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3月1日下午,刘云辉副局长会见了日本奈良橿原考古所所长一行三人,双方就今年11月份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举办日本文物展览事宜进行了商谈。局外事处、陕西历史博物馆和文物交流中心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谈。陕西将与今年4月与日本奈良结为友好省县关系。为了促进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作为两省县结为友好关系的一项重要活动,由陕西省文物局与日本奈良橿原考古研究所联合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承办的日本文物展览,将于今年11...
新华网南昌3月2日专电(记者 沈洋)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日前组织考古、物探方面的专家对鄱阳湖水域进行实地调查,以确定水下文化遗存点的具体位置,为下一步开展水下考古做好准备。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樊昌生告诉记者,2月底,考古、物探专家在鄱阳湖水域的星子县、都昌县进行实地调查,重点调查了老爷庙水域、鞋山古战场以及汉代鄡阳古城遗址。被称为中国“百慕大”的老爷庙水域是此次实地勘测...
本报1月16日和21日曾两次报道了武陵区南坪岗乡南坪村西汉土墩墓葬群的发掘情况,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郭伟民称其为“中国西汉第一墩”。目前,此墓群还在进一步发掘中,在国内也引起轰动。2月26日,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省考古所、浙江省文物考古所的专家现场考察了墓葬的发掘情况,并与我市考古专家进行研讨。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副所长白云翔评价:“南坪汉墓确立了一种新的墓葬类型!&...
自本报报道鄱阳湖首次水下考古在浔启幕,有望揭开中国“百慕大”神秘面纱的消息后,得到市民的极大关注。昨日,记者获悉,本次之行颇有收获,基本能确定老爷庙沉船和鄡阳城位置,考古队伍计划于下周到达永修县,一探海昏的神秘。 “这次的九江行,很有收获,老爷庙沉船位置基本确定了,都昌古鄡阳城的位置和面积也基本清楚,但这还需要进一步论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樊...
南海里水西华寺挖掘出的古代遗物。记者何波 摄 随着考古人员对大殿遗址的全面挖掘,广佛千年古刹西华寺大殿的原始面纱也基本被揭开。记者昨天从南海里水西华寺二期考古现场获悉,继发现南汉硕大柱础和千年残碑之后,日前又觅得三块刻有汉字“王”的龙头瓦当,推测为南汉时期文物。 现场: 出现8个时期遗址地基 昨天,记者来到西华寺二期考古现场,在深约3米、面积逾100平方米的西华寺原址大殿遗址内...
老虎墩遗址位于靖安县北潦河支流小南河流域,距离水口乡李洲坳东周古墓群仅10公里。2009年10月至2010年年底,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厦门大学考古专业和靖安县博物馆对遗址进行了保护性发掘。其出土的罕见彩陶、史前“江西第一路”、奇特祭祀坑、百余座二次墓葬群等等,都给考古专家带来一次又一次惊喜。随着发掘工作的结束,近日,考古专家对遗址出土文物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据了解,距今6000多年的红陶和彩陶...
牛河梁遗址 牛河梁遗址出土的玉猪龙 记者毕玉才、特约记者刘勇 从刚刚结束的辽宁省文化局长会议上了解到:《牛河梁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已编制完成并报国家文物局。此举标志着牛河梁申遗已进入“冲刺”阶段。 牛河梁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的建平、凌源两县(市)交界处,是距今约五千多年的红山文化晚期遗存,遗址出土的大型祭坛、女神庙、积石冢群以及成批成套的玉质礼器...
日前,记者从雁江区文物管理所获悉,该所2010年12月29日至30日在资阳市二环路B段施工工地现场抢救性清理发掘的古墓葬(本报2011年1月6日第5版曾作报道),目前经省考古研究院专家考证后初步认定,该崖墓属兼有汉代和南北朝特征的跨时代家族墓。 据雁江区文物管理所所长周永东介绍,经过工作人员的清理发掘,共出土各类随葬品50余件 (尚未整理修复),包括玛瑙2件,摇钱树2件,铜俑2件,铜耳...
