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历时5年的河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2011年底全面结束。经普查统计,我省不可移动文物总量达33943处,其中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21634处,复查不可移动文物12309处,复查注销不可移动文物1924处。文物数量“井喷式”增长,使得文物保护工作更加繁重。那么,目前我省文物保护现状如何,何种因素造成文物消失以及如何应对文物消失?带着这一系列问题,记者采访了河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
中广网沈阳1月11日消息(记者 郭威)葫芦岛市第三次文物普查于2011年12月末全部结束,全市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529处,其中新发现759处,复查770处。登记已消失不可移动文物31处。调查发现水下文化遗存点11处。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普查工作于2007年9月30日正式开始。分三个阶段对全市境内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了全面的普查,期间共完成全市127个乡镇(街道)、1209个...
1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1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社科院召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杂志社承办的考古学论坛,旨在促进学术交流,为学术界提供了一个考古信息的交流和展示的平台。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在开幕式的讲话中,对论坛具有的学术前瞻性和引领作用表示肯定。他希望考古学论坛能够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始终坚持论坛的学术特色,走在学科发展的前沿,在年度项目选择...
本报泰安1月9日讯(记者 王鹏) 近日,山东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名单揭晓,岱岳区西大吴汉代墓地榜上有名。 为全面展示第三次文物普查成果,山东省组织开展此次评选活动,从新发现文物点中选出一百处具有很高文物价值的文物,西大吴汉代墓地是其中典型代表。该墓地位于岱岳区大汶口镇,墓地面积7.3万平方米,为汉、宋、元、清代普通墓葬,是第五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岱岳区组织有关单位对墓地考...
长沙宋代古城墙证明湘江河道在过去几百年里大大变窄、华容洞庭湖边发现重要史前城壕聚落……1月8日召开的湖南考古暨文物保护工程工作汇报会上,长沙宋明代古城墙、岳阳七星墩、临澧古稻田、城步苗文石刻等许多考古发现,都在与会专家的介绍下揭开神秘面纱。 名称:宋明代古城墙 地点:长沙潮宗街 见证湘江几百年来变迁 汇报会上,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黄朴华透露了长沙最新考古成果...
记者1月5日从有关方面获悉,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考古学论坛,研讨2011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 六大新发现分别为: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旧石器时代遗址、内蒙古科左中旗哈民忙哈史前聚落遗址、湖北随州市叶家山西周墓地、江苏盱眙县大云山西汉江都王陵、山东定陶县灵圣湖西汉墓、西藏定结县羌姆石窟。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旧石器时代遗址 遗址位于康巴什新区康巴什乌兰木伦景观河北岸,发现于2010年...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旧址、呼伦贝尔中东铁路建筑群、京张铁路张家口站、首都钢铁公司旧址等一批近现代工程科技类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工业遗址入选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令人关注。这100处新发现是从已经登记的70余万处不可移动文物中评选出来的,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六大类文物。与此同时“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图片展在首...
本报枣庄1月3日讯(记者 李淼) 3日,记者从枣庄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获悉,枣庄市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喜获丰收,新发现文物数量居全省前十名。 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省政府继续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谢治秀通报了全省开展第三次文物普查总体工作情况和普查成果。 枣庄市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共调查64个乡镇街登记不可移动...
新华网武汉12月28日电(记者 俞俭)记者28日从湖北省文物局了解到,湖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三阶段资料整理工作全面完成,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36473处,新发现26182处,文物总量位居全国第七,进一步奠定了文物资源大省的地位。 湖北省文化厅副厅长、文物局长沈海宁介绍,此次文物普查摸清了全省不可移动文物家底,建立了全省不可移动文物信息管理系统。有一大批重要发现得到展示,武昌表烈祠、南漳古...
(记者李新龙、通讯员吴建刚)昨日,全省文物局长会议上透露,随州叶家山西周早期墓地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成果,出土文物之精、文化内涵之深、学术价值之高,堪称继曾侯乙墓后我省又一重大考古发现。目前,我省正向国家文物局申报“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国家田野考古优秀工地”。 截至目前,叶家山墓地田野发掘一期工作已基本结束,发掘面积3700平方米,共发现墓葬65座和1座马坑。除2座大墓未掘外,其余墓葬都已发掘...
本报讯(特派记者 刘素青)12月16日,记者从云冈石窟研究院获悉,云冈石窟窟顶考古在一处北魏至辽金的佛教寺院遗址中,出土的辽金时代的铸造工场,是迄今国内辽金时代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铸造工场。铸造工场主要包括一处地穴式铸造井台、30座熔铁炉、水井等。这一发现不仅印证了我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天工开物》中对宋辽金时代冶金铸造景象的描述,还反映了北魏、辽金时期云冈寺院不同的建设风貌和繁盛程度。...
记者28日从江西省文物普查办公室获悉,中国时代最早、延续生产时间最长的造纸遗址,江西省华林宋元明造纸作坊遗址入选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 华林宋元明造纸作坊遗址,位于江西省高安市周岭村。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07年和2009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高安市博物馆联合组成考古队,对华林造纸作坊遗址进行了两期考古发掘。 联合考古队在周岭村福纸庙附近700平方米范围...
中新社南昌12月28日电 (记者 王剑)中新社记者28日从江西省文物普查办公室获悉,中国时代最早、延续生产时间最长的造纸遗址,江西省华林宋元明造纸作坊遗址入选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 华林宋元明造纸作坊遗址,位于江西省高安市周岭村。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07年和2009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高安市博物馆联合组成考古队,对华林造纸作坊遗址进行了两期考古发掘。 联合考古队在周岭村...
南靖又发现两处商周时期古文化遗址——鱼塘湖遗址(龙山镇南蔗村)和寨仔山遗址(金山镇碧溪村)。至此,南靖境内共发现43处商周时期古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和溪镇、梅林镇、金山镇和山城镇,出土的文物多为陶器和石器等。 这两处遗址是在海西天然气管网二期工程漳州至龙岩段项目工程文物考古勘探中发现的。南靖县博物馆馆长简荣伟说,这两处遗址的发现对研究南靖商周时代古村落的发展,了解商周时期人的生活发展有重要意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