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文/斐翔 “辛亥百年”不仅对全球华人有着特殊的意义,对全世界而言,同样意义重大。综观今年的拍卖市场上,各大拍卖行纷纷推出相关艺术品的专场拍卖。究竟民国时期的书法作品有何特点,为什么能够引发投资者这么大的兴趣,其市场前景又如何呢? 三类书家各有千秋 书法是中国独有的传统的艺术形式。以文字发展成为具有特定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这点来说,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所独有的。在封建社会的很长时期,书法的重要性甚至...
最近,上海拍卖行网站公开向社会征集钱币,并将于下月18日举行钱币拍卖专场,其中重头戏就是晚清、民国机器铸造的银元。近5年来,上拍为钱币开拍卖专场,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拍卖行向来被视作收藏投资市场的晴雨表,收藏投资界追捧什么,拍卖市场就会投其所好拍什么。专门征集钱币,开钱币拍卖专场,这都是因为:古钱币价格上涨,尤其是晚清和民国时期的机制银元,更是恶狠狠地涨。 机制银币成新宠 宣统三年的...
本报记者 汪敏华 最近,上海拍卖行网站公开向社会征集钱币,并将于下月18日举行钱币拍卖专场,其中重头戏就是晚清、民国机器铸造的银元。近5年来,上拍为钱币开拍卖专场,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拍卖行向来被视作收藏投资市场的晴雨表,收藏投资界追捧什么,拍卖市场就会投其所好拍什么。专门征集钱币,开钱币拍卖专场,这都是因为:古钱币价格上涨,尤其是晚清和民国时期的机制银元,更是恶狠狠地涨。 机制银币...
最近,上海拍卖行网站公开向社会征集钱币,并将于下月18日举行钱币拍卖专场,其中重头戏就是晚清、民国时期机器铸造的银元,价格也是一路走高。 上海收藏协会副会长、上海拍卖行副总经理陈克涛介绍,民国三年、九年、十年的“袁大头”因为存世量多,且大多在市场上使用过,因此其在收藏投资市场的价格长期以来比较平稳,在2005年前的十多年里,一枚价格仅为六七十元;2006年价格开始抬升,2009年涨到260元左右...
往年,民国瓷器只是拍卖会上的附庸品,如今却成为各大拍卖会的主角之一,据初步统计,近五年来,民国瓷器每年的整体涨幅达到了20%。 民国瓷器受追捧,缘于几个因素。一是唐宋高古瓷和元明清瓷器价格高飙,动辄千万上亿,让收藏者力有不逮。相比之下,民国瓷器有明清瓷器之风韵,而价格却处在洼地。而且,明清瓷器的价格飞涨,实际上给民国瓷器的价格上升拓展了空间,因此受到收藏者青睐。二是收藏者对时间概念的理解不同以往...
对于“民国时期文献”,目前还没有严格的书面定义。在5月16日陕西西安召开的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座谈会上,多数与会专家认为,“民国时期文献指的是形成于1911年至1949年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各种知识和信息的载体”。 近年来陆续实施的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中华再造善本工程等重点文化项目,为实施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但总体看来,民国时期文献保...
文/游勒 纽约时间3月22日,一只定为“类属民国”的霁蓝描金开光粉彩花卉纹双耳瓶以1800.2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1809亿元)成交,这一价格是其估价上限的1.5万倍,下限的2.25万倍,也是第八件晋级亿元的中国瓷器。 全球经济第二强的中国人,以囤盐之热忱,为海内外中国艺术品拍卖会上演的“乌鸡变凤凰”传奇,再添新故事。 一、双耳瓶:乌鸡变凤凰 近年,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拍场,频频演绎“乌...
本报记者 汪敏华 手中有闲钱,投资没方向――楼市 “限购令”之后,这样的人不少。 投资没方向,有两层意思。一是不知道投资什么,二是知道个大概,但具体买什么,什么时候买,就懵懵懂懂了。 俗话道:只有买错没有卖错。如果我们细心一点,看看拍卖行、珠宝行最近在展出什么、征集什么、鉴赏什么,对当前投资市场风向的判断,不说八九不离十,也有个五六分。 以城隍珠宝为例,这家沪上著名的珠宝行本月初刚开幕 “...
早在2009年,一件来自于王锡良的粉彩瓷板画《黄山四千仞》拍出了782万元的高价。这是迄今为止当代陶瓷在公开拍卖中的取得的最好成绩。王锡良作为“珠山八友”之一王大凡的弟子,拍得如此高的价格,也使得“珠山八友”又引起了人们的注意。2011年3月22日,纽约苏富比亚洲艺术品拍卖周的“揭幕战”—中国瓷器及艺术珍品专场,一...
深圳商报记者 刘悠扬/文 姜志强/图 精美的月份牌广告画、被忽略的《大众》杂志、1930年代的《资本论》、用封面来讲故事的民国“一角书”……100年前的书都长啥样?5月8日下午在万象城开幕的“故纸温暖:民国最美图书私人典藏展”来告诉你。该展览首次集中展出深圳人高小龙、南兆旭近20多年来收藏的民国书籍、杂志、画报、广告画、年画、布牌子等各类出版物,珍贵的民国原版书,将前来参观的人们拉回到100年...
宋美龄当时的户籍卡。(图片由南京市档案馆提供) 平民王志悦的户籍卡。 白先勇当时的户籍卡。 宋美龄、白先勇、傅抱石、高二适、陈立夫……通过三年的清理消毒,150多万张民国户籍卡片近日重见天日,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平头百姓,都可以找到当年他们在南京居住生活的“印记”。透过那些发黄的户籍卡,当时南京的市井生活百态也隐约可见。 专家说,...
“衣冠沧桑——民国丝绸服饰展”近日在苏州丝绸博物馆开展。该馆馆藏的近百件各类民国时期衣冠服饰,让参观者大饱眼福。展览将持续至5月31日。
近代中国,离我们很远,又离我们很近。远的是,它是一个世纪前的影像;近的是,它的末端与今天首尾相连,并且在服饰文化上非常相似,西化、混搭、多元是共同的元素。辛亥革命及新文化运动拉开了近代中国“变服”的序幕,《衣冠沧桑I——民国衣冠服饰展》日前正在上海大剧院画廊举办,策展人施珏女士也向我们道出了古老服装背后的故事。 “人的生命很短暂,但这些古老的衣服却一直存在着。...
据新华社南京5月2日电 (记者顾烨)“五一”期间,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民间文学“宝卷”传承人包立本收到五册珍贵的民国宝卷抄本。据非遗专家称,这些宝卷和以往的宝卷在内容上颇有不同之处,属于首次发现。 这五册珍贵的民国宝卷分别为《白龙宝卷》《杨桥宝卷》《百花台宝卷》《卖花宝卷》《金锁宝卷》。此次发现的抄本,为研究地方文化提供了更多样本。 宝卷是研究中国宗教、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等多种课题的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