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浙江省古籍保护中心: 浙江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是中国文明发源地之一。据王国维先生考证,“唐之中叶吾浙已有刊版矣”,为浙江地区早在唐代已有图书刻印出版提供了佐证。杭州在宋代成为全国刻书中心,后经元、明、清诸代续有发展。浙刻古籍历来被视为佳品,受到历代藏书家的重视和喜爱,到了近现代,浙江更成为私人藏书楼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刻书、藏书的优良传统,为浙江省开展古籍普查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编目经验,奠定了良好...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启动以来,古籍普查一直是常抓不懈的基础性工作。几年来,透过普查不仅摸清了古籍存藏的某些底数,还有不少过去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新发现令人欢欣鼓舞。 辽代立朝几与北宋相始终,辽代历史上刻书出版事业并不十分兴盛,且书禁甚严,敢以书传南界者,罪死。所以能够流传于今者如吉光片羽、鲁殿灵光,版本学家与出版史家向难走笔辽代刻书出版的描述。近年来,通过普查与珍贵古籍申报,山西辽代应县木塔所...
天津市古籍保护中心: 天津市古籍保护中心与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签署编纂《中华古籍总目·天津卷》任务书,至今历时两年,编纂工作已基本完成,即将付梓。 天津市有着悠久的藏书历史,古籍收藏基础好。以天津图书馆为例,现有古籍50余万册,其中善本8000多部,共计10万余册,除了宋元珍版、孤本秘籍,形成了以明清两代地方志、大家别集、小说、宝卷(明清民间宗教文献),以及清版活字本古籍等为特色的藏书体系。同...
南方日报(微博)讯(记者/何建文 通讯员/秦凌 叶智昌)昨日,笔者获悉,广东省文化厅公布了首批《广东省珍贵古籍名录》,莞城图书馆选送的《史记》(明崇祯间刻本)、《廿一史弹词注》(清雍正树玉堂精写刻本)和《松雪堂印萃》(清乾隆五十年(1785)钤印本)三部善本古籍成功入选。 据统计,首批入选《广东省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有1098种,其中,八成以上入选名录的古籍分布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中山大学图...
中新社拉萨2月8日电 (白少波)自2006年由色拉寺、大昭寺共同出资组建的“色昭佛教古籍经典收集整理印经室”至今已经收集古籍3000余部,出版了古籍经典328部。 色昭佛教古籍经典收集整理印经室位于色拉寺的一座小院,“色昭”是色拉寺、大昭寺两座寺庙的简称。色拉寺喇嘛次仁是该机构的负责人,8日他在拉萨接受了中新社记者的采访。 该机构由色拉寺、大昭寺于2006年共同出资300万元人民币组建的,...
(白少波)自2006年由色拉寺、大昭寺共同出资组建的“色昭佛教古籍经典收集整理印经室”至今已经收集古籍3000余部,出版了古籍经典328部。 色昭佛教古籍经典收集整理印经室位于色拉寺的一座小院,“色昭”是色拉寺、大昭寺两座寺庙的简称。色拉寺喇嘛次仁是该机构的负责人,8日他在拉萨接受了中新社记者的采访。 该机构由色拉寺、大昭寺于2006年共同出资300万元人民币组建的,成员既有寺庙的喇嘛,也...
自2006年由色拉寺、大昭寺共同出资组建的“色昭佛教古籍经典收集整理印经室”至今已经收集古籍3000余部,出版了古籍经典328部。 色昭佛教古籍经典收集整理印经室位于色拉寺的一座小院,“色昭”是色拉寺、大昭寺两座寺庙的简称。色拉寺喇嘛次仁是该机构的负责人,8日他在拉萨接受了中新社记者的采访。 该机构由色拉寺、大昭寺于2006年共同出资300万元人...
