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今年9月至2017年2月,在故宫养心殿大修期间,部分珍宝将首次出宫,“移驾”首都博物馆展出。昨天,北京晨报记者了解到,从去年开始的养心殿百年来首次大修,预计到2020年完工。 养心殿坐落在紫禁城后部乾清宫西侧,始建于明嘉靖十六年,是清朝最高权力中心所在地。据故宫博物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启动修缮前,养心殿基本保持晚清时的状态,除了地毯、铺盖等是复制的,其余摆设都是真品。由于一直是原状陈列,很多文物从...
昨日,“穆穆曾侯——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特展”在省博物馆开展,此为郭家庙考古文物首次集中亮相,展出的300余件(套)青铜礼乐器、玉器、陶器、兵器等,见证了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距今约2700年前的历史。 “羋”字印证古代媵妾婚俗 本次考古出土的一件春秋早期的青铜鼎,刻有铭文并赫然显现“彌”字(通“芈”字)。上面写的是“曾侯作季汤彌(芈)媵其永用”(如图一)。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解读说,“季...
从即日起至3月2日,由首都博物馆主办,京津冀三地收藏家协会共同协办的“首届京津冀民间收藏文化季”之非遗藏品展示月活动将在首都博物馆地下一层水景庭院与观众见面。本次展览精选了三地较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千年智趣、雕形塑意、画韵年丰三大主题,展现京津冀各具魅力的民间技艺,追溯三地同根同源的文化脉搏。众多老物件老手艺荟萃几代观众的童年记忆;而选在寒假春节这一档期办展,也有助于小观众们对非遗文...
出土于湖北枣阳郭家庙西周墓地的青铜编钮钟2日在武汉展出,该组编钮钟为“五音齐备”编钮钟。 2015年9月,湖北省考古所在枣阳郭家庙三个不同地点发掘清理墓葬88座、车马坑一座,出土各类文物1100余件。在GM30墓发现10件保存完整、位置关系明确的青铜编钮钟,为目前发现西周至春秋早期数量最多的青铜编钮钟。 记者看到,当天展出的10件青铜编钮钟,型式统一、大小相次、音高稳定、宫调明确,是一套完整实...
昨天,《归去来兮——六舟回乡特展》在海宁市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让海宁籍清代中期著名的“金石僧”——六舟,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人们通过其书画及传拓作品,进一步了解了这位文化先贤。 “商彝周鼎,汉印唐碑,上下三千年,公自有情天得度;酒胆诗肠,文心画手,纵横一万里,我于无佛处称尊。”这是清代金石家赠予六舟的联句,也是六舟一生与金石书画结缘的生动写照。六舟,原名姚达受,海宁石井村人,主要生活于19世纪上...
日前,吉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传来我省民间文化的又一新春喜讯: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文化对外交流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与奥地利中国友好协会共同举办的“2015年奥地利中国农民画展”活动中,由吉林省文联、吉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推荐的东丰县农民画作品再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艺术舞台。 新年伊始,吉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响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号召,积极组织画乡农民画作者申报奥地利农民画展。最终,东丰县赵广...
猴年马上到了,昨天,朝天宫南京市博物馆换上了一批和猴有关的文物,其中,一件呆萌可爱的猴形玛瑙饰件,尤其引人注目。 南京市博物馆工作人员王涛介绍,这件猴形玛瑙饰件是几年前江宁建中南宋古墓中出土的,此墓的主人很可能与秦桧家族有关,这座墓中还出土了其他动物,如羊、猪等其他动物的玛瑙饰件,但现在还不能判断为什么这些小动物要被设计成饰件,这些饰件又是用在什么地方。 记者了解到,今年春节期间,朝天宫南京市...
金缕玉衣 长信宫灯 昨日(2日),多个大型展览在天津博物馆开展。其中,首都博物馆联合天博、河北博物院共同推出《地域一体文化一脉——京津冀历史文化展》是本次多个大型展览的重中之重,汇聚京津冀三地珍品文物231件(组)。河北博物院“镇馆之宝”长信宫灯在历次外展中展期从未超过一周,此次展期为半个月,十分难得。 汉代杰作长信宫灯 长信宫灯出土于河北省满城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长信宫灯是汉代灯...
为迎接传统佳节春节的到来,日前,由江山市博物馆和浙江自然博物馆联合主办的“海洋瑰宝——珊瑚特展”在江山市博物馆展出。 展览由精美的图文版面和珊瑚标本组成。展品既有珍贵的红珊瑚,也有其他生活在海底的鹿角珊瑚、石芝珊瑚、琵琶珊瑚、柳珊瑚等,共计40余件。展览根据江山市博物馆临展厅展柜的特有结构,巧妙地将图版、标本和景箱有机结合地在一起,运用多种展示手段,使展览呈现多样的展示形式,展示效果特色鲜明。 ...
昨日,多个大型展览在天津博物馆开展。其中,首都博物馆联合天博、河北博物院共同推出《地域一体文化一脉——京津冀历史文化展》是本次多个大型展览的重中之重,汇聚京津冀三地珍品文物231件(组)。河北博物院“镇馆之宝”长信宫灯在历次外展中展期从未超过一周,此次展期为半个月,十分难得。 汉代杰作长信宫灯 长信宫灯出土于河北省满城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长信宫灯是汉代灯具的经典之作。其通体鎏金,设计巧妙,...
这张拼版照片显示的是:2月2日在江苏省盱眙县文物馆拍摄的古代贵族用品玉舞人(左上图)、玉剑格(右上图)、玉带钩(左下图)、双龙佩(右下图)。 当日,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举办古代贵族用品展,百余件反映古代贵族生活的珍贵文物与公众见面。盱眙县曾发现汉代江都王刘非等墓葬,先后出土了大量拥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代贵族用品。 2月2日,观众在江苏省盱眙县文物馆参观西汉时期的三凤擎盘铜灯。 2...
昨日,“穆穆曾侯——枣阳 郭家庙 曾国墓地特展”在省博物馆开展,此为 郭家庙 考古文物 首次集中亮相,展出的300余件(套)青铜礼乐器、玉器、陶器、兵器等,见证了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距今约2700年前的历史。 “羋”字印证古代媵妾婚俗 本次考古出土的一件春秋早期的青铜鼎,刻有铭文并赫然显现“彌”字(通“芈”字)。上面写的是“曾侯作季汤彌(芈)媵其永用”(如图一)。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解...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究竟是怎样的?通过唐代沉船“黑石号”的珍宝可见一斑。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近期推出“唐代沉船”珍宝展,与参观者分享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沉船的故事。 1998年,德国一家打捞公司在印尼勿里洞岛附近的爪哇海域发现了一艘古代沉船,因其靠近一块黑色大礁岩,所以将其命名为“巴图西塔姆号”,中文译为“黑石号”。 “黑石号”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阿拉伯沉船之一,被称为20世纪最重要、...
昨日,“东周时期吴越历史文化展”在秦陵博物院举行,吴王夫差剑和四代越王剑齐亮相,再现2000多年前吴越争霸的历史。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堪称国宝的吴王夫差剑,这是目前已知存世的9柄吴王夫差剑中保存最完好的一把,2400多年后依然锋利无比。 吴越宝剑誉满天下 在铸剑的历史上,吴、越国的兵器制造技术享誉天下。现如今,留存于世的吴王光剑、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剑等,其上几何暗花纹铸造技术、剑首同心圆纹饰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