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法国南部的小镇瓦洛里因为一位天才艺术家的到来而开启了一段有关陶器的黄金时代。 1946年,毕加索到法国巴黎出席画展开幕式,在开幕式结束后,他应朋友的邀请来到法国南部著名的制陶小镇瓦洛里斯参加一个陶瓷展。在陶瓷展上,他对当地著名的陶艺大师苏珊-哈米耶的作品十分欣赏,展览结束后,苏珊夫人邀请毕加索到她的陶艺坊去参观,当时,毕加索随手就捏了三个陶瓷。次年,毕加索在巴黎参加完画展后,他想看...
清代家具是在清王朝(公元1644——1911年)统治期间所生产的家具,在此期间使用各种材质和工艺制作的家具都属于清代家具。此外,关外政权制作的家具也属于清代家具。由于目前艺术品收藏市场关于清代家具的定义比较模糊,与“清式家具”、“18——19世纪家具”的概念相混淆,所以有必要科学地加以澄清和诠释。笔者根据多年的史料研究和工作经验应邀撰写本文,做一个浅显的论述。 清代家具不同于“清式家具”...
文的这个章节将结合实物探讨明代箱匣类家具的识别与鉴赏。 先谈谈衣箱,衣箱属于大型的箱匣类家具,古人不仅用它贮藏衣物,也经常用它贮藏书籍、财宝等物品,在古代生活用具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早期的衣箱是没有底座的,直到明代早期,从鲁王朱檀墓中出土的几件衣箱实物和冥器都还没有底座。目前发现最早的带底座衣箱是一件朱漆戗金缠枝莲龙纹的皇家御用衣箱,约为明代前期或中前期制作,目前存世十分罕见。它长87...
在人类千余年间逐渐形成的起居概念中,椅和凳的最大区别在于椅有靠背,除了供人垂足坐,还可供人倚靠,所以早期的椅子也称为“倚子”。比如北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就记有:“今之士族,当婚之夕,以两倚相背,置一马鞍,反令壻坐其上,饮以三爵。”甚至到了南宋时期,赵与时还在其《宾退录》卷一中说:“京(蔡京)遣人廉得有黄罗大帐,金龙朱红倚卓,金龙香炉。”而有一段时期,椅则常被人们用来指代椅树或椅木,例如,北宋秦观...
我们欣赏、鉴定古代书画的价值,首先要了解不同时代的艺术特征,艺术风尚和那时期各个书画大家本人的独特风格。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要求,一个王朝有一个王朝的艺术表征,书画家们所创作的作品,无疑会受到时代环境的影响和制约,随之,作品中也必将体现出当时的文化氛围、时代情怀,笔法技艺,用彩习惯等大大小小的“朝代气象”。 所谓“一字”,指的是落款。落款是判断诗画年代的主要根据之一。一般来说,唐画无...
南朝书法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这说出了书法鉴赏的精髓,强调了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书法审美观念。在鲁群看来,书法鉴赏需要“七看”,即一看人品,二看内容,三看线条,四看间架,五看结构,六看章法,七看风格。 筋骨搭好才能抒意 鲁群认为,赏析书法要把握作品的宏观特征,如气势、神采、布白,又要细微的观察,如用笔、用墨、结构、线条等...
中国陶瓷的发展在明清时期已进入一个红红火火的时代,主要表现在瓷都景德镇瓷业的飞速发展,不仅数量大、品种多,且质量高、销路广。这一时期的青花瓷器在元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成了景德镇乃至全国瓷器生产的主流;借力于白瓷质量的提高,以及彩料和彩绘技术的改进和提高,各种彩瓷如成化斗彩、嘉靖、万历、康熙五彩、以及清代的粉彩、珐琅彩等更加绚丽多彩;红、蓝、黄、绿、黑等各种高温和低温单色釉瓷和仿古瓷更是色彩纷...
