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赵建成 男,1949年出生于山东青岛。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研究部主任、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三联书店最近重版了夏晓虹编辑的《追忆康有为》,并增补了几篇文章。长假得闲,翻阅一遍。其中有几篇谈到康有为的书学理论和他的书法,颇有趣。我从来就没喜欢过康有为的字,但是康的名头响,南北各书画拍卖,他的书法作品都是以万计的。说他的字“创造了独自的面目,不失为大家”,这是真的,康有为的书法,不用看署名,一望而知,但究竟好在哪里呢?这几篇文章也都没有谈出个所以然来。曾克耑认为康有为...
康有为在中国近代书法艺术领域具有很高的地位,加上其独特的经历与身份,他的作品一直是收藏界的热门,近年来在各大艺术品拍卖会上的成交价也是不断攀升,因此,在即将举槌的天承秋拍中,有一幅康有为书法长卷格外引人关注。近日,记者走访了这件藏品的主人田家壮、田桂芳夫妇。 田氏夫妇分别是中国书画装裱工艺学院的董事长和常务副院长,都精通书画装裱技艺。田桂芳说,这幅作品收藏于上世纪80年 代后期,是在西安买下的...
专家对“圣旨”的书法不太看好。陈咏 摄 今年是戊戌变法110周年。昨日有读者向记者报料,家住扬州文昌花园的张先生近日在外地出差时偶然淘得一件“宝贝”:一幅清代光绪皇帝1894年召康有为入京的“圣旨”,希望有关专家辨别真伪。 昨日下午,记者在张先生家看到了这幅“清朝圣旨”,看上去比较陈旧。“...
放鹤亭是西湖孤山一景,今后,一幅康有为书写的“放鹤亭”的匾额将挂在这个亭子上,为这座纪念北宋诗人林和靖的亭子平添一段佳话。昨天,杭州历史学会理事丁云川把自己收藏的这块匾额捐给了杭州市园文局岳庙管理处。 丁云川长期来热衷于杭州区域文化研究,今年被评为全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昨天,杭州历史学会举行表彰会对其进行表彰,该学会赵一新会长还专门为他颁发了证书。在会上,丁云川表...
为纪念康有为诞辰150周年,广州市荔湾区5日起免费开放康有为儿时学堂“小蓬仙馆”,举办康有为生平史迹展,并展出他以花地为题材的诗文录以及两幅书法作品。 荔湾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高俊芳介绍说,康有为10岁到13岁期间在小蓬仙馆读书。维新变法后,他从小蓬仙馆逃难出去。由于市政道路扩建需要,作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的小蓬仙馆于2001年实施异地重建,并于2003年重现原貌。
品名:书法作品(水墨纸轴) 作者:康有为 尺寸:60×22cm RMB:4800 介绍: 康有为的书法笔画平长,转折多圆,运锋自然,结体舒张,确有纵肆奇逸的气派,但笔力较弱,缺乏含蓄和变化,正如他自己所述:“吾眼有神,吾腕有鬼,不足以副之。”所作之书纵横开阖、大气磅礴、浑厚雄健、潇洒奔放、纯以神行。 其他: 康有为(1858年——192...
康有为(1858-1927)早年从政,以“百日维新”更为人熟知,但在书法上的造诣在近年来也日益收到市场的重视。康有为在31岁时写成了著名的书学著作《广艺舟双楫》,集中反映了他“尊魏推碑,抑帖卑唐”的主张,形成了他自己北碑南帖兼而有之的具有强烈个性的书法风貌。康有为书法以行书为最,吸收了魏碑用笔及体势,兼收篆隶笔法和行书的体格,笔力峻拔,气势开张,自成...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