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林耀红 文/图 近日,笔者惊闻有数件精美的唐代金器现身南宁,收藏者是广西即将现世的文化博览园——广西华夏文博园的董事长、广西艺术品收藏协会副会长张志达先生。 说到华夏文博园,很多南宁本地人都不知道,它是一个将在南宁市九曲湾投入建设,以文物保护、文化体验、文物博览、休闲娱乐为功能的文物收藏主题园,是一个以收藏、保护、博览、研究为宗旨的民间文物平台。这个占地数百亩、拥有十几座主题博物馆群的华夏...
至今所见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 陕西是文物大省,该省的博物馆有很多国宝级文物,兽首玛瑙杯就是其中一个。它又叫兽首牛角杯,不仅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更是国之重宝。它有着怎样的文化价值?如此巧夺天工的宝物,其背后隐藏着怎样的身世之谜?为此,记者采访该博物馆相关专家。 据专家介绍,兽首牛角杯全名为镶金兽首玛瑙杯,但事实上并不知道它是由什么材料制作的,它是海内外孤品,现在在全世界甚至找不到制作...
古塔全貌 萍乡如愿塔位于该市城南汪公潭萍水河畔,始建于唐代,是当地标志性的古建筑,也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因为长期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如愿塔的命运一直受到当地市民的普遍关注。“现在该塔塔身野草疯长,塔壁内外青砖脱落,塔内潮湿肮脏却成了城市流浪者的寄居地!”面对唐代古塔日渐衰败的景象,一位当地老者心疼地说。 这座标志性的古建筑怎么会得不到相应的保护?又是如何沦落成流浪者的居所...
一处被挖开的山头,红土里面埋藏的一个文物陶罐已被挖剩一半。 发现古墓的增城开发区工地现场,数台大型挖土机正在作业。 本应受到保护的古墓和文物,却被粗暴的施工所破坏。去年12月30日,增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沙埔管理区内,一座在建的汽车配件生产基地里发现了多座古墓的遗迹。12月31日,工程开始停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进场开展抢救性考古挖掘工作。不料,该开发区为赶工程进度,昨日施工队再...
前不久,浙师大附近荷花塘角发现王柏墓遗迹,出土两根望柱、一块刻有“鲁斋”字样的石碑。本报12月28日曾作了报道。 “那两根望柱确实是王柏的。”市文物局考古专家蒋金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些消息令王氏后人感到非常兴奋,他们仍然期待有更大发现。从12月26日开始,直到28日,王红晓等人在荷花塘角一带搜寻,希望能收获更多有关王柏墓的蛛丝马迹。 许多人坚...
12月21日上午,江西省瑞昌市高丰镇高丰村村民周庆华将自己在19日帮人挖山药时无意挖出的一个古陶瓷上交给当地文物部门。经文物专家初步鉴定,该瓷器为唐代青瓷四系盆口壶,高约12厘米,口径约7.5厘米,外形较为完美。唐青瓷四系盆口壶的出土,对于研究当地唐代葬风葬俗以及青瓷具有重要的科考价值。
(记者崔志坚、刘先琴 通讯员曹萍、魏文娟)由平顶山学院陶瓷研究所所长梅国建主持的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唐代花釉瓷复仿制作技术研究”,日前通过河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该项研究成果恢复了失传千年的唐代花釉瓷制作技术,继承了优秀的中华文化,填补了目前我国陶瓷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 唐代花釉瓷产于河南鲁山段店,釉色为黑地、乳白蓝斑,其中腰鼓系皇宫用瓷,始于唐初,盛于开元、天宝年间,以后失传,存世稀少,...
经文物专家初步鉴定,该瓷器为唐代青瓷四系盆口壶。魏东升 摄 12月21日上午,江西省瑞昌市高丰镇高丰村村民周庆华将自己在19日帮人挖山药时无意挖出的一个古陶瓷上交给当地文物部门。经文物专家初步鉴定,该瓷器为唐代青瓷四系盆口壶,高约12厘米,口径约7.5厘米,外形较为完美。唐青瓷四系盆口壶的出土,对于研究当地唐代葬风葬俗以及青瓷具有重要的科考价值。
陶窑遗址发掘出大量建筑材料 唐长安城曾经是世界大都市,3天才能游完。城内林立的房屋需要大量陶制建材,是在哪里烧制的?这个谜底如今被揭开。陕西首次发现唐长安城大规模陶窑遗址,保存之完整全国罕见。其中出土莲花纹瓦当等建材,显示陶窑性质应该为“民用”。但同时发现的2片残损琉璃(唐朝高档建材),却给陶窑性质蒙上一层神秘面纱。 陶窑操作坑遗址。 窑址位置 西二环与北二...
西安西郊首次发现了大规模唐代陶窑遗址群,截至2011年12月,共清理唐代陶窑17座,其中有两组陶窑保存完整。 图为陶窑操作间。陕西考古研究院 摄 图为陶窑操作坑。陕西考古研究院 摄 图为陶窑出土残存建筑材料。陕西考古研究院 摄 图为陶窑出土的建筑材料。陕西考古研究院 摄 图为陶窑烟道及窑顶椭圆孔。陕西考古研究院 摄
中新网西安12月19日电(冽玮 高博 柴怡)2011年10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在西安西郊对18座隋唐墓葬进行抢救性清理发掘,其中6号墓发现唐代突骑施奉德可汗王子墓志,为研究唐代少数民族制度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6号墓葬结构为长斜坡墓道砖室墓,平面呈刀型,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墓道残长4.7米、宽1.2米、残高2.7米。甬道为长方形券顶结构,长0.7米、宽1.5米、 顶高1.3米、...
出土仕女俑 昨日,记者从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获悉,在西郊南村基建中发现了一座唐代突骑施奉德可汗王子墓,虽然墓室已被严重盗扰,但出土的墓志文物为研究唐代少数民族制度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这座墓的发掘为研究唐与边疆少数民族关系、唐代质子宿卫制度以及唐文化对周边少数民族部落的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 施工基建时发现 今年10月,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郊南村一处综合办公楼施工基建过程中,发现并清理1...
图为出土的唐代文物。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摄 2011年10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在西安西郊对18座隋唐墓葬进行抢救性清理发掘,其中6号墓发现唐代突骑施奉德可汗王子墓志,为研究唐代少数民族制度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6号墓葬结构为长斜坡墓道砖室墓,平面呈刀型,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墓道残长4.7米、宽1.2米、残高2.7米。甬道为长方形券顶结构,长0.7米、宽1.5米、 顶高1.3...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