砚屏小百科:砚屏是放在砚端以挡风尘的用具,形状如立于案头的小插屏,为玉石、陶瓷、象牙、澄泥、漆木等原料制成。其首创于宋代,流传至今的砚屏,则以观赏用的居多。 砚屏的发展与使用 在宋代,就有了跟砚屏相关的记录。宋文人的《洞天清禄集》中记载:“古无砚屏,铭砚多镌于砚石底部和侧面,苏东坡黄山谷始作砚屏,砚铭既勒于砚,又刻于屏,黄山谷有‘乌石砚屏铭’”文中说,苏东坡与黄山谷(黄庭坚)就...
两汉时期,由于社会稳定,国力强盛,玉文化蒸蒸日上。汉代玉器在继承战国玉器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形成了雄浑豪放、气势磅礴的艺术风格,使中国古代玉器达到了自红山文化、良渚文化、殷商后期、战国以后的又一个高峰。此期玉器品种丰富,数量众多,工艺精湛,出现了许多精美的作品。玉礼器较前减少,各种作为装饰用的玉佩饰大大增加,用于丧葬的玉冥器已显著增加,玉用具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在雕琢工艺方面,圆雕、高浮雕、...
良渚,美丽的水中绿洲。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曙光”的良渚文化在1936年首先发现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镇,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年—公元前2200年,主要分布在环太湖流域。良渚文化玉器无论在数量上、种类上,造型纹饰上以及制作工艺上都发生了巨大的飞跃,和北方的红山文化玉器并驾齐驱,是中国玉文化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高峰。 良渚文化玉器用料大部分是透闪石,阳起石软玉,莫氏硬度在6-6.5左右,此外还...
走向世俗化、商品化 宋代是中国玉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经过五代十国漫长的玉器生产低潮之后玉器生产骤然升温,国家的统一带来了文化经济的繁荣,特别是宋徽宗赵佶嗜玉成瘾,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宋代玉器的空前发展。这时,民间玉雕行业初具规模,玉器市场应运而生,汴梁(今开封市)、扬州、杭州都出现了专门经营玉器的店铺。宋代玉器世俗化的倾向与民间玉雕的兴起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休戚相关的,民间玉雕...
岳峰(喜朝),中国国家博物馆鉴定中心主任,研究馆员。擅长书画、玉器、古陶瓷的鉴定评估。曾任新疆文物商店总经理、新疆文物局局长、新疆文物鉴定咨询委员会主任、新疆收藏家协会会长。 中华民族与玉结缘有上万年的历史。 中国古代玉器的高峰期与社会变革及经济文化发展密切相关,除新石器时代外,都与和田玉的开发和输入内地有关。当社会发展、文化昌盛,和田玉大量出现,就预示着高峰期的出现,即“盛世...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铸币史上,能够铸造货币的地方很多。但是,能够铸造有铸地货币的地方并不多见。大同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清朝初期曾铸造了刻有“大同”的国家货币“顺治通宝”和“康熙通宝”钱。钱虽小,但为清朝经济复苏和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础,也为古老的大同增添了艺术瑰宝。 大同府是清廷钦定的首批铸造货币钱局之一,也是清早期铸币时间较长的钱局。据史料记载: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定都北...
公元13世纪,蒙古族崛起,建立了元帝国,揭开了中西交通史的重要一页。元帝国征服了欧亚许多民族,使其统治范围横跨欧亚两洲,中西交通往来十分频繁,海外贸易发达。江西景德镇的瓷器,特别是青花瓷器不但在国内有广阔的市场,而且大量销往海外。 到14世纪以后,中国的青花瓷器就通过贸易的渠道输往西亚、东南亚、南非、欧洲等地。这些青花瓷今天能看到的不外乎当时出口而保存至今的传世品,以及古代遗址和墓葬发掘出土...
在许多反应老北京生活的电视剧中,都能看到这样的镜头:一位北京大爷从怀里掏出鼻烟壶,把鼻烟倒在手指上,再在鼻子上面一抹,一个喷嚏打的酣畅淋漓。对鼻烟壶稍微有所了解的人便会知道,一部分鼻烟壶使用的是内画壶工艺,不管多么复杂的图案,都是将一只极小的毛笔深入到壶内进行作画的。鼻烟壶在方寸之间将所有的意境与美丽,由内而外的展现出来,含蓄而又厚积薄发,就像所有老北京文化一样静静地等待你去发现。 鼻烟...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