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 袁文 新闻观察员 刘群)昨晚,地铁8号线旧鼓楼大街站的施工工地内,工人挖出半截白色石碑。西城区文委的工作人员赶到现场进行鉴定,初步断定为明代石碑,具体情况需挖出另外半截才能判断。 上午9时许,记者赶到地铁8号线旧鼓楼大街工地看到,半截石碑长约90厘米,宽约70厘米,厚约40厘米,摆放在离工地东门约50米的地面上。 经过昨夜雨水洗刷,白色石碑表面比较干净,能清楚地看到碑文。石碑顶部刻有两...
5月1日子夜,要子村副主任白保群在炕上煎熬了半宿,长长地“哎”了一声,他掀开被子坐了起来,打开电灯,摸出珍藏在炕席下的那张乾县文物旅游局给他们10户村民出示的献宝“证明”,摊开在膝盖上。然后慢吞吞地用旱烟叶给自己卷了一根“大炮”,咂吧了好几次,终于打着了打火机,把叼在嘴角的烟卷点燃。咳嗽了三四声,一股烟柱从他的胸腔里憋出来,直射在证明上“四月二七日收回关头乡要子村四组白智辉等10人挖掘的陶罐贰个,...
南昌市抚河南路巨成广场工地内的千年古墓,经过数天的保护性发掘,于20日下午全部发掘完毕,包括19日出土的青瓷双唇罐在内,共出土完整文物10件之多,出土瓷器初步判断为晋代洪州窑所产,专家称出土文物很有研究价值,目前出土文物已被运至博物馆进行研究。精美瓷器相继出土20日8时30分左右,记者再次来到了南昌市抚河南路巨成广场工地内,此时古墓的发掘工作已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数位工作人员正在考古专家们的指导下...
蓟县小毛庄汉代墓葬保护区的远景城工地,正在进行考古发掘工作,已发掘墓葬81座。其中,汉墓6座,明清墓75座,同时发掘出唐代窑址一座,出土各种文物600余件套。据主持此次挖掘工作的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介绍,这是天津地区发掘出的规模最大、序列最清晰的明清时期家族墓地,跨度500多年,还首次发现清代养老保障制度的“养老”腰牌,极具研究价值。 考古现场 81座古墓分属俩&...
昨天下午,南京市文物局接到举报,称大报恩寺遗址附近发现一块云龙纹饰的石碑,十分精美。记者立即赶往现场见石碑立于1865创意产业园中一个正在改建的厂房内,引得众人好奇围观。据考古人员介绍,这是一块碑额,中央竖着刻了“大明敕赐陕国公神道碑”十个大字,是明代开国功臣郭兴的墓碑,“陕国公”是他死后的封号。史料记载,他的墓就葬于“金陵聚宝山R...
(记者王硕 通讯员徐娜肖倩) 昌平区马池口镇土楼村村民张德生在自家院内挖水道时,发现了一组“陶罐”,里面还藏有一具儿童尸骨。昨天,经昌平区文物所工作人员鉴定,该组陶罐为战国时期的夹砂红陶瓮棺,距今已有2000多年。据了解,这是昌平区首次发现完整的三件套瓮棺。 张德生说,前几日,他在自家院内挖下水管道。挖到一米多深的时候,他突然碰到一个倒扣的“陶罐子”。“碰到文物了!”张德生惊诧不已,又向下挖掘了...
江西瑞昌市出土的一件罕见的唐代22足青瓷砚台。 魏东升 摄 中新网瑞昌4月13日电(刘占昆 柯恒昌)13日,记者从江西省瑞昌市博物馆了解到,日前该市出土了一件罕见的唐代22足青瓷砚台,该砚台是一名村民在一个月前帮人挖山药时挖出的。 据介绍,4月8日下午,瑞昌市公安局桂林派出所接到一匿名群众报案称,该市桂林街道办事处光明村一村民鄢某帮他人挖山药时挖出的一件文物,有文物贩子愿意出50万元购买。 ...
