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王寅春制作茶壶以又快又好而著称。他制壶造型雍容大方,规矩挺括,光润和洽,口盖准缝严密,令人赞叹不已,人称“寅春壶”。王寅春从古人“斫木为模”的成型方法中得到启示,创出了以木模搪胚的方法,提高了工效且使造型更为精确周正。而为了能使作品口盖更为严合,他还请德国专家专门制作了薄型金属片样板,高度精密,当时国内没有设备和技术能达到。新中国成立后,王寅春被政府邀请成为著名的“紫砂七大老艺人”之一。上世纪60...
裴石民1892年出生于宜兴蜀山,原名裴云庆,儿时入私塾时,改名“德铭”,15岁时拜自己的姐夫江祖臣为师,开始学制紫砂壶。江祖臣字案卿,是清末民初的制壶名手,擅长仿制陈鸣远作品,也工筋囊器,并善捏塑、浮雕,所创“狮球”、“狮灯”、“狮座”系列壶存世较多,人称“狮球王”。江案卿制壶严谨,要求严格,德铭初入师门时,受其严教,苦练基础技艺。然而初期尚未完全成年的德铭童心未脱,师傅要求他从仿制“狮球壶”入手...
任淦庭是著名的“紫砂七大老艺人”之一。他在同一器具上能用左右手同时题书作画,可谓宜兴紫砂陶刻历史上的独创绝技之一。他的作品不仅题材多样,也将时代风貌融入其中。上世纪50至60年代,他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紫砂陶刻作品,题材广泛,画面内容包含山水、花鸟、人物等;书法则包括正、草、隶、篆、钟鼎文、甲骨文等各种书体,刀法精妙且丰富,充分展现了他的艺术功力和造诣。 任淦庭一生对紫砂行业最大的贡献是他为新中国紫...
紫砂香炉,又称香熏炉,顾名思义为熏香用器。创制于西汉早期,质地分金属和陶制品两种。造型以盖部镂空的博山形、豆形熏炉为主。瓷制熏炉出现于东汉,由于道教盛行,恰逢佛教也传入中国,熏炉逐渐向敬神礼佛之器演变。旧时的熏炉,在器型设计上更为新颖,制作精巧玲珑。烟不仅可从器盖、炉体的镂孔飘出,而且还可以从装饰在炉体上的禽兽口中冒出,烟云袅袅动人。明清时期,景德镇窑生产的熏炉有青花、五彩、粉彩等品种。 紫砂香...
晨报记者 徐颖 报道 故宫博物院将打破只收藏古代文物的惯例,收藏一批当代紫砂作品,这是中国十大紫砂茗壶展评活动中传出的消息,到2013年,连续十年获奖的100把十大茗壶将与故宫所藏紫砂文物对展,入藏故宫博物院。 中国十大紫砂茗壶展评由中国博物馆协会和《中国收藏》杂志联合主办。故宫博物院陈丽华副院长表示,虽然故宫原则上不收藏当代作品,但收藏是有序的,不能断代,所以能客观反映新中国历史、文化等发展“...
吕颂宪 新年伊始,听见许四海壶艺博物馆即将开张,本人专程前去百佛园拜访。正巧遇上许先生最新创作完成了一款“笠照”紫砂壶,于是,我第一个鉴赏了新作。 笠照壶乍一看来,并不夺目耀眼。但仔细琢磨颇感气息生动,灵巧别样。提在手上,活灵活现。其壶表面细砂颗粒均匀,手感润而不滑,造型简洁,线条纯朴。更绝的是其壶如斗笠,一圈圈的笠边,棱角挺拔且细腻,每根棱角过渡自然。把壶放在茶几上退而视之,笠盖如塔尖稳稳照...
汪寅仙,高级工艺美术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2006年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间艺术文化杰出传承人。 1943年,汪寅仙出生于江苏宜兴丁山丁南村。1956年,年仅14岁的她考入宜兴紫砂工艺厂,从此和紫砂结缘。她先师从吴云根学艺,后转师花货大师朱可心门下。在名师的指导下,她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从1959年起,她和师傅朱可心共同...
