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7年11月10日,“九佬十八匠:韩光友先生民俗器物藏品展”在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开幕,同时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艺术研究院“文化遗产与传播研究中心”宣告成立。 “九佬十八匠”是中国民间对于传统手艺人以及能工巧匠的俗称。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大到盖房修屋,小到缝衣补靺,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走街串巷的手艺人密切相关,他们既是传统社会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帮手,又是民间艺术的创造者与传承者。手工艺活...
1974年,陕西秦始皇帝陵陵园东侧兵马俑坑看似偶然的发现,揭开了秦俑发掘与研究的序幕。40多年来,出土的上千件秦俑蕴含着丰富的秦俑服饰文化。秦俑服饰研究从初时的风发泉涌,至今仍方兴未艾,加之秦陵地区尚有未知的发现,秦俑服饰的全貌也有待呈现,可以说,秦俑服饰的原始察终,通过睹微知著的科学研究探求其来有自的历史根脉,是秦俑学和秦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及其发展的内在需求。 ▲ 高级铠甲军吏俑(图片来源...
明代中期之后,出现了四大制壶大师:时鹏、董翰、赵良、元畅。而明代晚期制壶大师时大彬就是时鹏的儿子,他从小跟随父亲学艺,耳濡目染,又不断自己创新,所以名气才这么响亮。他最初开始做紫砂壶,是仿制紫砂壶界最有名的供春壶,其制作难度不易,要模仿到它惟妙惟肖的斑驳树纹,不是一朝一夕的,可见当时他花费的功夫不低。而他一向对自己作品要求严谨,,又多余文人墨客来往,做壶也越发趋于艺术性,他制作出来的紫砂壶,吸引了...
7月10日,敦煌研究院发布“觉计划——古乐重声”敦煌音乐文化觉醒计划,通过举办敦煌古曲新创大赛让鲜为大众熟知的敦煌音乐被更多民众认识与关注,产生更多结合古风与当代元素的音乐作品。(资料图)敦煌研究院供图 中新网兰州7月10日电 (记者 徐雪)敦煌研究院10日发布“觉计划——古乐重声”敦煌音乐文化觉醒计划,通过举办敦煌古曲新创大赛让鲜为大众熟知的敦煌音乐被更多民众认识与关注,从而产生更多结合古...
展览名称:文新秀古——天津美院贾广健研究生师生展 展览时间:2018/07/06~2018/07/17 展览地点:[天津]-天津市河北区地纬路25-27号-(天津市周口商会) 主办单位:中国国家画院青年画院、天津市美术家协会 参展艺术家:孙晓彤、贾佳、孙文龙、赵余钊、李明、王文真、姚丽彬、王少桓、李娇、朱双杰、佟永杰、涂颜利、籍敏、杨晴晴、于洋、鲍虎、孙超、姚立业、王美嘉、...
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常临水而居,考古材料在埋藏过程中难免受到水流等外动力的扰动。因此,了解和重建考古遗址的形成过程,是研究考古材料的第一步,也是研究者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近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李浩与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李占扬、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Matt Lotter以及南非金山大学Kathleen Kuman合作,从地质考古学的视角对“许昌人”遗址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该...
6月3日CCTV2的对话栏目全方位、多角度地谈论了区块链,甚至北京大学金融系主任刘晓蕾提出:我们应该搞一个自己的数字资产交易所。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 《对话》栏目 区块链作为一种创新性的技术,尽管至今仍遭到多方质疑,但在我国多个地方政府都受到了高度的重视,比如杭州,就一直要把自己打造成区块链发展的第一城,贵阳市则试图把区块链技术作为贵阳市除大数据之外的另一张金色的名片。今年以来,国内...
5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成果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出席发布会并介绍“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以下简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实施情况与进展,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教育部教材局巡视员申继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巍、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辉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关强介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以考...
玉璧 直径26.2cm 孔径4.2cm 厚1.2cm 玉琮 通高9.9cm 射径8.42cm 孔径5.8cm “土筑金字塔”藏大量玉器 记者:在长达八千余年的中华玉文化历史长河中,地处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玉器之重要性世人皆知,而那些神人兽面纹、蚩尤纹以及冠状器等纹饰、造型,也给良渚文化玉器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您能否简单为读者讲述一下其发现及发掘过程? ...
山东省艺术研究院非遗传承研究基地5月15日在山东女子学院揭牌成立,致力为非遗传承、艺术创作、艺术科研培养新生力量。 记者当天在现场看到,山东快书、古筝独奏、合唱等节目轮番上演,其中非遗项目吸引了艺术家与大学师生的关注。 图为揭牌仪式上,山东女子学院学生为在场观众带来舞蹈表演。孙宏瑗 摄 山东女子学院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董丽说,艺术家们的表演深深感染了她,改变了对非...
基本信息: 编著:华强 罗群 周璞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3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7年3月 印次:1 ISBN:9787501047628 内容简介: 明代纺织工艺是中国古代纺织工艺发展的高峰,而常州王洛家族墓所出纺织品又是迄今出土明代纺织品的重要代表。本书对王洛家族墓的形制、随葬品及墓主身份进行了详细介绍与考证,研究...
中国大运河,是至今还活着的、流动着的文化遗产。 2014年,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传承运河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一文化遗产,是运河沿线城市共同的历史责任。 5月5日,中国大运河沿岸区县合作论坛在京杭大运河的最南端——杭州拱墅召开,来自大运河沿岸六省二市的区县、研究机构代表共120余人,分享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大运河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经验,并共同签订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最近,一个由文物考古爱好者组成的“走陵”组织,因私自搬运唐朝崇陵石刻文物陷入争议。该组织名为“帝王陵文化研究会”。5月2日,同名微博发消息称,为更好地保护文物,组织志愿者将崇陵石刻移位,配发图片显示共十几人参与活动。(5月6日《新京报》) 近年来,民间团体组织遗址类旅游的现象,在陕西、山西等文物大省频繁出现。这些团体多将活动称为“走陵”或“游学”。这个名为“帝王陵文化研究会”的没有到有关...
近日,越城区收藏家协会成立大会在伟丰文化创意产业园举行。据了解,该协会的成立填补了越城区收藏家协会的空白,将为绍兴民间收藏事业的发展增添新动力。 据了解,越城区收藏家协会成立后,除了组织收藏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还将举办一系列收藏创作、比赛和展览交流等活动,促进收藏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协会将积极开展收藏教育和培养收藏人才的活动,鼓励更多的年轻人了解收藏文化,将绍兴本地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扬下...
学界一般认为船棺葬也是巴蜀文化的特征。那么巴蜀印章与船棺葬关系如何?究竟何人可使用巴蜀印章?它与使用者的等级、身份有无关系?代表怎样的社会人群?性质、功用如何?这些都是以往较少关注的问题。仅通过对巴蜀印章形制的划分、印面符号的解读,都无法回答,只有将其至于考古学的背景之下,展开系统的对比研究,才可能找到答案。本文在考古学的视角下,在对几个规模较大且公布材料较为详细的巴蜀文化墓地的分析基础上,结合对...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