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数字天中”项目启动 论坛现场 8月27日,2015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国际论坛在登封市举办,来自8个国家的7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论坛。 本届论坛以“重新发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纪念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5周年”为主题,与会专家在围绕“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价值与保护,世界遗产应有的作用与价值,文物保护的数字化技术应用与传播等进行了演讲和探讨。 ...
日程上列举了大会期间11个参观山东省、济南市博物馆的安排,但与会历史学家们却很少亲自前往参观,难道是展览不够吸引人?原来许多学者选择了在大会会场和房间通过互联网访问山东数字化博物馆。 正在山东济南举行的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将《历史学的数字化转向》设定为本届大会的四个会议主题之一。各国历史学家在该主题会议上指出,用数字化信息技术记录和传承历史,将成为今后的历史学的发展趋势。专家们对山东政府和...
山水树木层峦叠嶂、亭台楼阁气宇轩昂、书法飘逸隽永……正在上海举行的《圆明园四十景》原件再造特展,让人们得以一窥圆明园当年作为皇家御苑的梦幻胜景。高科技的原件再造,开启了中国海外流失文物“数字化回归”新路。 1860年,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烧毁,世人再无缘目睹其盛世风采。所幸,当年由清朝宫廷画师创作的《圆明园四十景》在战争中得以保存,1862年被法国国家图书馆收藏。 2014年,...
“2015敦煌论坛:大数据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和世界文化遗产保存与使用”国际学术会议24日在敦煌莫高窟开幕。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希腊等国家的200余位专家学者,探讨了如何利用数字化手段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相关问题。 此次论坛由敦煌研究院、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图书与信息学院、伯克利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哈佛大学建筑与艺术史系和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数字敦煌的现在...
“在当前互联网+的时代,要将文化资源建设的内容与老百姓的文化需求相对接,提高‘用户意识’,运用‘用户思维’,从老百姓的文化需求出发,提供更多差别化、有特色、有针对性的文化资源。”8月12日,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在京调研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时指出,在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背景下,中心要充分发挥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主阵地的作用,在公共文化数字平台建设、数字资源产品优化、新媒体网络传播、边疆数字文...
日前,来自加拿大的“奔向未来——儿童数字化游乐空间展”在河北博物院开展。在这里,孩子们可以亲身体验、亲手触摸,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启发创造力,尽情释放他们独特的想象。 据多伦多国际电影节首席财务官道格拉斯·埃里森介绍,这是儿童数字化游乐空间展首次在中国展出。展览是由13组以学习为中心的互动装置组成,包括游戏、移动应用软件和实际动手制作活动。他说,展览的所有展品都可触碰,儿童可以亲身体验、亲手...
2015年8月3日,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社科联主办、甘肃省古籍文献整理编译中心承办的首届全国金石文献数字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金石总录》一期成果评介会在甘肃国际会议中心召开,8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中国金石总录》(以下简称《金石录》)是首次对全国地下出土和地上遗存金石文献进行全面调查、系统整理、全拓全文数字化的一项创新性基础资源整合工程。《金石录》对于历史学、文字学、考古学、古文献学、...
在大漠石窟中存在了近15个世纪的佛像,业已饱受自然力量的侵蚀。它们是否能够保持当下的姿态,继续在历史长河中前行,使将来的人类仍然能与今天的我们一样,追思先民创造的灿烂文明? 浙江大学科技考古专家们的回答是:在二进制的世界中,文物可以获得永生。 7月下旬,记者随浙大文化遗产研究院和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团队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前往开凿于公元5至7世纪的须弥山石窟,探访数字化考古调查工作现场。 ...
镇江市图书馆内一张清朝光绪年间《丹徒县志》的数码照片,放大到120%时清晰度仍和肉眼看纸质书时几乎一致。“翻拍”古籍,是该馆不久前开启的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大规模馆藏古籍数字化识别工作的第一步。 坐拥清朝文宗阁和民国时期江苏省立图书馆两大丰富藏书资源的镇江,为什么要启动馆藏古籍的数字化识别呢?镇江市图书馆文献开发部主任彭义说,启动馆藏古籍数字化主要有两大目标:第一,方便读者查阅资料;第二,使古籍通...
在四川,蓬溪宝梵寺壁画、广元觉苑寺壁画、新津观音寺壁画和平武报恩寺壁画,都以其色彩的妍丽、吴带当风的画风,让人叹为观止。然而,历经数百年后,这些珍贵的古代壁画遭遇了开裂、烟熏、起壳等病害。去年10月起,作为国家文物局“彩塑和壁画数字化勘察测绘项目”的试点工程,这4处壁画借助高科技开始了由内而外的全身“体检”。近日,宝梵寺壁画的一份“体检报告”终于出炉:不仅有14种病害名称,报告还详细介绍了病因以及...
近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遂宁蓬溪县宝梵寺明代壁画结束了为期半年的数字化勘察测绘。这处有500多年历史的壁画,在X射线衍射、三维扫描等技术帮助下做了由内而外的全身“体检”,找出了14种病害,为后期保护和修复提供了精确处理意见。国家文物局去年在全国启动了彩塑和壁画数字化勘察测绘项目,四川除宝梵寺壁画之外,还有新津观音寺、平武报恩寺和广元觉苑寺三处壁画入选试点。 据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文物保护近...
7月12日,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发掘数字化记录与管理系统规范”项目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召开了以“数字化与田野考古的未来”为主题的课题启动会。该项目的实施旨在以《田野考古工作规程》为基础制订国家层面的田野考古数字化标准与规范,为国家文物局对田野考古发掘项目的监管提供相关数字化技术标准和支持。 来自北京、山东、陕西、甘肃、河南、湖北、湖南、江西、上海、浙江、广东的文物主管部门、高校、科研院所...
信息化时代,一如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所说,“计算不再与计算机有关,它将决定我们的生存”。在这场新技术革命中,具有悠久历史的书法艺术经受着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冲击与考验。有观点认为,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笔墨纸砚这种古老的书写方式没有存在的价值,书法应该退出历史舞台。这不禁让人联想到阿瑟·丹托有关“艺术终结论”的论断,难道数字化之于书法的意义就是要宣告它的终结? 数字化:向书法的实用性说再见 ...
29日下午,济南市政协“弘扬齐鲁优秀历史文化”双月协商座谈会召开。市政协委员、山东世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振华认为,应利用数字化技术保护和传承泉城文化遗产。他表示,山东数字化博物馆规划建设方案论证和数字化博物馆标准体系研究等项目已经启动,济南也应启动数字化博物馆的建设工作。 今年6月,王振华和部分政协委员对济南历史古迹保护利用开发情况进行了系列考察。在王振华看来,科技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信息系统工程》2015年03期 【摘要】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介进入到了博物馆领域,如何利用这些新兴媒介提升博物馆的公共服务能力,是博物馆从业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数字化;博物馆;公共服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