我国号称有8000万的收藏爱好者,他们都在收藏什么?文物回流,渲染爱国色彩的?珍罕皇室,不求最好但求最贵的?金融资本,无所谓艺术品或是大蒜绿豆?如今,新中国民间收藏已恢复30年,拍卖也已有20年的历史,收藏门类体系也日渐成熟,但越来越多的人却看不懂、弄不清,也买不起了。书画瓷器等传统收藏项目的顶级精品早已过亿,美品动辄百万,现代工艺大师的力作普遍在6位数以上。 而有一群人,正在另辟蹊径,开创了一...
本报讯(记者 任玉霞)近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我市古籍保护工作喜事临门:市图书馆荣列河南省第一批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该馆10部古籍入选第一批河南省珍贵古籍名录。 为加大古籍保护工作力度,市图书馆购置了价值1.4万元的冷光源扫描仪,价值2.8万元的拍摄书影专用单反相机,购置鉴定版本等参考工具书55册价值6134.16元。该馆投入3.2万元购买的“汉籍数字图书馆第一阅览室”古籍数据库(单机版),收...
少数民族古籍每年流亡上千册 新闻速读 省政协调研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云南省约有8万余册(件)散存于民间的民族古籍,由于缺乏足够的抢救征集资金,目前正以每年约上千册(件)的速度流失消亡。 云南省各民族在长期的劳作和生活中先后创造了古滇、南诏、东巴、毕摩、贝叶、铜鼓、稻作等历史悠久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他们有的用古老的民族文字,留下了卷帙浩繁的文献古籍;有的靠口耳相传,形成独特的口传古籍。 ...
本报济南讯 日前,省政府批准颁布第二批珍贵古籍名录和重点保护单位,又有2393部古籍列入“山东省珍贵古籍名录”,4个单位列入“山东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截至目前,“山东省珍贵古籍名录”共有古籍6203部,山东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28个。从2008年开始,我省在全省开展评选命名“山东省珍贵古籍名录”和“山东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工作。评选命名工作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各地古籍保护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了...
我国号称有8000万的收藏爱好者,他们都在收藏什么?文物回流,渲染爱国色彩的?珍罕皇室,不求最好但求最贵的?金融资本,无所谓艺术品或是大蒜绿豆?如今,新中国民间收藏已恢复30年,拍卖也已有20年的历史,收藏门类体系也日渐成熟,但越来越多的人却看不懂、弄不清,也买不起了。书画瓷器等传统收藏项目的顶级精品早已过亿,美品动辄百万,现代工艺大师的力作普遍在6位数以上。 而有一群人,正在另辟蹊径,开创了...
2011年5月,中国嘉德(微博)春拍古籍善本专场,一套元抄本《两汉策要十二卷》以900万元起拍,经过近70次激烈竞价,加上佣金,最终以4830万元的天价成交,一举创下中国古籍拍卖的世界纪录。 一套距今600多年的古籍卖到几千万,其历史与文化价值的彰显令人唏嘘。业内人士介绍,在艺术品收藏行列中,古籍善本的收藏是要求文化层次的,古籍善本收藏的市场也相对明晰。目前,从群体参与、资金投入、市场行情等多...
手握大楷毛笔,轻轻蘸了蘸特制的浆糊,笔锋滑过清代地契的破损处,镊子夹起一小块修补纸,轻放在地契上,小刷子将修补纸刷平。山西省古籍文献修复中心的修复师魏清的工作速度很慢,一寸一寸,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山西省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申报工作2011年10月结束。根据这个《名录》,我省古籍总量约150万册,其中五十余万册古籍破损严重。山西省图书馆保存的30万册古籍,有10万册亟待修复,而我省专业的古籍...
山西省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申报工作2011年10月结束。《名录》显示,我省古籍总量约150万册,其中50余万册破损严重。山西省图书馆保存的古籍中有10万册亟待修复,而我省专业的古籍文献修复师仅有10名,山西古籍保护已刻不容缓。(太原晚报1月16日)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太原更是历史文化名城,二者最大依托就是丰富的历史文化,它包括古建、古迹、古籍、古玩等。 但在现实中,许多珍贵古籍没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