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西藏阿里地区两处古象雄王国时期墓地遗址处,新发现并清理了一座土坑墓和五座洞式墓,并出土大批珍贵文物。”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近日公布的这一考古成果,为古象雄文化的复原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西藏阿里地区被誉为“世界屋脊的屋脊”,古老神秘的象雄文明便滥觞于此。史料记载,象雄王国至少在3800年前开始形成,在7世纪前达到鼎盛。7世纪初,雅砻部落逐渐建立起强大的吐蕃王朝,象雄开始衰落。 ...
新华网拉萨11月2日电 “西藏阿里地区两处古象雄王国时期墓地遗址处,新发现并清理了一座土坑墓和五座洞式墓,并出土大批珍贵文物。”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近日公布的这一考古成果,为古象雄文化的复原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西藏阿里地区被誉为“世界屋脊的屋脊”,古老神秘的象雄文明便滥觞于此。史料记载,象雄王国至少在3800年前开始形成,在7世纪前达到鼎盛。7世纪初,雅砻部落逐渐建立起强大的吐蕃王朝,象...
展览海报 展览现场 中国文物网讯 2014年11月1日,“色•非色——巴黎时期的朱新建作品展”在荣宝斋大厦开幕,展出作品均为朱新建1992年至1994年在巴黎时期所作。 说到朱新建,自然绕不开“新文人画”,这是一个大胆且颇有意味的词语,其与“85”新潮、星星画展等为中国绘画艺术史又添一笔。“新文人画”由边平山组织发起,命名则出自陈绶祥。这个命名,虽招致不少非议,认为“新文人画,既不新,...
中国文物网讯 2014年在全国各地拍场刮起了一股“朱新建旋风”。荣宝斋(济南)首拍有幸征集了一批巴黎时期的朱新建精品,都为首现拍场的生货。荣宝斋此次预展日期为11月1日至3日。 朱新建 行书七言联 水墨纸本 镜心 187×43×2cm 朱新建 人生难得 设色纸本 镜心 52×66cm 朱新建 六朝金粉 设色纸本 镜心 51×49cm 朱新建 观花图 设色纸本 镜心 53×66cm 朱...
画展海报 展览名称:色·非色——巴黎时期的朱新建作品 展览日期:11月1日~3日 10:00-17:00 展览地点:北京琉璃厂西街19号荣宝斋大厦二层 贵宾专线:18621336288/0531-55665588 朱新建 行书七言联 水墨纸本 镜心 187×43×2cm 朱新建 人生难得 设色纸本 镜心 52×66cm 2014年在全国各地拍场刮起了一股“朱新建旋风”,不仅价...
伊吾县沙梁子村考古发掘出的墓葬 发掘出土的马的骸骨(图由通讯员江红霞 吾甫尔·尕力提供) 揭开覆盖在表面的土层,一座久远的墓葬露了出来。王永强借着太阳光惊讶地看到,主墓葬的墓室里有保存完整的墓主人尸骸,在它的旁边有殉马坑,一匹马的骸骨还保持着它下葬时扭曲的姿态。 10月29日,结束伊吾县沙梁子村墓地发掘工作的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部执行领队王永强,谈到这个发现时,语气中还...
10月28日中午12时左右, 中国第一艘专业水下考古船“中国考古01号”驶离唐山,东坑坨沉船水下考古告一段落。自10月初考古队工作的一段时间以来,经过对沉船瓷器和船体构建的研究,基本确定“东坑坨Ⅰ号”沉船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晚期至民国时期的铜皮木船,其性质是一艘货船。 发现少量民国时期瓷器 此次“中国考古01号”的任务之一是对东坑坨沉船进行重点调查。东坑坨沉船...
近期,我省考古人员在宝鸡发现一处秦汉时期的祭祀建筑遗址,令考古专家惊喜的是,其建筑材料上出现的一些陶文,与在秦始皇陵陵园内发现的相似,有的还一样。专家推断,该遗址建材烧制,可能来自秦陵工匠之手。今年10月,宝鸡市陈仓区贾村镇南湾村村民在平整 土地时,发现了大量古代建筑遗物,秦始皇陵博物院与陈仓区博物馆联合组队对该地进行考古调查。据专家介绍,此次调查共发现廊道、便道、夯墙各两段,夯土台基一处...
