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从二号坑出土的青铜剑,长86厘米剑身上有8个棱面,极为对称均衡。它们历经2000年,从地下出土,却无蚀无锈,光洁如新。 秦兵马俑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临潼县秦始皇陵东1.5公里处,是秦始皇陵的从葬坑,这是一个浩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1987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目录。中新社发 黄冬 摄 秦兵马俑博...
青铜短剑很精致 近日,南平建瓯市博物馆考古人员在小桥镇霞抱村所辖蜈蚣岭山麓发掘出一座先秦祭祀窖台,出土春秋战国时期青铜短剑一把。 前不久,建瓯市博物馆接到小桥镇政府在所辖村发现古文物的情况报告,在报请省文物局批准后,南平市考古队队长、建瓯市博物馆副研究员张家与考古人员发掘了这座窖台。该窖台为竖穴卵石铺基,呈回字形,穴中置放青铜短剑一把。窖台形制小巧玲珑,推断其年代不会晚于战国时期,为我省考古发...
与弓不同,秦弩必须用脚蹬,借助全身的力量才能上弦 说起中国的古剑,出土最早者当为商末周初之出品,距今三千一百年左右。到了春秋战国之际,各地普遍铸剑,其中尤以南方的吴、越水平最高。 秦俑坑出土的剑比春秋时代的吴、越王剑晚了近二百年,两者最大的不同在於长度。春秋以前的剑很短,只有二十至三十厘米长,春秋时的剑在五十至七十厘米左右,而秦陵完整的九把剑,最长的达九十四点四厘米,最短的也有八十一厘米。...
9月2日,记者从郴州市文物管理处获悉,经过该市考古专家连日细致的发掘,南塔古墓群考古又有新发现,考古人员发掘出一把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的青铜剑,剑身非常完好,仍然隐约吐射出寒光。据专家初步估计,这把青铜剑可以达国家一级文物的鉴定标准。南塔公园古墓群还出土了青铜器、铁器、陶鼎等随葬品20余件。 据郴州市文物管理处考古科主任唐涛介绍,自8月下旬以来,文物管理处考古人员陆续在南塔公园发掘了4座古墓...
战国时期青铜剑。唐永春摄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博物馆接收到一把战国时期青铜剑,剑长46.5厘米,刃宽4.3厘米,分剑柄和剑身两部分。整把剑表面铜锈明显,但看上去刃部仍然比较锋利,在灯光照射下,熠熠闪光。剑柄部分有两道箍,剑身上部呈稍宽状收向剑尖。双面开刃,上设两道箍,剑身扁平,刃部锋利,上端略收,锋部成尖形,剑格呈倒凹字形,素面,为典型的战国青铜剑。 据了解,此剑是苕溪余杭段水利工地屠小明在挖土施...
昨天,令人瞩目的蚌埠双墩一号墓清理工作进行到第四天,在当天的清理中,考古人员从主墓室中清理出69件铜箭镞,在主墓室的棺椁之间,考古人员又发现了一把约40公分长的青铜宝剑。 负责此次文物发掘工作的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阚绪杭领队告诉记者,昨天他们主要是对主墓室进行清理。在清理中,他们首先将佩戴在墓主身上的十多块玉佩饰一一取出。这些玉器形状各异,有的呈圆环形、有的呈蚕形……非常精美...
保靖文物局工作人员正在2号墓发掘 2号墓出土的西汉青铜剑 2号墓发掘出的西汉陶鼎 1号墓出土的西汉玉环 近日,笔者从保靖县文物管理局了解到,该县清水坪镇成功发掘西汉古墓。 该墓位于清水坪镇魏家寨村王土田,四座墓同用一个长大38米、宽17米的封土堆,属典型的汉代“家族并穴合葬墓”,是该县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封土堆墓葬,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魏家寨古城遗...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