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原有的明代墓墙和神道起点还未找到 南海网12月19日消息:记者今天从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丘浚墓区原有的明代墓墙和神道起点至今还没有找到,明后两天将继续扩大勘探范围,争取有所突破,整个现场发掘和勘探工作将持续到22日。 记者在丘浚墓区考古现场看到,墓区内水塘的围堰还未修补,考古发掘工作之初布下的23个探方已发掘了17个,现已回填,隐藏在池塘中的1根华表已经被抬上陆地。据海口水头村老人说,出水华...
“南海Ⅰ号”连船带文物和海底泥沙将装入这个巨大沉井中出水 核心提示 在海底沉睡800年的“南海Ⅰ号”即将实施整体打捞。这是世界考古史上首次对古沉船实施整体打捞。如果一切顺利,“南海Ⅰ号”将于12月22日出水,28日进入为其特别设计、建造的博物馆。打捞工作结束后,这座满载着古代中国海上文明信息的宝库即将打开。 出水因...
潜水员完成水下作业后上船 水下拍摄“南海Ι号” 由于天公作美,阳江水面天气良好,今天,南海一号提前进行起吊,10:50分古沉船的沉箱浮出水面,经过工作人员检查后,又下沉到2米线下的半潜驳船“1601”上平移,并将被放在半潜驳船上吊装的6个柱子上。 随后半潜驳船将下沉将近8米,“南海一号”打捞总指挥吴建成工...
12月21日,“南海一号”古沉船被打捞出水 绝招一 沉箱入水包裹古船 为“南海一号”量身定做了超大沉井,重达530吨,长36米,宽15米,高12米。四壁采用封闭式双壁空心钢结构烧焊而成,俯视像硕大的“回”字,双壁之间用角钢和槽钢连接,壁厚达1.2米。 沉箱分上、下两段,下沉箱高5米,底部设计为向内收缩的斜角...
“南海一号”21日终于重见天日。作为世界上发现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南海一号”上保存的6万至8万件文物让世人充满期待。 这些文物及沉船本身蕴涵了什么样的考古信息?专家告诉记者,“南海一号”的出水,至少能向人们再现南宋时期人类文明的四大景象。 再现宋朝瓷都繁华 据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
水下25米处能见度极低,严亮用信号绳和潜水搭档郑建良进行交流。本报记者严亮摄 夜幕下,“华天龙”扬起10层楼高的巨臂。本报记者严亮王辉摄 严亮正在穿沉重的潜水设备,脸部在重力的挤压下都变形了。本报记者王辉摄 潜水员在水下25米处艰难前行。本报记者严亮摄 本报记者严亮昨日潜入30米深海底 水下零距离接触“南海一号” 众人翘首...
西泠成立三年来规模最大拍卖—— 07西泠秋拍今日9点30分在世贸中心隆重拉开帷幕。今天上演了三场大戏:古代书画清代专场、古代书画明代专场、历代名砚专场。西泠秋拍的第一天的总成交额就达到1.325个亿! 图——明代专场标王—王铎《草书诗卷》:1691万元(含佣金)
丘浚墓考古于12月16日正式结束,考古池回填也即将完工,然而18日上午,就在考古发掘结束之际,丘浚墓园两根原始文物华表被打捞出水。至此,一直困扰人们多年的华表之谜,终于被厘清。 记者在现场看到,几位工人在丘浚墓前方约一百五十米处的一个长满水葫芦的水塘里,沿着齐胸深的臭水慢慢摸索,终于在水塘中央找到华表。在大型吊车的牵引下,一根长达三米外表基本完好的石华表缓缓吊出水面,同时找到的还有一根被折断的华...
记者从全国文物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07年年会上获悉,我国首批11项文物保护标准已经制定完成,其中,“文物保护单位标志”和“文物保护单位开放服务标准”等两项国标已经上报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等待批准,另外9项行业标准已通过审查,将在年内由国家文物局批准、颁布实施。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在会上指出,标准化建设是文化遗产保护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旨在规范...
福州沿海现已发现水下文物遗址约三十处,分布在平潭、福清、连江、长乐等地海域。由于这些水下文物价值很高,受经济利益驱使,非法打捞水下文物的现象尽管有关部门严厉打击仍时有发生,一度十分猖獗。 福州为此专门立法,加强水下文物的保护。全国首部专门对水下文物进行保护的地方性法规——《福州市海域水下文物保护若干规定(草案)》,三十日获福州市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将上报福建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后颁布实施。 此...
12月23日,2007浙江佳宝秋季艺术品拍卖会将在浙江国际大酒店举行,21-22日进行预展。这次拍卖会共将推出书画、瓷杂、陶艺玉雕、和田仔料等五个专场,总计拍品983件。 书画拍品精彩纷呈,从明代的张平山到当代的吴冠中应有尽有,其中405件是无底价起拍的;瓷杂专场则汇聚了康熙矾红龙纹盘、康熙青花五彩人物故事花觚等精品,还有一大批民国陶瓷杂件无底价起拍;和田仔料专场,共有新疆和田仔料96件,其中...
当代艺术市场的火热,引发了美术馆与画廊对年轻艺术家资源的争夺。这场从去年起就已白热化的竞赛,俨然已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尤其是今年,无论是官方的美术馆还是商业画廊,都纷纷推出大型的群展,商业画廊更是奇招迭出。据记者观察,这场竞赛虽然有许多负面的影响,但正面的作用也十分明显,已经带动了成熟的商业模式的形成。 从前两年的“后70”艺术家的争夺,到今年流行“70、8...
位于怀宁县马庙镇栗岗村境内的孙家城遗址,由于难解的身世之谜而一直备受人们关注。昨日上午,笔者从怀宁县文物管理所了解到,该县已邀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对古城进行尝试性发掘,不久有望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孙家城遗址位于怀宁县的最北端,在两大主古河道之一的大沙河南岸,与桐城市仅一河之隔。整个遗址东西长约750米,南北宽约430米,东端宽于北端,近似长圆形,东西南三面用黄土堆砌,一面临大沙河,河面宽100...
福建平潭大练海域元代沉船水下发掘工作日前结束。此次历时一个多月的考古工作,共发掘出水500余件元代晚期浙江龙泉窑青瓷。 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栗建安介绍说:本次出水的完整瓷器有100多件,能够复原的还有400多件,加上去年采集的300多件,这艘沉船共出水800多件瓷器。这些文物经初步鉴定,属于元代晚期浙江龙泉窑青瓷,是当时作为商品销往东南亚和西亚地区的。 栗建安说,本次出水文物数量最多的是青...
经过连续十几天的紧张清理工作,梅湖古墓开棺工作在步步逼近,古墓的神秘面纱也即将被层层揭开。由于受南昌几日小雨影响,加上古墓回填土粘性较大对现场挖掘工作进度稍有影响。据南昌市博物馆李馆长介绍,虽然古墓内部不会因为下雨而受损,但鉴于南方气候湿润的特点,开棺后见到尸骨的可能性不大。 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青砖砌成的古墓外型已经完全显现出来。墓顶呈拱形,极像隧道。古墓南面的墓道经过连续多日挖掘修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