徐中玉教授在书房里,手捧《中玉壶》与壶艺家谈桃林说着中学读书时与宜兴学友的往事,谈了许多有关紫砂壶的趣事,能听出,他对紫砂艺术十分懂行。当谈桃林请他在壶上题词时,徐先生写下了“热爱生命,但求无愧”。 徐先生淡泊名利,对光阴却特别珍视,即便在被错划成“右派”,从教授贬到图书馆劳动,直至“文革”遭难的二十多年中,也没放弃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在艰苦的岁月中,他远离尘嚣,与书为伴,读书达七百余种...
蒋蓉是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为紫砂艺术界著名的“七大老艺人”之一,也是其中惟一的女性。蒋蓉大师在仿生类紫砂艺术方面的造诣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高峰。 蒋蓉大师文思敏捷,才华出众,从艺70多年,把毕生的精力都贡献给了紫砂事业。她对紫砂艺术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她认为:艺术是发现、提炼、厚积薄发;技术是千锤百炼、功到自成。紫砂壶艺是文化和技艺共同积累的结果,和其他所有艺术一样,技术是艺术的基础,而艺术是能给...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喝茶健身是茶道的修身法则,然其文化内涵为养性。德者喜水,上善若水,水有汹涌澎湃之势,气吞山河,水有平静如镜之态,摄人魂魄。所以茶道在泡茶、倒茶、分茶的过程中,有韩信点兵、关公巡城、百鸟朝凤、凤点头等等奇妙的茶语,初始金戈铁马,尾时婉约动人,几道茶下来品味、阅古、引喻,无不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洗涤着人世间的喜怒哀乐。作为茶文化重要载体的紫砂壶在此过程中充当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自...
以紫砂壶为代表的陶瓷文化,承载了许许多多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和习俗,同时又体现时代的发展和具有当代意义的创造。在紫砂壶艺领域中有一大类属于纪念意义的壶体造型,业内称之为“纪念壶”。它既融入了鲜明的民风民俗,又不停留于传统的层面,而是不断地将文化修养、社会活动、人生阅历充实到壶艺创作中,形成开放的心境、豁达的胸怀、丰富的情感,用紫砂壶传递纪念的主题。 中华民族历来对佳节、寿喜、婚嫁和重大庆典活动等都...
(记者 曹嘉智)继紫砂壶拍卖不断创下“天价神话”后,收藏界对紫砂壶的追捧热情日益高涨。昨天,国家级紫砂工艺美术大师毛国强来渝参加在南桥寺茶叶市场举办的紫砂壶论坛,就透露由于优质矿料价格的走高,紫砂壶价格这两年平均年涨幅超过30%。 紫砂原料年年看涨 “首先是不断上涨的物价。”昨天,毛国强透露:“受大环境的影响,工艺品价格都在走高,其中紫砂原料、水电气、人工等费用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 目前...
□漠涵 春节去藏友老徐家吃酒。老徐神秘地对我说:“看在咱多年藏友的分上,今天我破例让你用我的紫砂壶喝茶。”老徐进里屋端着一个包着黄色绸布的盒子出来,解开绸布,里面是个古色古香的包装盒,打开盒子,一把圆润古朴的紫砂壶赫然出现在眼前。 老徐小心翼翼地拿出紫砂壶,放置于桌面。这把紫砂壶造型简洁,没有任何装饰与点缀,乍看其貌不扬,其实简洁中蕴含内容。据资料记载,鉴别一把壶的价值,要从泥、形、款、工、意...
文/刘礼福 翻开当代著名紫砂学者韩其楼编著的《紫砂壶全书》,在古今紫砂收藏大家名录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至于爱紫砂壶成癖者……当今则有唐云、亚明、冯其庸、罗桂祥、许四海、唐国新、浪石、刘鸿喜、姚世英、富华、王一羽等名家。” 唐国新收藏历代名家所制的紫砂壶约有1000多件。 提起他的收藏,要源于紫砂陶艺名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赠送他的两件作品:大报春和线圆壶。其与紫砂壶的结缘要从上世纪70...
王潇笠和她的作品总是有那么一股子透彻和明白。知道王潇笠的人都爱说“她是个有思想的人”,不知道的人会说“她多少有点怪”。思想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存在的,但不同的地方在于,王潇笠总是希望能够把自己的思想倾诉和表达出来,当普通语言不能尽之表白时,王潇笠选择了艺术语言。 这个做壶做到入木三分的女陶艺家,竟然是个不折不扣的北方女子。来到宜兴,只是因为心里喜欢。王潇笠,生于中国雕刻之乡河北曲阳,从曲阳雕刻学院...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