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沈阳故宫戏台建筑群经1年修缮复原后,日前对游人重新开放。 沈阳故宫戏台建筑群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至四十八年(公元1781年至1783年)。嘉庆、道光皇帝先后三次东巡时,都在此赐宴赏戏,与大臣后妃们同乐。 沈阳故宫戏台建筑群极具满族文化特色,四合院形式的建筑布局、别致的建筑形式,显现出浓郁的关外宫殿特有风格。 修缮复原后的戏台不但重新挂上了楹联,还在东西游廊选挂了16幅有关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
历经6年多时间,位于河北省高碑店市的开善寺修缮保护主体工程近日完工,并通过国家文物局验收。 开善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我国仅存的八大辽代木结构建筑之一。开善寺俗称“大佛寺”,保留着鲜明的辽代建筑风格,是研究辽代建筑的珍贵实例。其中大雄宝殿面阔五间25.8米,进深三间14.5米,高12.08米,室内仅用四柱支撑,其构思之精妙令人称奇。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01年,...
新鸿基地产郭氏基金(郭氏基金)致力推广中国文化,保护内地文化遗产不遗余力。该基金于2004至2007年捐赠合共2,700万人民币予北京饶富历史及宗教意义的著名藏传佛教寺院—“西黄寺”进行重大修缮工程。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郭氏基金与中央统战部于10月27日在北京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西黄寺”修缮捐款仪式。仪式前,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刘延东亲切...
日前,平阳县凤巢乡人民迎来期盼已久的大喜事,由乡里集资、政府补助修缮的谢侠逊故居已完成一期(故居主体)工程。据悉,谢侠逊故居修好后,将列为该县爱国教育基地,以进一步弘扬棋王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 棋王谢侠逊1888年出生于凤巢乡硐桥头村,6岁从父学棋,13岁崭露头角, 40岁被誉为“中国棋王”,曾被周恩来赞为爱国象棋家。著有《象棋谱大全》、《象棋指要》等书籍。 谢侠逊故...
宝胜寺双塔营建于北宋乾德三年(公元965),系楼阁式砖塔,以“年代久远、外形古朴”而闻名,在平阳乃至浙江地区也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古塔,1963年被列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作为优秀文化遗产的双塔,历经风雨侵蚀、人为破坏,其整体结构不同程度地受损,周边环境杂乱不堪,保存现状不容乐观。2005年,国家重点项目工程温福铁路平阳...
苏步青故居始建于晚清,为祖辈遗留下来的单层木构古建筑。坐东北朝西南,面阔5开间,40年代其兄步皋在东首续建两间,尽间为凉亭。四面围墙,门台偏西,前庭广阔,后院深幽,具有典型的浙南民居风格,1996年被列为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去年,随着平阳文化之旅的推出与兴起,作为平阳名人踪迹游重要组成部分的苏步青故居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该故居年久失修,部分梁架、柱子、椽、檩、隔板等朽烂、霉变,屋面...
10月30日,位于弥陀巷42号的罗聘居开始动工修缮。根据修缮方案,故居的西侧房屋将整体提高,与东侧书房同一高度;对已经变形东侧围墙,将进行局部拆迁改造,恢复原来的八角门。罗聘故居是“扬州八怪”在扬州的仅存的一处居所,此次修缮将围绕“精致、雅逸”主题,将在故居内增加罗聘书画作品的碑刻和浮雕。工程将在年度完工,明年4&S226;18前对外开放。
灵星门梅花鹿浮雕纹路正在大面积剥落 全国唯一一个太监博物馆将进行全面升级,计划明年7月重新向公众开放。昨天,石景山田义墓管理处负责人庞献辉向记者透露,全国建制最高、保存最好的宦官墓园正在进行多项修缮工作,未来还将公开展示北京地区首次发现的神秘干尸。 全国唯一的宦官博物馆 庞献辉告诉记者,田义是明万历年间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其陵墓是全国唯一修建神道并放置华表、石人等大型石刻且保存完好的太监墓。目...
吴江黎里黎花街32号是有100多年历史的木结构老房子,今年春季,屋顶局部坍塌,楼板、梁柱大部分腐烂。 这座房子是直管公房,也是市文物控制单位中共淞沪地委吴江秘密联络点。因为房屋损坏比较严重,17个开间有3个处于空关状态,还有四家住着4户人家。5月份,市房地产管理处按市文物部门的指导开始对这处公房进行维修。到8月底,前后历时4个月时间,花费近13万元终于将这座老房子修缮完毕。 与这座老房子同时进...
在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嘉定区人民政府和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由嘉定区政府和安亭镇政府调拨专款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六泉桥进行了抢修工作。在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的良好基础上,修缮工程于8月18日至9月28日顺利完工。日前,区级文保单位六泉桥修缮工程竣工并通过了验收。 10月10日上午,市、区两级文管委、同济大学设计学院、安亭镇人民政府等单位均派员参加了现场验收会。六泉桥由于年久失修...
据海南特区报报道,12日上午,记者来到了海口市琼山区文庄路中段的鼓楼大街,在这条狭长的巷子里找到了已经残破不堪的鼓楼。 从远处望去,鼓楼的一半已经被丛生的树木和蔓延的爬藤所遮盖。周围的居民住宅已经紧紧和它贴在了一起,无半点缝隙。沿着左边那条似路非路的台阶往楼上走,看到的只有断壁残崖、杂草丛生和满地的垃圾。楼上只有一个类似厅堂的土木结构建筑物,以及一小块空地,这就是目前见到的府城鼓楼。 丛生的树...
“南洲讲学开新派,万木森森一草堂”,被视为戊戌变法策源地的万木草堂近期将作为越秀区博物馆的一部分向市民开放。笔者昨日从城建部门获悉,万木草堂修缮工程已全面竣工,并配套建了两个小广场和专营古董字画的万木草堂复建商场。同时,由广州市政府组织的中山三路、中山四路的复建工作正在逐步实施,具有岭南特色的骑楼也在恢复中,千年广州的历史文化品位和价值将在一系列的旧城改造中逐步“...
9月20日,安徽省马鞍山市太白楼维修工程瓦顶修缮设计方案评审会在采石风景区管理处召开。省文物局、省建设厅、省考古所、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及马鞍山市文化、文物、建设、采石风景区管理处等部门专家、领导参加了会议。 太白楼位于马鞍山市采石矶风景区内,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始建于唐元和年间,经历代损毁复建,其格局位置未产生大的改变,现存建筑木质构架基本为清代遗物,但由于历经多次修葺,其外貌形制已发...
最近,镇海区对区级文保单位镇海鼓楼实施抢救性修缮“美容”保护工程,以崭新的面貌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58周年和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的到来。 镇海鼓楼又名镇海楼。是镇海目前保存较完整的一幢标志性的古建筑。该楼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重建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为双层檐,五架抬梁式砖木结构,在1987年进行落架大修。但是,因长期受大自然破坏,该楼的戗背开裂脱落,...
日前,由平阳县文物部门与城南办事处、平塔村共同签订协议,征用以文明塔为中心的方圆四亩土地,正式拉开修缮文明塔的序幕。 文明塔于光绪四年兴建,十年(1884年)三月落成,为当时振兴文风的标志建筑。该塔结构严谨,造型简朴大方,是浙南地区清代仿木结构砖塔的典型代表,2005年被列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平阳县城标志性古建筑,文明塔自1986年被列入县级文保单位以来,至今未作维修,保护现状不容...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