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今年6月9日是我国的第七个 “文化遗产日”。围绕 “文化遗产与文化繁荣” 这一主题,浙江省博物馆以“用真心保护,用行动传承”为宣传口号,在孤山馆区启动了“小学生走进文化遗产日——我是文化遗产小使者”主题活动,以此推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和知识的普及。 仪式上,浙江省博物馆雍泰岳副馆长宣布活动正式开幕。来自翠苑一小翠苑校区二(3)班小蘑菇中队及学军小军紫金港校区二(1)班向日葵小队等50名小学生被授予...
6月9日,杭州市文化遗产日主场活动在吴山脚下拉开序幕,各大博物馆展示风采,重头戏则是杭城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博物馆——杭州博物馆正式向公众亮相,为杭州的文化繁荣添上浓墨重彩的华章。 出席开馆仪式的嘉宾有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建庭,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陈官忠,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局长、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主任刘颖,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副局长、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副主任孙喆,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副局长、...
经过三个多月的紧张工作,6月3日,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顺利完成余政挂出(2010)05、06号地块的考古勘探与发掘,共发掘墓葬40座,其中汉墓6座,东晋南朝墓34座。出土各类文物80件(组)。 墓葬均为砖室墓,顺山势排列,分布较为有序。汉墓散布于山体中,平面呈长方形,墓砖上模印几何纹,随葬品有陶壶、灶、罍、罐及铜钱等。东晋南朝墓均为砖券单室墓,以中小型为主,墓葬大多被盗扰,随葬品有青瓷盘口壶、碗...
文化繁荣离不开文化遗产的丰富滋养,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离不开文化繁荣的强劲支持。今年的6月9日是我国第七个“文化遗产日”,主题是“文化遗产与文化繁荣”。为了大力宣传浙江省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积极助推湖州市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工作,6月5日上午,2012年浙江省“文化遗产日”活动暨湖州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新闻发布会在湖州市行政会议中心举行。 会上,浙江省文化厅副巡视员陶月彪代表省文物局通报了2012...
为配合长兴城市开发建设,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长兴县博物馆,联合对长兴五峰村夏家庙的土墩遗存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从2011年4月至今,共发掘土墩10座,面积约8000平方米,清理两周、汉六朝时期、明清时期的墓葬86座,出土随葬器物500多件。 本次已发掘的10座土墩除1座位于平地上,其余都分布在一个呈“山”字形的岗地上。单个土墩的体量差别较大,大的往往呈长条形,长径在40~50多米,短径在30...
为了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博物馆,赋予古老陶瓷文化新鲜活力,2012年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面向社区启动了“陶瓷微动力”文化之旅系列活动。该系列活动围绕本馆的资源优势——陶瓷文化主题,借助微博这个互动平台,结合当下流行的“微图”、“微文”的形式展开,吸引了不少粉丝的关注。 五月,官博联合净寺社区和玉皇山社区先后组织了两场文化之旅,得到了40余户家庭的响应。官博提供的这道陶瓷文化大餐包括参观博物馆,听文化讲...
6月4日,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吴志强一行赴丽水对金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涉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厦河塔保护问题进行了现场勘察。 金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将以桥梁和隧道的形式穿过丽水城东的厦河塔所在山体“佛头岩”,距厦河塔塔身最近水平距离体仅约90米左右,在厦河塔建设控制地带内。 专家组在了解工程情况后,要求建设单位尽快请专业结构工程技术单位,在测试的前提下拿出保护方案,尽快论证报批。在今后的施工中,要根据厦...
“浙大简”遭质疑整理者称不必回应 《光明日报》刊文质疑浙大所藏楚简真实性文史爱好者称“不是楚简是晋简” 《浙江大学藏战国楚简》一书主编曹锦炎称,质疑者举出的例子却都是细枝末节、模棱两可的,对于这种本身都站不住脚的质疑,没办法做回应。 早报记者 韩少华 一篇署名为“邢文”的文章《浙大藏简辨伪》分上、下两部分先后于5月28日与昨日发表于《光明日报》,直指浙江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收藏的楚...
5月31日,浙江省文物局在杭州召开《浙江馆藏文物大典》编委会议,20余名编委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省文化厅副巡视员、省文物局副局长陈官忠主持,省文化厅巡视员鲍贤伦到会作重要讲话。 鲍贤伦首先回顾了编写《大典》的缘起,并从整个社会发展的视野高度,给《大典》作了定位,希望本书能起到兼顾宣传社会和工作资料的功能;同时,提出《大典》要编成一部有新意、有品质的书;他寄望各编委能充分发挥各自专业特长,为本书的编...
根据国家文物局的要求,为提高大运河保护与申遗通讯员的业务水平,推进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宣传工作再上新台阶,5月27日至29日,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宣传工作表彰会暨通讯员培训班在绍兴举行。本次表彰会一共奖励了来自大运河沿线35个城市中的10位2011年度优秀通讯员,奖项分为一、二、三等奖。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吴志强、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副主任姜师立、绍兴市文物管理局副局长、绍兴市大运河申遗办副主任葛波儿、绍兴市文...
浙东运河流经西兴镇一段又称官河,是浙东运河之头所在。运河及其周边史迹丰富,体现出浓厚的运河文化特色,是大运河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和省、市关于大运河申遗工作的部署,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积极与滨江区建设局协调与合作,了解永兴闸等遗产点的现状及其保护整治方案,制定相应调查勘探计划。今年3月底至5月中旬,该所圆满完成了对浙东运河之头的永兴闸、西兴驿和大城隍庙遗址的调查和勘探。期间,国家文物局、...
萧山湘湖边,群山连绵。去年起,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就在这片山里,研究一片土墩墓群。去年,挖掘了31座土墩,今年又挖出了6座,里面共有8个墓、4个器物群和1个窑址,以及176件文物。 其中柴岭山是群山里海拔最高的,有220多米。它北面挨着滨江区,西北正对着湘湖和著名的跨湖桥遗址。就在柴岭山顶,考古人员挖出了一个石室土墩墓,是目前为止浙江省最大的石室墓。 昨天,我跟着考古所的工作人员,一起去现...
这就是发现的杭州最大规模石室土墩墓 萧山湘湖边,群山连绵。去年起,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就在这片山里,研究一片土墩墓群。去年,挖掘了31座土墩,今年又挖出了6座,里面共有8个墓、4个器物群和1个窑址,以及176件文物。 其中柴岭山是群山里海拔最高的,有220多米。它北面挨着滨江区,西北正对着湘湖和著名的跨湖桥遗址。就在柴岭山顶,考古人员挖出了一个石室土墩墓,是目前为止浙江省最大的石室墓。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