昌平区文物所的工作人员在研究刚出土的瓮棺 昌平农家院 挖出战国瓮棺 距今2000多年 内藏儿童尸骨 文物部门正在研究 (新闻观察员 徐娜 记者 蒋桂佳)昌平区马池口镇土楼村出土了一组瓮棺,昌平区文物所工作人员鉴定为战国时期的夹砂红陶翁棺,内有一具儿童的尸骨,距今已有两千多年。 今天上午,记者在昌平区文物所看到了这组瓮棺,瓮棺材质均为陶质,厚度不到一厘米,由上中下三件组成,三件直径均约33厘...
剩下的7件瓷罐2大5小 墓砖上印有古钱币花纹 古墓深埋在土里,主墓室还未发掘 东南网-海峡都市报3月29日讯(本网记者 张志宏/文 王浩志/图) 闽侯一村民在拓宽自家后院时,挖出一座古墓,并发现多件随葬瓷器,部分赶来看热闹的村民竟哄抢随葬品。昨日中午,省考古队和闽侯县博物馆工作人员赶去保护现场,初步断定墓葬年代为唐朝,并计划进行抢救性发掘。 挖机一铲下去挖出带花纹墓砖 被发现...
发现地:登封市石道乡后河村 阅读提示 昨天,一块记录清代镇里如何惩治盗窃、赌博、卖淫嫖娼、酗酒滋事等违法行为的石碑,被村民从废弃的小学地基下挖出后,被郑重摆放到了登封市石道乡后河村新农村文化广场上。 古碑现身 昔日“规矩碑”即现在“治安碑” 昨天上午,记者赶到位于山区的后河村。 “这可能是当时镇里立的‘规矩碑...
“不朽红颜”从明代“穿越”来了 泰州古墓挖出不腐女尸,眉毛清晰可见,脚踝还有弹性 身份成谜:棺木以糯米石灰浇浆来防腐,显示系大户人家,但全身棉布又似平民 2月24日,泰州城区春兰路工地发现三口明代棺木,两口棺木内仅剩下一堆尸骨和部分衣服。 3月1日,泰州博物馆打开了第三口棺木,惊奇地发现了女性墓主人保存完好,眉毛清晰可见,脚踝部甚至还有弹性。但...
3月2日,本报报道了济南舜井街附近,一施工单位擅自施工,挖出一个宋代莲花柱础的事情。2日上午9点多,当济南市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再次赶到现场查看时,却吃惊地发现,莲花柱础一夜之间竟不见了!是谁运走了柱础?考古人员报警后才发现,原来柱础是被施工方拉走了,施工方称是怕丢失才将柱础收藏起来的。 一夜间挖出的宋代柱础竟不见了 2日上午,济南市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再次来到舜井街施工工地,准备和施工方洽谈...
南京一施工工地挖出神秘木桩阵。1日,记者赶赴工地,南京的考古专家已将这里变成了考古工地。 在南京太平南路和淮海路的交叉口,原来沿街的民宅已经被拆弃,废砖废土堆很高。南京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正在一铲一铲地挖泥土。现场被规整“划”为凸字形,南北向的长100米左右,宽20来米,而东西向的探方长50米左右。考古工人的脚下,一根根木桩直直地往上立着,疏疏密密,好像在排一个什么阵。这些...
在舜井街附近的施工工地上,由于施工方擅自施工,一个石头莲花柱础被挖了出来。今天下午,闻讯赶至现场的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查看后认为,这个莲花柱础应该为宋代的。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柱础呈外方内圆状,上有覆莲。经初步测量,柱础大约90厘米见方,圆柱直径约56厘米,高约46厘米。考古人员高继习介绍说,根据柱础上的莲花纹饰等特征判断,该柱础应该为宋代的。他说,距离此处不太远的县西巷附近就是古代开元寺的...
重庆沙区西永镇童善桥村的王大妈昨天在水库旁的工地上站了一下午,前一天她看到有考古人员从半山上挖出黄金簪子等饰品,这里刚挖掘出一座宋代古墓。 昨天下午3点左右,记者赶到了位于童善桥村水库旁的一处搅拌站工地,工地旁小山坡上围了不少村民,一辆挖掘机旁已经拉上了警戒线,大家都站在警戒线外看着考古人员工作。“昨天挖了3层棺出来,还有一些簪子,都是金色的。”王大妈和邻居聊着,R...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