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摘要】广州出土的青铜器十分脆弱,强度极低。本次工作对脆弱青铜器典型样品进行显微观察和电导率、密度、吸水率等的测试,以及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测试其腐蚀后的主要成分,以此表征青铜器的脆弱程度,为后续的保护提供数据参考。 【关键词】广州 脆弱青铜器 腐蚀 矿化 表征 【基金】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资助 【来源】《文物春秋》2015年06期
图1 图2 图3 铜镜扬州出土的圈带蟠虺纹镜主纹外饰以内向十六连弧纹,为扬州少见,具有特殊性。内向十六连弧纹是内区辅助纹样,以后被草叶纹镜和星云纹镜镜缘移用。 扬州西汉武帝前后墓葬出土的蟠螭和蟠虺纹镜,镜身保持着轻薄感(厚0.2厘米),并保留地纹,而盛行的草叶纹镜和星云纹镜镜身则显厚重(厚0.3——0.5 厘米),至此复杂的地纹已被淘汰。 草叶纹镜和星云纹镜扬州出土数量较多,均属于...
近日,新区丁岗镇的孙氏后人在整理孙氏宗祠时,在祠堂里发现了一块清朝乾隆年间的古碑,上面记录着孙氏一族的田产和家族训示等内容。 上月底,丁岗孙氏宗祠在被清理时,有人在里面发现了一块古碑。这块古碑高1.8米,宽90厘米,厚18厘米,由于一直埋藏于地下,基本没有破损,保存得十分完好,上面的碑文也没有磨损,字迹十分清晰。这块古碑的发现还有一段故事:当时孙氏后人正在清理祠堂里的垃圾和杂物,一位孙氏老者在一...
【摘要】1979年洛阳出土了一件佛教造像座,其四侧线刻有精美的佛教人物,原简报认为他们的身份是菩萨和供养人等。经过笔者仔细分析,认为这件造像座上的装饰题材是地神与香炉、四天王奉钵、十大神王等。 【关键词】洛阳 造像座 四天王 神王 【来源】《考古与文物》2015年05期
记者9日从广东惠州市博罗县新闻办及博罗园洲镇东坡文化研究会了解到,近日在园洲镇九潭义合村发现的3处古码头,经过相关文献佐证和专家考究,确证为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游罗浮山时的登岸点。 据博罗县新闻办介绍,编撰园洲地方志时,通过材料收集发现大量关于苏东坡被贬惠州时停泊在原泊头镇到罗浮山游玩的记载。翻阅史料发现泊头镇即为现在的园洲镇九潭义合村。从事文物工作30多年的博罗县文化局原副局长黄观礼也称,33年前...
通州区文物管理所派人对现场进行清理及保护性发掘 现场出土的瓷器 瓷器底部印着疑似清代落款 3月7日下午,施工人员在通州区漷县镇曹庄村施工时,从一条公共道路下方挖掘出二十余件瓷器,曹庄村村委会主任曹辛宇表示,本地曾有十大财主,这批瓷器很可能是抗战时期被某位财主藏到地下。曹主任表示,这批瓷器已经被通州文物管理部门拿去鉴定,物品信息要等鉴定结束才能明确,而这批瓷器的所有权属于国家。盈科律师...
目前,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已经进入实验室考古阶段,当务之急就是科技保护,因为出土文物太多了,铜器铁器就3000多件,还有上万枚简牍以及丝织品、竹木器,这些都是不能长时间搁置的,要及时利用科技手段让文物进入稳定状态再进行科学研究。 受故宫考古所邀请,江西考古所领队、海昏侯墓考古发掘总指挥杨军前天来到故宫,讲述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的发掘故事。此次公开讲座吸引了大批“海昏迷”到场,许多人甚至是站着全程听完...
2月27日上午,在省级传统村落九峰镇黄田村的一座宗祠里,刚刚出土了一批明清文物。 在文物发掘现场,大量的明清进士旗杆夹、石雕、石碑刻被施工工人刚刚挖掘出来。虽经几百年的沉淀掩埋,但旗杆夹、石碑上的字迹仍然清晰可见,石雕的纹理、样式巧夺天工,更令人称奇的是旗杆夹上刻的进士、举人、贡生名字在现存的黄田村进士、举人名录中并无考录在册,极具考究价值。 目前,黄田村村两委极力保护好勘探现场原状,下一步将...
3月2日上午,衡阳市高新区新桥村狮子岭地段一工地上,发现一座不知名的墓葬,并挖掘出一具干尸。衡阳市文物局接到线索后,第一时间派工作人员到现场考察,并要求工地停止施工以保护现场。 现场施工人员介绍,干尸置身在一副窄小的棺材里,在施工挖掘过程中,棺材被破坏,里面的白石灰散落出来。除了两件细小的不知名物件外,未发现其他陪葬品。令人惊奇的是,墓主四肢保存比较完好,手指的肤色清晰可见,身上的衣服、鞋子仍比...
西汉海昏侯刘贺在首都博物馆与大家“见面”不足一周,一位历史上神秘却大名鼎鼎的女将也紧随其后“来到”首博,她就是商王武丁的妻子,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女军事家、政治家和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英雄——妇好。 明天,《王后·母亲·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将在首博拉开序幕,411组件妇好墓出土文物将向大家展现一位伟大女性的传奇人生,也将3000多年前殷墟古都和商代文明的一个侧影呈现在首都观众眼...
受故宫考古所邀请,江西考古所领队、海昏侯墓考古发掘总指挥杨军前天来到故宫,讲述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的发掘故事。此次公开讲座吸引了大批“海昏迷”到场,许多人甚至是站着全程听完讲座。 杨军领队从事田野考古发掘与研究20多年。据他讲述,海昏侯墓由墓葬本体及其西侧的一个车马坑组成,本体规模宏大,上有高达7米的覆斗形封土,下有甲字形墓穴,墓穴内建有面积达400平方米的方形木结构椁室。据介绍,2011年至今...
老挝和澳大利亚组成的联合考古队近日在老挝北部川圹省石缸平原考古区发掘出三具距今约2500年至3000年的人类遗骸以及一些同时期用品,对研究老挝古代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老挝考古部门负责人表示,此次发现的人类遗骸和文物将成为研究石缸平原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自1930年对石缸平原进行考古发掘工作以来获得的一个重要成果。人类遗骸和文物将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实验室作进一步研究,随后向公众公开展示。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