记者从刚刚结束的辽宁省文化局长会议上了解到:《牛河梁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已编制完成并报国家文物局。此举标志着牛河梁申遗已进入“冲刺”阶段。 牛河梁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的建平、凌源两县(市)交界处,是距今约五千多年的红山文化晚期遗存,遗址出土的大型祭坛、女神庙、积石冢群以及成批成套的玉质礼器,以确凿的考古实物证明五千年前这里曾存在过一个具有国家雏形的原始文明社会,这一...
2月22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召开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陕西金文集成》开题论证会,省社科办白宽犁处长、安海胜主任等领导及省内古文字界王辉、尹盛平、吴振烽、张懋镕、王占奎、曹玮等知名专家参加会议。 会议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助理侯宁彬主持,省社科办白宽犁处长宣读《陕西金文集成》立项通知书并讲话。白处长首先祝贺陕西省考古院成功申报该项目,称该项目的申报是该省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上的重大突破,是陕西省考...
近日,一项新考古发研究显示,在现在的阿拉斯加中部,大约在11500年前,这个最早美洲人(当时仅有三岁)被放置在家中的炉床上。 考古学研究小组在阿拉斯加遗址进行发掘工作,在这里他们发现了冰河世纪时期儿童遗骸残片 远古时期阿拉斯加儿童骨骼碎片 科学家表示,这个古老的人类家庭遗迹是迄今在北美亚北极地区发现的最古老人类遗迹,可以帮助他们探索冰河世纪时期人类的日常生活。此外,...
出土的摇钱树。 出土的金戒指、银戒指、银手镯。 出土的玛瑙饰品 本报讯(实习记者 黄建伟)日前,记者从雁江区文物管理所获悉,该所2010年12月29日至30日在资阳市二环路B段施工工地现场抢救性清理发掘的古墓葬(本报2011年1月6日第5版曾作报道),目前经省考古研究院专家考证后初步认定,该崖墓属兼有汉代和南北朝特征的跨时代家族墓。 据雁江区文物管理所所长周永东介绍...
近日,佳家花园二期建筑工地不断发现汉、唐、宋时期的墓葬。今天上午,该工地再次传来消息,考古人员在现场发现了一座晚唐五代的墓葬,出土了木俑、铜钱等随葬品。不过可惜的是,墓穴中的棺材早已不见踪影,仅剩棺材底座——须弥座。然而非常奇怪的是,在距离此墓不远处也发现了一个同时期的木俑,只不过在“身材”方面较胖些。 可惜:墓葬被盗只剩须弥座 下午1时,当记者赶至现场时,考古人员正在小心地清理着墓穴中...
近日,佳家花园二期建筑工地不断发现汉、唐、宋时期的墓葬。今天上午,该工地再次传来消息,考古人员在现场发现了一座晚唐五代的墓葬,出土了木俑、铜钱等随葬品。不过可惜的是,墓穴中的棺材早已不见踪影,仅剩棺材底座——须弥座。然而非常奇怪的是,在距离此墓不远处也发现了一个同时期的木俑,只不过在“身材”方面较胖些。 可惜:墓葬被盗只剩须弥座 下午1时,当记者赶至现场时,考古人员正在...
近日,六安市裕安区韩摆渡镇首次发现2处具有较高文物考古价值古迹:一处为占地3亩的高规格宋代古墓,位于老淠河东岸500米处,墓葬封存完好,结构完整。另一处为占地10多亩的新石器时期遗址,位于百市集村六苏路附近。此次发现是继该镇官塘、陆集等村发现新石器时期遗址及汉代墓葬群后的又一新发现。这将老淠河沿岸人类最早活动纪录追溯至原始社会末期,宋代古墓的发现填补了老淠河沿岸赵宋时期人类活动的考古空白。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