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白少波 自2006年起,由西藏色拉寺、大昭寺共同出资组建的“色昭佛教古籍经典收集整理印经室”至今已经收集古籍3000余部,出版古籍经典328部。 “色昭佛教古籍经典收集整理印经室”位于色拉寺的一座小院内,“色昭”是色拉寺、大昭寺两座寺庙的简称。色拉寺的僧人次仁是该机构的负责人。 据次仁介绍,2006年,色拉寺、大昭寺共同出资300万元人民币组建“色昭佛教古籍经典收集整理印经室”,成员既...
中国近代四大学术发现之一“敦煌遗书”的整理又取得重大成果:在日前举行的“敦煌遗书整理成果展示会”,由上海师范大学与英国国家图书馆共同编撰、列入“十二五”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及国家重点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项目的《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以及“《敦煌遗书库》数据库”首次亮相。 敦煌遗书指在敦煌地区出土的,以莫高窟第17窟所藏遗书为主体的古代遗书。全世界汉文和非汉文敦煌遗书总数量在7万号以上,其中汉文遗书...
我国的山水画渊源流长,距今大约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但今天能见到的最早的山水画,大概应为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此画描绘山水远近之势,有咫尺千里之感。 历经唐、宋、元、明、清以至近代,中国山水画放射着时代的艺术光芒,代表着东方艺术的独具特色与个性。历代的山水画家创作了极为丰富的山水画作品和理论,不仅丰富了世界艺术宝库,而且也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丰富资料。 当今时代要求我们创作出优秀的山水画作...
黄宾虹作品黄宾虹是近现代中国传统书画大家,他生活在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革的历史时期,1895年的甲午战败给封建末世传统文人的文化自尊心以极大的刺激,这期间黄宾虹放弃举业,接受维新思潮影响,继而投身到实际的救亡图存活动中。1905年黄宾虹参加了“安徽工商勇进党”,1906年与同仁秘密组织反清团体“黄社”,以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非君&rdq...
一套40册的“中国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历史文献丛书”(以下简称丛书)近日由王挺之、李勇先、范国强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这也是对中国2010年前已成功申报的40处世界遗产地相关历史文献首次进行全面、系统的汇集整理、编纂出版。丛书出版之际,多位学者提议加大对破坏历史文物、自然遗产的惩处力度。 首次整理本国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丛书”收录的文献,主要包括遗产所在地的地方志、历代有关该遗产的专门...
9月6日,国家“十一五”文物保护规划项目、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整理基地举行落成仪式。副市长王玲,国家文物局、省文化厅相关领导出席仪式。 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于2001年5月,在10年的时间里,为推进沈阳市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研究、保护、建设、利用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新网北京9月3日电 (记者 应妮)《中国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历史文献丛书》首发式3日在此间举行。 丛书一套共40册,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推出。收录的文献主要包括遗产所在地的地方志、历代有关该遗产的专门记载,包括专志、游记、图集、宫观寺庙志、人物志、诗文集等等,并按照一定的体例进行编纂。丛书所收历史文献下限至民国初年,影印出版。 丛书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景观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四大类,...
本报兰州讯(记者吕宝林)8月16日,甘肃省古籍文献整理编译学术成果展示暨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兰州举行。 展示交流会由省社科联、省古籍文献整理编译中心联合主办,集中展示了省古籍文献整理编译中心20年来在古籍文献整理编译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成立于1991年的省古籍文献整理编译中心是一所专业从事古籍文献整理编译工作的研究机构,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祖国优秀文化遗产,已先后整理出版《中国西南文献...
历时5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进入了收官之际,雅安市文物普查工作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广大文物工作者克服时间紧、任务重、人员少、经费紧缺等诸多困难,迄至2011年5月18日,文物普查数据整理汇总工作全面完成,并通过省局验收。 雅安是文物大市,文物遗存十分丰富,文物点多面广,类别齐全,自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以来,全市共登录不可移动文物点5409处。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施方案》相关规范和标准...
中新社吐鲁番5月23日电 (张强)记者从23日在此间举行的“丝路遗产-吐峪沟大遗址保护筹划会”上获悉,考古人员在对新疆吐鲁番吐峪沟石窟寺考古发掘中,发现大量文书、陶器、木器、壁画等珍贵文物。 此次会议上,来自中国国家文物局、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以及新疆文物保护部门的专家学者,研究探讨了吐峪沟石窟寺的考古发掘与保护。 吐峪沟石窟寺位于吐鲁番市吐峪沟峡...
5月24日,整理出来的部分简牍,上面的文字清晰可见。今天(25日)上午,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及湖南大学岳麓书院4家单位,在长沙联合签署了合作整理研究长沙五一广场出土的东汉简牍的相关协议,标志着近万枚长沙东汉简牍整理研究工作正式启动。2010年6月22日,长沙市在地铁2号线“五一广场”站施工时,于地表下6米处发现一口埋藏有大...
新华网北京4月20日电(记者 谢樱 白林)中国著名建筑学家、中国近代建筑教育的奠基者梁思成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研讨会20日下午在清华大学大礼堂举行。83岁高龄的梁思成遗孀林洙整理梁思成生前手稿出版的著作《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在纪念大会上首发。 “梁思成是一位具有双重文化修养的学者,他坚信民族文化的发展壮大一定要借鉴吸收外来文化的优良传统。我认为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他能把中国建筑的精华介...
四月一号上午,青海省博物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藏文古籍整理合作项目”在省博物馆启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图书资料馆馆长安才旦等出席了启动仪式。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世居在这里的藏族等少数民族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民族和宗教文化。其中传承下来的藏经等藏文古籍文献不仅记载了佛教经典,而且记录了藏族世代相传的天文、历法、医药等各科知识成果,是藏民族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进一步规范常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档案整理工作,提高文物普查档案管理水平,有效保护和利用普查档案。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建档备案工作方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调查资料档案管理规定》等相关文件要求,市普查办于1—3月对市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档案进行了整理归档,目前已基本完成整理工作。 在普查档案管理过程中,所需的设备购置和经费维护得到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保障了普查档案整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市普查...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正在掀起。其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对古籍的保护工作方兴未艾。 2007年,国家正式启动“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决定对全国古籍及其保护情况进行全面的普查、建立珍贵古籍名录、加强古籍书库标准化建设、加强古籍修复、培养高水平古籍工作人才,使我国的古籍得到全面保护。笔者常年从事佛教文献的整理与研究,亦曾经在国家图书馆从事善本工作,参与“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深...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