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中国大陆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非常时期。中国人民蒙受了沉重的政治灾难,文化艺术遭到了严重的摧残,寿山石雕艺人和石雕艺术也在动难逃。寿山石雕传统题材作品,几乎全部被划入“封、资、修”范畴,民间喜闻乐见的雕品,也被列为“四旧”,统统在砸烂之列。在暴风疾雨的“文革”初期,一下子砸碎了众多石雕艺人一生心血结晶的数以千计的雕刻艺术作品,一些久负盛名的石雕艺人被加以“反动权威”和“...
河北黄骅市市民曹竹林日前将珍藏了近40年的50余件战汉时期文物捐赠给黄骅博物馆,包括陶豆、陶钵、陶壶、陶罐以及画像砖等。经河北省文物局专家鉴定,其中一对陶豆在河北地区较为罕见,填补了河北省同时期这种器物器型的空白。 据曹竹林介绍,这批陶器均为黄骅市本地出土文物,是他多年来自费收藏。经河北省文物局专家鉴定,这些文物都出自于战汉时期。其中尤为珍贵的是一对陶豆,豆盘直径24厘米,高40厘米,底足...
河北黄骅市市民曹竹林日前将珍藏了近40年的50余件战汉时期文物捐赠给黄骅博物馆,包括陶豆、陶钵、陶壶、陶罐以及画像砖等。经河北省文物局专家鉴定,其中一对陶豆在河北地区较为罕见,填补了河北省同时期这种器物器型的空白。 据曹竹林介绍,这批陶器均为黄骅市本地出土文物,是他多年来自费收藏。经河北省文物局专家鉴定,这些文物都出自于战汉时期。其中尤为珍贵的是一对陶豆,豆盘直径24厘米,高40厘米,底足...
昨悉,孝昌县将为近期发现的98处山寨遗址建立“身份档案”,建档工作预计于2015年12月底完成。 孝昌县山寨遗址数量多、分布广、跨越年代长。今年4月以来,孝昌博物馆启动山寨遗址调查工作。目前,已发现的98处山寨遗址多为石墙寨遗址,分布在县内8个乡镇,其修建时间从春秋战国时期直到明清时期。 山寨遗址的“身份档案”主要包括名称、位置以及保存情况和损毁原因及状况、故事传说、使用管理情况等...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7日宣布,今年7月至8月,该院在广元市昭化区摆宴村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一处西周时期的古城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认为,这是继三星堆和金沙之后,四川先秦时期考古最重要的发现。
门阀,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又称门第、衣冠、世族、士族、势族、世家、巨室等。那些有功的大臣以及他们的后裔为了彰显自己的业绩,所以在大门两侧竖立两根柱子,左边的叫“阀”,右边的叫“阅”。 门阀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从两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选拔官员的系统,其实际影响造成国家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姓氏家族所垄断,个人的出身背景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特长。直到唐代,门阀制...
古希腊小镇安菲波利斯(Amphipolis)附近的村民对于考古宝藏早已习以为常,几十年来本地区的许多居民均以古物走私为生。但是相关机构此前从未在该城镇附近发掘出土过如此大规模的墓穴遗址,其历史可追溯至古希腊亚历山大大帝时期,因此引发了当地居民和游客的热议。图为一台起重机正在移开挡在希腊北部安菲波利斯考古遗址入口处的大理石石块。此前,考古学家在此处发掘出土了一座可追溯至亚历山大大帝时期的墓葬遗址。图...
莫高窟第254窟 南壁前部中层 降魔变 北魏 段文杰先生曾写过《敦煌壁画中的衣冠服饰》与《莫高窟唐代艺术中的服饰》两篇文章,对敦煌石窟中所出现的服饰做了一个总的概括,其中提到了佛教人物服饰。杨鸿先生《试论南北朝前期佛像服饰的主要变化》一文,对南北朝佛像衣着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但主要还是针对造像的衣纹、风格进行分析,具体到佛陀衣着的形制并没有非常具体的说明。阎文儒先生在写到关于云冈石窟的研究时...
西坡遗址位于河南省灵宝市阳平镇西坡村西北,坐落于铸鼎原南部。遗址东、西两侧分别为沙河的支流夫夫河与灵湖河,海拔456米~475米,总面积约40万平方米。2005年4~7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遗址进行了第五次发掘,最重要的收获是揭露了22座仰韶文化中期最晚阶段(公元前3300年左右)的墓葬。这是在仰韶文化中期的核心地区首次发现该时期墓葬。墓葬随葬...
2014年7月30日,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向社会公布了一项重要的阶段性考古成果:经过一年多的寻找和发掘,在遵义市新蒲新区的仁江河边,发现了南宋时期播州第14世土司杨价和他夫人田氏的墓葬。该古墓历史悠久,距今759年。 这是一座奢华的土坑古墓。经过考古队员的连续工作,已经出土了数十件精美的金银和玉器,目前仍在进行后续清理发掘工作。 据了解,这是第十座被发现的播州土司墓葬,也是惟一的土...
8月4日,考古工作者在晋城市长河、史村河两河交汇地带新发现一处仰韶文化时期人类遗址,命名为“史村河南遗址”。该遗址中存有大量的泥质红陶片、绳纹陶片及磨制石器,为研究晋城早期人类的生活习性提供了证据。 新发现的遗址位于泽州县境内东(沟)大(阳)路以东、史村河村以南,大(阳)周(村)路以北,史村河与长河两河交汇处的一块东高西低的台地上,遗址面积约30万平方米。在遗址文化层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
8月14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考古队工作人员在清点出土文物。 2014年3月,河北省文物部门在泊头市王武镇十里高村发现一处宋元时期的古村落遗址,并开始进行抢救性发掘。目前,考古发掘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发掘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共出土可复原文物上百件及众多的陶瓷碎片、建筑构件等,这些文物的出土对了解宋元时期当地的经济和生活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古城茶陵地处吴头楚尾,名胜古迹数不胜数,秩堂镇晓塘文化遗址便名列其中。晓塘文化遗址“吸引”了一批别有用心的盗墓者慕名而来。8月11日,经湖南省茶陵县检察院提起公诉,茶陵法院一审判处主犯汪某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5万元。 2013年6月,江西籍男子汪某从他人处得知茶陵县秩堂镇某村有墓葬的消息后,其找到刘某,后两人找到当地人贺某,商量好一起去盗墓,赃物平分。为顺利完成盗墓方案计划,贺某通过贺...
1721年45岁的胤禛继皇位,改年号雍正。雍正皇帝也酷爱珐琅彩瓷器,还亲自参与珐琅彩瓷的设计和制作过程,对使用的原料、绘画图案乃至瓷器的样式、高矮尺寸都要一一过问。宫中档案有不少关于雍正皇帝责令烧造珐琅彩瓷的记载 。雍正在亲自过问的情况下,又命其弟怡亲王统管造办处。怡亲王允祥是康熙诸子中少数几个没有政治野心而醉心于艺术的皇子。在允祥的直接领导下,造办处珐琅作的生产达到鼎盛期,其中自炼珐琅料的成功,...
珐琅彩在康熙初创时期,经过了多次的试制和改变试制机构,迁移生产地点,出现了在试烧珐琅彩瓷器中的几次重大事件。珐琅彩瓷器的创烧是在康熙皇帝的积极倡导推动下进行的。康熙皇帝善于学习和吸收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康熙二十四年(1685)开放海禁后,欧洲的传教士、商人及使臣纷纷将西方的宗教、天文、历法、数学、医学、音乐、绘画等先进的科学、艺术带入中国,欧洲各国的工艺品也随之进入中国,并带入宫廷,其中的画珐琅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