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正在进行中的首届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是最近艺术界的一大盛事。新疆不仅有无与伦比的自然风光,更有深厚的历史人文积淀,是艺术繁荣的肥沃土壤。而新疆也是艺术市场中的一个重要板块。中国艺术市场有非常活跃的地域性板块,这在地大物博的中国是一个突出的现象。这不仅因为进入市场的艺术家及其作品有地域特色,也因为市场上的买家群体有地域性。认识地域板块的特性,对于投资者把握艺术市场十分必要。为此,艺术资产将推出地域板块...
今天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将恪守国际准则,继续为丝绸之路珍贵文化遗产提供最好的保护,并将继续团结各利益相关方,进一步巩固跨地区跨行业对话和协调机制,深入探讨巨型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和利用模式,让古老的丝绸之路再次绽放灿烂的光彩。 今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近期在对宁夏固原市南塬一带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一处长斜坡墓道多天井壁画墓。根据墓葬形制和残留壁画,考古人员初步推测墓葬年代为隋唐时期,墓主人在当时身份地位等级较高。 据现场考古工作人员介绍,墓葬发掘面积近600平方米,经过近一个月的发掘,已经确认这是一座长斜坡墓道多天井壁画墓葬,方向坐北朝南,墓道长度为11米左右。由于长斜坡墓道多流行于隋唐时期,壁画一般也都是发现在位尊...
靳尚谊正在给艺术品做鉴证备案。 对二级市场影响甚微 鉴证结果仍存在争议 继去年5月,北京市文化局发布《北京市艺术品鉴定工作试点方案》,批准5家单位作为艺术品鉴定试点后,今年5月30日,“去伪存真—中国版权协会艺术品鉴证备案中心成立”发布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其中包括北京东方雍和国际版权交易中心等8家官方认证机构。实行艺术品鉴证备案已经满一年,鉴证备案是否已经...
从石峁遗址发掘出玉器了!流散在各地的石峁玉器终于得到了“正名”。 石峁考古报告显示,在石峁城的石墙之间发现6件玉器,包括玉铲、玉璜、石雕人头像等,这证实了石峁玉的存在。实际上石峁玉早就流传于天下了。陕西省神木县文体事业局介绍,石峁玉目前流散在海外4000余件,胡文高个人收藏200余件,现在展示于神木县博物馆;还有考古专家早期从石峁村农民处征集的127件,现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当然还有一些石峁玉...
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世界最长的文化遗产线路——“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申遗成功,这条文化线路跨度近5000公里,申报遗产区总面积达42680公顷,代表性遗迹共33处,其中我国就占一大半,有22处遗迹。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香料是中国从海外进口的最大宗商品之一,中国熏香历史渊源久远。几千年丝绸之路,几千年香料之路,留下了不少有关香料的文物遗宝,有宋代的香料遗存,还有熏香所用的器具,诸如汉代的陶制、瓷制、铜制熏炉,明代香薰和清代薰炉等等。 香料小史 香料是中国从海外进口的最大宗商品之一。中国熏香历史渊源久远,早在西周,宫廷便设有专门的官员,负责熏香去秽、驱灭虫蚊。秦汉时期,随着海陆交通...
6月28日,参观者观赏元代景教文物。中新社发 刘文华 摄 当日,《草原丝绸之路文物精华展》在内蒙古博物院开展,展览文物汇集内蒙古自治区内12家、区外4家文博单文物共计200余件文物,时间跨度从石器时代到元、明、清时期,展示“草原丝绸之路”沿线历史文化遗存和文明进程。
6月22日,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联合提交的“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回首丝绸之路的历史起源,从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始,作为一条中国连通西方、走向世界的路,丝绸之路寓意着友好与交流。 【跨国申遗,中国首次】 丝绸之路,是古代一条以丝绸贸易为主,通往西域的商路,是古代东方与西方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技...
什么是“丝绸之路”和“香料之路”? “丝绸之路”也称“丝路”,陆上丝路是古代横贯亚洲、联结亚、欧、非三洲的交通道路,全长约7,000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商路。其主要路线东端起自我国渭水流域,向西通过河西走廊,或经今新疆境内塔里木河北面的通道,在疏勒(今喀什市)以西越过葱岭(帕米尔高原),经大宛(今费尔干纳盆地)和康居(今撒马尔罕附近)西行;或经塔里木河南面通道,在莎车(今莎车县)以西越...
哲学家有关“熟知非真知”的告诫,对于认识“丝绸之路”等被现代人命名的历史现象十分有益。一种命名一旦通过语言的约定俗成作用流行开来,就会在人云亦云的语境作用下形成成见,超越世俗观点而洞察事物真相的可能性也就随之逐渐变小。 丝绸之路“小传统”与玉石之路“大传统” 自从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丝绸之路”的命名以来,相关的中文和外文著述已汗牛充栋。就其命名之初的解说看,李希霍芬指的是从公元...
中肯水下联合考古队队员在肯尼亚谢拉水下遗址调查测绘(2012年12月5日摄)。 中肯合作水下考古项目始于2010年。水下考古队以肯尼亚沿海地区的拉穆群岛、马林迪为重点,对几处水下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还对拉穆群岛谢拉水下遗址和马林迪恩戈梅尼沉船遗址进行了发掘。根据考古队公布的成果显示,谢拉遗址发现了一批具有阿拉伯和本地风格的陶罐,并出水了少量中国瓷器;恩戈梅尼沉船残存较为丰富的船体结构,造船工艺特点...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成都老官山汉墓考古的初步成果,进行了公布。据介绍,成都老官山汉墓考古取得了重要发现,其中出土的4台蜀锦提花机的模型,成为我国发现的唯一有出土单位的完整的西汉时期织机模型,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提花机模型,填补了我国乃至世界丝绸纺织技术的考古空白。 2012年7月中旬,为配合成都地铁3号线施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金牛区天回镇建设工地(俗称老官山)进行抢救性发掘,共清理西...
丝绸与陶瓷是中国人民奉献给世界的两件宝物,这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所用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伊斯兰民族用中国的大青花瓷盘盛饭装菜,然后很多人围着一圈共同席地享用;菲律宾等民族将中国陶瓷作为神物顶礼膜拜;非洲人将中国瓷器装饰于清真寺、宫殿等建筑上。古罗马人将中国的丝绸奉为上流社会和贵妇的奢侈品,并在公元一世纪前后引发了一场丝绸与道德之间的争论。丝绸与陶瓷作为物质产品出现,其意义不仅只此作为可用、可穿之...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