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发现的唐代石人石虎(省文物局供图) 记者昨日从省文物局获悉,礼泉县近日发现新出土的初唐时期石人、石虎各一件。这两件文物的发现,为研究礼泉县唐代墓葬分布、石刻配置以及唐代石刻制作初期工艺流程,提供新的实物依据。 3月16日,礼泉县烟霞镇上营村业余文保员高联在果园犁地时,发现有石刻露头。高联立即将情况上报至当地文物保护部门,工作人员赶至现场后,将埋在地下的石刻挖出,发现是一件未经打磨的唐代石虎。 ...
近期,礼泉县两乡镇发现新出土唐代石人石虎各一件。3月16日,上午10点23分,礼泉县田野文物保护大队接到烟霞镇上营村业余文保员高联社报告,在其果园地内犁地时发现有石刻露头,田野文物保护大队接到报告后,立刻组织人员赶往现场,协同相关人员将埋在地下的石刻挖出,原来是一件未经打磨的唐代石虎。通高108、座高14、长74、宽35厘米,两耳竖起、双目圆睁、闭嘴而牙齿外露,躯体留有凿痕。石虎出土现场在西侧50...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筹备,由西安博物院、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博物馆、镇江博物馆、扬州博物馆联合主办的《丰腴之美——唐代仕女生活展》协调会议近日在西安博物院召开。会议主要讨论了展览陈列大纲、展览形式、以及图书出版等多方面具体内容。此次展览由西安博物院发起,旨在通过联手兄弟博物馆单位,组织优秀的文物展品,打造品牌展览,推进博物馆之间的馆际交流和丰富社会民众的文化生活。 展览共分三个部分的内容,以唐代仕女俑为...
金梳背 遗宝之谜 解密何家村49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唐时期考古、历史、文物、美术教学与研究。 当“女为悦己者容”时,要极力打扮自己。发式、头饰是醒目的部位,梳妆过程离不开梳子,但有背、带齿,原本用于梳理头发的梳子,在唐代的功用却十分特别。何家村的金梳背是梳子残留下的背的部分,其特点一是小巧玲珑,二是华丽精致。长7.9厘米、高1.5厘米,两层金片合成,呈月牙形。金片上用...
记者2日从河北省唐县文保所获悉,文物工作者根据新发现的一块唐代墓志铭文字记载,为战国时期古中山国曾在唐县设立都城提供了佐证,对研究中山国历史和唐县历史沿革具有重要意义。据唐县文保所所长苑永涛介绍,这块墓志为汉白玉材质,长54厘米、宽33厘米、厚6厘米,行书字体,记录了唐代居士孙家璧籍贯、生卒年代、安葬位置和古中山城的位置。苑永涛说,墓志的最大价值在于明确记载了孙家璧墓位于“中山之西南”方向,表明古...
新近发现并被文保所收藏的表明“中山”方位唐代墓志的拓片。(苑永涛/摄) 河北省唐县县委宣传部1日透露,该县文保所新收藏的一块唐代墓志,再次为古中山国都城曾在唐县提供了佐证。文保专家称,这对研究古中山国历史和唐县历史沿革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该文物是唐县原政协副主席宗健在为编纂宗氏家谱征集文物资料时,在该县都亭乡宗高和村获得,并于近期捐献给县文保所进行永久收藏。 据唐...
唐代滑石兔 陕西省文物局官方微博近日发布一张1956年西安市东郊韩森寨M45唐墓出土的唐代滑石兔,并“严重声明”,称“绝非鼠标”。这条声明,立刻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网友“@爱吐槽的Ray”戏说:西安市东郊韩森寨出土的无线鼠标充分说明了我国唐代的科技水平已达同时代世界顶尖水平,此无线鼠标造型圆润,手感平滑,精度极高,应是当时...
微博上所流传的陕西文物局晒出的唐代“无线鼠标” 1月21日报道:今天,陕西省文物局官方微博发布了一张1956年西安市东郊韩森寨M45唐墓出土的唐代滑石兔,并“严重声明”,称“绝非鼠标”。这条“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声明,立刻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网友“@爱吐槽的Ray”,西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