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两年前的专业课上,人文学院“上海民营博物馆成熟运营模式探索——以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及上海八音盒珍 品陈列馆为例初识民营博物馆”实践团队的同学初识民营博物馆,在参与对上海多家民营博物馆运营状况的调研后,确实发现上海民营博物馆的生存状况并不理想。由于准入制度不完善、扶持政策不健全、管理运行不规范等问题,上海,乃至全国的民营博物馆都普遍面临资金链断裂导致收支不平衡、经营难以维系的生存压力。 在前...
古陶瓷的研究方法 郭学雷 深圳博物馆 副馆长 研究员 中国古陶瓷研究经历三个阶段。民国之前,主要是明清文人鉴赏时的品评。民国时期的窑址考察,主要是以陈万里先生为代表的,这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新中国成立后窑址的系统的调查,科学发掘。研究由单一的古玩鉴赏,单一的文物考古手段已经扩大到了各个相关领域。而且古陶瓷研究已经开始向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发展,呈现出各学科交叉渗透的局面。 目...
陶瓷装饰与器物的用途、造型和社会审美取向,有着密切而又不可分割的联系。装饰是对陶瓷器进行艺术加工的重要手段。它对提高器物的外观质量、丰富文化生活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陶瓷装饰方法很多,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釉下装饰,另一类是釉上装饰。这里有传统工艺,也有近现代工艺。学习鉴定就要了解其发展和演变历史及其艺术特点与风格。 釉下彩是以各种高温颜料,在泥坯或素烧坯上绘画纹样,再施以透明釉、入窑经高...
清初顺治(1644—1661)朝时间不长,但却是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为后来康熙时期的巅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顺治青花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器型较少,主要有炉、觚、瓶、大小盘、碗、罐等。胎体总的来说较粗糙,大器如炉、大盘、觚等胎体厚重,小器如小盘、碗等胎体则较轻薄。但也有个别器物胎质细腻、致密的,可见糯米状。底釉多白中闪青,有的还略显泛灰,釉层稀薄。青花料应是浙料和石子青两种并用,致使发色有的青翠...
钧窑在河南省禹县,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钧瓷著称于世,传世不多,评价甚高,民间历来有“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说法。它属北方青瓷系统。创始于唐,兴盛于北宋晚期,其黄金时代大约在北宋末年宋徽宗时期(即1101~1125年),以后历代都有仿造。它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 钧窑瓷特点 钧窑瓷由于釉色的相互交融而产生的无数颜色不一、形状各异的窑变,是构成其区别于其他青瓷的一大...
“世界白瓷看中国,中国白瓷看德化”。德化古瓷窑是我国南方历史悠久、工艺独特的名窑之一。德化窑瓷质地洁白坚硬、工艺精良、造型雅致、色泽莹润,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是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艺术的精华,特别是明清白瓷,在世界陶瓷发展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1、始烧年代 中国的白瓷,首先起源于北方地区,至唐代即有南青北白之说。宋代以定窑为代表的白瓷,在色调上白中微闪黄,釉面细薄润...
佛教的未来在今天(图片来源:资料图) 有了佛教自身超越时空的基本特质,佛教的发展问题,事实上就是佛教如何更好地“应”当今社会的“机”,如何更好地发挥自己内在生命力的问题。 当代社会全球化、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存环境与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但这种变化并没有消解佛教的生存基础;相反,仔细分析当今社会的特点,我们注意到,佛陀建立的教法与当代社会现实之间,有着更为明显的...
清代顺治朝历时十八年,社会动荡,百废待兴,政局尚未完全安定下来,御窑厂不可能全面恢复大规模生产,所以景德镇瓷业一度萧条,产量很少。官窑生产时停时产,所以官窑瓷器并不多见,而民窑则开始全面恢复大规模生产。此间,御窑厂施行“官搭民烧”制度。“官搭民烧”不仅为陶瓷生产闯出了新路子,同时也为后期康熙瓷器的繁荣与蓬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清顺治(公元1644—1661年,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年号)...