近日,曾于 2012 年帮助找到已故英格兰国王理查三世 (Richard III) 遗体的英国考古团队将其注意力转向了调查盎格鲁撒克逊 (Anglo-Saxon) 时期末代皇室的已推定墓葬遗址。有关工作人员施特拉塔斯坎 (Stratascan) 表示他们将利用地面穿透雷达技术在伦敦北部的沃尔瑟姆修道院 (Waltham Abbey) 进行扫描工作,此处被认为是英国国王哈罗德二世 (Harold I...
八、寿州窑 寿州窑位于今淮南市田家庵区的上窑镇,遗址散布在镇的南郊和北郊、高塘湖和窑河的东岸、老鸪山的西麓,上起管家咀,下至外窑,长约4公里,其中以余家沟窑址最为集中。寿州窑烧瓷始于隋,唐代窑业繁盛。主烧黄釉瓷,胎色白中泛黄,釉呈黄色,有蜡黄、鳝黄、黄绿等色。坯面施细腻的化妆土,釉面细润开小纹片。以蘸釉法施釉,釉层薄厚不匀、釉色浓淡不一。有一些器物的釉与化妆土结合不好,致使剥釉。常见的器物...
四、长沙窑 长沙窑的窑址在湘南省长沙铜官镇及书堂乡石渚瓦渣坪一带,又称“铜官窑”、“瓦渣坪窑”,始于中唐,盛于晚唐,终于五代,为唐、五代时期南方的一处重要青瓷窑场。长沙窑产品的特征是:胎体疏松,胎呈灰白色或灰青色,少量黄褐色和微带红色,微红胎的表面往往上一层化装土。釉色多种,以青釉为主,青釉带黄者居多,釉面均开细小纹片。产品有盘、碗、碟、杯、壶、瓶等日用器和猪、羊、马、狮、青蛙等象生瓷。器...
一、柴窑 柴窑一名最早见于明代曹昭《格古要论》,万历以后的《玉芝堂谈套》、《清秘藏》、《事物绸珠》、《五杂姐》、《博物要览》、《长物志》等书多论及此窑,但众说纷纭。基本有两种见解:一为周世宗姓柴,当时所烧之器都叫“柴窑”;一为吴越秘色青瓷即“柴窑”。对其形质,曹昭认为:“柴窑天青色滋润,细腻有细纹,多是粗黄土足,近世少见”;张应文则谓:“柴窑不可得矣,闻其制云,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
钧瓷起源于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那里地处山区,自然资源丰富,有"南山煤,西山釉,东山瓷土处处有”的传说。据记载:生产钧瓷如果离开这些条件,在任何国家都不会成功。钧窑的兴起在宋徽宗时期。当时,奇花异木聚集京城,器皿需用量急剧增多,钧窑产品供不应求,民间有"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件"和“黄金有价钧无价”的评说。 据近年考古发掘资料分析:钧窑的烧造历史始于晚唐、盛于北宋、遗续于金元,前后达700...
民国仿古瓷 公元1911年至1949年这一时期,称为民国时期,是中国瓷业萧条衰落的时期。但专家认为,客观地讲,这30多年里也有不少精品瓷器。 据陶瓷收藏名家胡义河介绍,可将民国陶瓷分为4个大类,分别是: 其一,袁世凯复辟帝制在景德镇烧制的御用瓷,这些器物可称之为民国宫廷瓷; 其二,清末民初官窑瓦解,官窑良工在中国第三次(清末至民初)收藏高潮中,制作了大量的仿古瓷,这...
龙是中华民族的魂,自商代龙的形象形成至今,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演变过程,也深深烙印在每一位中国人的心里。自古,帝王就已龙中自居,皇帝自称真命天子,让人百姓则将龙作为吉庆祥和的化身和降雨的神灵。龙本身是一种虚构出来的东西,它是人们的一种信仰和图腾崇拜,更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一种寄托载体,龙在中国的政治、文学、艺术中都有痕迹。 仅拿中国的陶瓷而言,明清两朝,由于皇帝的偏好,瓷器工艺发展迅速,各种彩...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