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博物馆、纪念馆是陈列、展示、宣传人类文化和自然遗存的重要场所,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李修松建议,进一步扩大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经费补助范围,将新增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全部纳入国家免费开放体系。 免费开放有成绩也存在不足 “2008年启动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工作,至2010年,我省共有89家纳入国家免费开放经费补助范围。”李修松认为,免费开放顺应时...
2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文物局获悉,春节期间,陕西文物部门举办新春文化惠民活动,西安、宝鸡、咸阳等7个地市的55家博物馆陆续开办形式各异的展览活动,将陕西文物珍宝悉数呈现,让社会公众和游客在历史文化中品味年俗。 秦始皇陵博物院的“帝国之路·陇东记忆:秦文化与西戎文化考古成果展”、汉阳陵博物院的“唐秋官尚书李晦墓考古成果展”等高品质的考古文物成果展于春节前已经开展,西安碑林博物馆、蒲城县博物馆举办义...
10月25日至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首都师范大学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研究中心、中国考古网、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和首都师范大学公众考古学中心承办的第三届“中国公共考古——首师论坛”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文博单位和高校的代表、学生代表、文化行业代表和媒体记者以及前来旁听的社会人士二百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在论坛开幕式的致辞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表...
昨日,温州市政协副主席夏克栋率政协调研组到我市调研,夏克栋一行先后赴柳市后横的非遗主题小镇、温州华龙雕刻有限公司、乐清三科非物质文化博物馆、虹桥的万清堂木雕艺术馆等地,对我市非遗保护及公共文化建设情况开展调研。我市政协副主席陈亦殊陪同调研。 我市作为首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综合试点县,一共有乐清细纹刻纸、乐清黄杨木雕、乐清龙档、蓝夹缬制作技艺、乐清首饰龙5项国家级非遗项目,现有国家级非遗传承...
10月25至26日,第三届“中国公共考古•首师论坛”在北京首都师范大学举行,此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中心、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考古网和和首都师范大学公众考古学中心承办。 在本次论坛中,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金手铲”公众考古系列活动荣获第三届“中国公共考古——首师论坛”公共考古活动一等奖,并在会上作了“打造公众真正需要的公众考古...
近日,第九届“浦江华侨城十年公共艺术计划”——“暂时什么都不是”展望个展开幕。 浦江华侨城是由华侨城集团投资开发,邀请意大利知名规划设计师格里高蒂及其团队规划设计的新兴城区。“浦江华侨城十年公共艺术计划”,就是由OCAT和上海浦江华侨城合作设计的一项长期公共艺术计划,基本理念是结合城市的文化定位、空间布局和人文环境,与这座新兴城市同步创造公共艺术景观。经过若干年积累形成与城市规划和建筑息息相关的...
论坛主席台场景 10月25日,第三届中国公共考古·首师论坛在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大厦举行。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研究员出席开幕式并致词。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党委书记梁占军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王仁湘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主任袁广阔教授、四川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中心常务副主任刘国祥研究员在主席台就坐。 ...
日前,来自京津冀三地的11家文化机构,在北京市东城区共同签署了“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走廊”发展联盟战略合作协议书。今后京津冀三地的公共文化服务将在资源、活动、服务、管理机制等多个方面实现共建共享,实现一体化。 根据战略协议内容,下一阶段,成员单位将通过文艺展演、非遗展示、干部挂职、经验交流等内容开展深度的交流与合作。据介绍,在11家联盟成员单位中,有3家已经成为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0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右三),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党委书记梁占军(左三)等专家学者出席论坛开幕式。10月25日,第三届中国公共考古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公共考古论坛创立于2013年,是考古界专家、学者以增强全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历史文化为目的,面向公众、新闻媒体以专题讲座、研讨等形式普及考古知识和交流互动的平台。 10月25日,北京大学考古...
日前,民间环保组织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下称“绿发会”)收到来自郑州中级法院的“受理案件通知书”。今年4月,郑州上街区峡窝镇马固村7处文物5处被拆毁,马固村村委会、上街区政府、上街区峡窝镇政府和上街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因直接拆毁文物及不履行法定职责被该民间环保组织诉至法庭。这是国内首起人文遗迹(文物)保护公益诉讼,也是人文遗迹(文物)首次被纳入环境公益诉讼的范围。(10月19日《京...
为贯彻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精神,10月14日至16日,文化部副部长杨志今在安徽省开展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专题调研。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曹征海,安徽省副省长谢广祥等参加调研。 调研期间,杨志今一行深入城乡基层,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服务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在蚌埠市怀远县新城区何巷村,杨志今考察了农民文化乐园建设情况,对农民文化乐园建设...
2015年10月1日,适逢建国66周年,中国宋庄上上国际美术馆迎来了回归自然——2015国际公共艺术大展的隆重开幕!本次展览由上上国际美术馆、宋庄艺术论坛、六度蜂(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杨毅达总策划、靳清钦策展、解耀杰、王心鹤执行策展。 展览试图打破空间与理念的局限性、让群众徜徉于艺术品丛林之中,这是一次以公共艺术作为媒介、牵动艺术家与群众融为一体的宋庄艺术生态集体盛会。从1994年到2...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繁荣,公众探寻过去足迹、与祖先对话的诉求日益强烈,为顺应时代需求和考古行业发展趋势,自2013至2014年度,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围绕考古现场体验模式,举办了一系列公众考古体验活动,反响良好,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为进一步深化公众考古活动,第一时间与公众分享考古成果,2015年度,市考古所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对活动主题、活动内容与活动受众进行升级,充分发挥“金手铲”这...
在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中央财政不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大对公共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共安排209.8亿元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比2014年增加1.73亿元。 财政部教科文司8月19日对外公布了今年中央支持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情况。数据显示,财政资金更多投向公共文化建设的短板,以推动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据介绍,209.8亿元资金中,安排51.5...
“在当前互联网+的时代,要将文化资源建设的内容与老百姓的文化需求相对接,提高‘用户意识’,运用‘用户思维’,从老百姓的文化需求出发,提供更多差别化、有特色、有针对性的文化资源。”8月12日,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在京调研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时指出,在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背景下,中心要充分发挥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主阵地的作用,在公共文化数字平台建设、数字资源产品优化、新媒体网络传播、边疆数字文...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