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由江苏省宿迁市文物局组织,南京大学历史系文化与自然研究所、宿迁市博物馆、宿城区博物馆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市区苏豪银座建设工地墓葬群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在编号为M42的墓葬中发现汉代完整的彩绘陶俑。此墓位于该建设地块最西侧,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长2.95米、宽1.92米,墓底距地表约4米,内填五花土,方向100°,棺木已腐朽,仅存痕迹,人骨架保存一般,仰身直肢,头向朝东,墓室两侧均留二层台,随...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资料图片:南澳Ⅰ号前期出水的明代青花瓷器 (来源:羊城晚报) 经过几天的海上航行,广州打捞局“南天顺”打捞船在昨日上午抵达粤东汕头市南澳海域,它将在这片海域打捞“南澳Ⅰ号”船载文物。 负责这次水下打捞的考古队员6人已在准备展开工作。
5日,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正在考古的良渚文化茅山遗址于近日进入第二期发掘阶段,发掘面积已经扩大到近20000平方米,创浙江省考古史之最。良渚文化茅山遗址第一期发掘,经过半年多的野外辛勤工作,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首次发现水稻田和居住区与墓葬区布局结构清晰完整的良渚文化中晚期聚落遗址,目前已列入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候选名录。 最大收获是发现 结构完整的聚落遗址...
河北省南水北调工程田野考古历时3年半时间基本结束,发掘大中小型墓葬2000多座,出土各类文物12000余件。 河北南水北调工程田野考古从2005年8月槽河渡漕工程考古发掘开始,全国共有37家考古科研机构430多名考古工作者参与其中,目前已完成85处文物遗存点的考古发掘工作,实际勘探面积约680万平方米,发掘面积24万多平方米,发掘大中小型墓葬2000多座,出土各类文物12000多件。 河北省南...
3月23至26日,河北省南水北调田野考古汇报会在石家庄召开。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司长关强、考古处处长闫亚林,南水北调中线建设管理局处长谈采田,河北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河北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铁龙,以及参与河北省南水北调田野考古工作的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27家田野考古发掘单位领队,考古发掘监理单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还特邀北京大学文博学院严文明先生、李伯谦先生、中...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7时50分报道,广东“南澳一号”明代古沉船水下考古发掘工作进入倒计时,如果气候适宜,这项被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列为2010年的“一号工程”将在清明节前后正式启动。 曾负责“南海一号”整体打捞的工程船舶——广州打捞局“南天顺”号日前已经启程,考古人员也已经奔赴南澳岛,相关人士昨...
一、唐户遗址的发现与确立 唐户遗址位于河南省新郑市观音寺镇唐户村西部和南部,地处潩水河与九龙河两河汇流处的夹角台地上。潩水河从遗址东部自北向南、九龙河从遗址西部自西北向东南环绕流过,在遗址南部约1公里处交汇后继续东南流,注入颍河。遗址东、西、南三面环水,地势北高南低,台地高出河床7-12米,海拔高度123-126米。(图一)。 图一 唐户遗址位置图 唐户遗址发现于上世纪七十年代。...
第一届全国动物考古学研讨会于2009年12月5日至10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举行,来自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国家博物馆陈列部、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文博学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20多位从事动物考古学研究的学者及数位国外从事动物考古学...
赞皇西高墓出土的人面镇墓兽 磁县南城遗址墓葬出土的部分鼎 磁县北朝墓群出土的武士俑首 省内外40多家考古单位500多名考古工作者历时3年,取得500多处遗址、遗存的重要发掘发现!堪称“河北有史以来最大的文保工程”的南水北调河北段田野考古基本结束。这是记者从昨天揭幕的“河北省南水北调田野考古汇报会”上获悉的。随着磁县南城遗址、赞皇西高墓地等诸多新发现的陆续出土,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