶,王国维成功释读了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证明《史记·殷本纪》所载商王世系表基本可靠,殷墟时期商王朝的事迹为信史。王...
明天上午,温州博物馆历史馆将在“闭关修炼”一年多后重新试开馆。那么,新馆有着哪些变化,将如何更好地展示温州历史,会带给市民怎样的观史体验?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温州博物馆历史馆,现场数十名工作人员正忙着布展。尽管展品还未完全摆出来,但花了20分钟在展馆里走上一圈,记者还是被源远流长的瓯越文化所震撼。 展馆展示内容按照通史纵线,划分为“瓯居海中”、“一郡之巨会”、“一片繁华海上头”...
一念三千茶奉献祈福大法会 2016年11月29日(农历冬月初一)上午十时,云南昆明圆通禅寺上空白鹭盘旋、众美毕集。一场庄严盛大的“一念三千茶奉献祈福大法会”暨“品味布朗”茶供佛仪式在此拉开帷幕。 法事茶事 共襄盛会 已有1200多年建寺历史的圆通寺位于昆明市区内的圆通街,是昆明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这里闹中取静、螺峰拥翠、钟灵毓秀、别有洞天,成就了一处集园林、美景和宗教寺庙...
黄百鸣(天马影视文化控股有限公司主席)与赵亮(相府壹品泽州铁器创始人)合影 知名武术指导“八爷”袁和平对相府壹品创始人赵亮先生表达了对“一叶问茶”的喜爱 张晋与赵亮先生交流“武术与铁壶” 2017年1月11日,天马影业在香港君悦酒店举行盛大周年晚宴,主席黄百鸣与张晋、朱茵、任达华、郑嘉颖、袁和平等明星悉数亮相。宴会中一款“铁壶”却分外抢眼,刷爆了媒体和明星的朋友圈...
1月18日,中国台湾收藏家王水衷先生文物藏品捐赠仪式在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崇明学宫学海堂举行。 由王水衷收藏并捐赠的文物包括民国时期的印章4枚及铁皮印盒1只。4枚印章分别为:“崇明县政府印”篆文黄铜印章,重952克,章面6.5×6.5厘米,正方形,厚1.8厘米,背面右侧阴刻“崇明县政府印”,左侧阴刻“印铸局造”,印柄圆柱形,长8.6厘米,直径2.3厘米;“崇明县政府”木质印章,朱文楷书,竖...
2017年1月18日,上海崇明博物馆接受了4枚民国时期的印章以及一只铁皮印盒的捐赠。这些文物原系台湾地区收藏家王水衷先生收藏,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辗转漂泊,重回崇明,入藏崇明博物馆,弥补了基本陈列“崇明岛史与古船”相关部分展品的缺失,而且为崇明现代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材料。 4枚民国时期的印章以及一只铁皮印盒 2017年1月18日,上海崇明博物馆入藏4枚民国时期的印章以及...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