龙泉青瓷的历史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五代到北宋早期、北宋后期到南宋、元明。 1、五代到北宋早期 三国两晋时期,当地的老百姓利用本土优越的自然条件,吸取越窑和瓯窑的制瓷技术与经验,开始烧制青瓷。这一时期的青瓷作品制作粗糙,窑业规模也不大。但是,到五代和北宋,吴越国的统治者为了俯首称臣,每年向中原君主供上不计其数的“秘色瓷”,以示修好。如此庞大的生产数量致使越州窑场无力承担,于是在这样...
青白瓷,它有着“冰肌玉骨”之誉的仪态,完成了我国制瓷技术发展过程中由半透明釉发展到半透明胎的第三次飞跃; 青白瓷,在我国陶瓷史上独树一帜,影响大半个中国,生产时间长达几百年;青白瓷,它弥补了南方的青瓷不能迎合蒙古族的色彩观念、北方的白瓷又触犯了宫廷的传统禁忌的缺憾,曾成为皇室用瓷的最佳选择; 【用途宽泛】 涵盖生活用器、赏玩和冥器各类 我国的陶瓷工艺从唐及宋进入真正...
中华民族爱玉敬玉崇玉的历史悠久,从上古先民直至近代,人们对玉均情有独钟。中国在各个时期都遗存有一批极富时代特征及历史研究价值的代表性器物,例如夏朝古陶器、商周青铜器、战汉漆器、隋唐金银器、宋明清瓷器……这些器物虽然在历史长河中各领风骚,却没有一种能像玉器那样经久不衰,长期受到民众如此的宠爱,这是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和地区所无法比拟的。 琢玉史源远流长 琢玉,是指对玉的雕琢。中国有句至...
清康熙年间创制的一种釉下三彩(红、蓝、青三色),又称釉里三彩,其中的红和蓝分别利用了铜红色料和钴料着色,青为用氧化铁着色的豆青。三种颜色相互搭配,使釉下色彩更加丰富。 釉下五彩也是在青花和釉里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07年至1908年,湖南瓷业学堂研制出草青、海碧、艳黑、赭色和玛瑙红等多种釉下颜料。湖南瓷业制造公司的绘画名师和瓷业学堂陶画班的毕业生,经过反复研制,采用自制釉下色料,运用国...
在景德镇的名瓷中有一种叫做“开片”的产品,被称做裂纹釉或者纹片釉陶瓷装饰品种。其产品釉面比较特别,布满许多裂纹,纹路有大有小,有粗有细,有长有短,纵横交织,极不规则却又在规则之中,不知情的人会以为是不小心失手跌碎或者是烧坏了的次品,而这种烧成中的所谓缺陷使形形色色的纹路线条在瓷器的表面形成了一种别有风味的装饰。风韵别致,高雅古朴,被称之为摆脱了矫揉造作,装饰浓艳的一种新形式美,受到人们一致好评。 ...
中国陶瓷从来就不是单纯的实用器,通过各种各样的装饰手段使陶瓷的形式更美、承载更多的文化内涵是历代陶瓷制造者的不懈追求。早期的青瓷之所以以胎装饰为主,并非人们刻意所为,而是因为在釉色上取得突破难度极高,人们不仅要从理论上了解金属成分的呈色原理,还要在实际操作中毫厘不差地拿捏好分寸,稍有差池,便前功尽弃。要烧制出一件令人满意的瓷器,技术和经验固然重要,有时还需要一点运气。 南北朝以前生产的瓷器...
窑一般有以下三层含义,一是指窑炉,即焙烧陶瓷器的重要设施,它的形式和结构直接影响着陶瓷产品的质量;二是指生产陶瓷器的窑口,比如邢窑、龙泉窑、景德镇窑等。三是窑器,即陶瓷器,如哥窑制品、钧窑制品等。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就已经发明了“穴窑”用来烧造陶器。商周时期,又出现了升焰式的圆窑和方窑,但当时的瓷器与陶器同窑烧造,并无专门的瓷窑,像商周时期的原始瓷器与印纹硬陶即是同窑烧制。随着制瓷业的不断发展,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