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从安徽歙县文物局获悉,9月22日该县杞梓里镇滩培村挖出近30公斤古代铜钱。经初步确认,出土钱币为宋朝时期的货币,最早的是唐朝末年铜钱。 22日,滩培村村民在修建道路施工过程中,在半山腰处发现近30公斤、近5000枚古钱币。24日当地村民才向文物局报告,文物局与当地公安赶到后收缴并封存了古钱币60枚,其他大批古钱币流失。文物局对现场遗存钱币进行勘测,暂未发现其他文化遗存。 据...
为配合基建,考古人员近日对河南省沁阳市一在建工程中新发现的汉代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汉代墓葬19座,出土绿釉投壶等珍贵文物,为研究汉代豫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以及埋葬习俗等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 该墓群位于沁阳市区东南部,距地表约3米左右,此次发掘清理的19座汉墓均为拱形顶砖室墓,平面呈长方形。 出土文物可分为陶器和铜器两类。陶器主要有汉代陶鼎、博山炉、绿釉投壶、灶...
据日本共同社9月27日报道,日本冲绳县宇流麻市教育委员会26日表示,在该市的国家历史遗址“胜连城遗址”(12-15世纪)中发现4枚铜币,可能是3-4世纪古罗马帝国的钱币。市教委介绍称,这是日本首次从遗址中出土此种钱币。钱币出土于胜连城因海外贸易而繁荣的14-15世纪的地层中,可能是经由东亚地区流入的。 市教委表示“可以看出这一带是与西方的接点,是考察当时流通和交流实际状况的珍贵史料”。 ...
前不久,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省建昌东大杖子战国墓地出土青铜器保护修复”荣获首届考古资产保护金尊奖。全国仅有4个项目入选。 青铜器修复原本就是金属器类文物修复中最难的一种,而东大杖子战国墓地出土的青铜器因为墓地封石塌方等原因,已经面目全非,有的文物如青铜环耳盘不仅腐蚀严重,更是碎成了100多块,混在泥土中难以分辨。 要修复这些残缺不全的文物,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不仅需要化腐...
近日,广东省考古所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对广东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重要遗址——英德青塘遗址进行主动性课题发掘。目前,发掘面积约30平方米,取得两个阶段性重要收获:其一,发现广东乃至岭南最早的古代墓葬;其二,发现广东保存最为完整的距今1万多年以前的古人类化石。 在青塘遗址黄门岩1号洞地点发现的墓葬地层关系清晰,葬式为较明确的“蹲踞葬”。人骨共存碳样经加速器质谱(AMS)测定,年代距今1...
前晚,青山区组织环保、城管、交管等部门,联合开展环境执法行动,现场叫停一工地违规运输渣土行为。 当晚8时20分许,执法人员来到冶金大道江南御景项目工地,一辆满载渣土的卡车正在清洗,准备驶出工地。经查,该工地当天并未在市渣土办办理运输渣土手续,属违规出土。执法人员当即责令工地管理人员不得让渣土车驶出,否则一律扣车。 当晚,执法人员还先后检查了3家企业和2个工地。武新建材是一家年产...
记者独家获悉,近日,广东省考古所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对广东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重要遗址——英德青塘遗址进行主动性课题发掘。目前,发掘面积约30平方米,取得两个阶段性重要收获:其一,发现广东乃至岭南最早的古代墓葬;其二,发现广东保存最为完整的距今1万多年以前的古人类化石。 在青塘遗址黄门岩1号洞地点发现的墓葬地层关系清晰,葬式为较明确的“蹲踞葬”。人骨共存碳样经加速器质谱(AMS)测...
9月21日,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透露,该院与英国国家图书馆下一步的合作中,将重点关注藏经洞出土的文物,探索如何实现全球共享。 王旭东说,因为这些文物分散在世界很多国家的博物馆,现在数字技术给我们带来了这样的可能性,“希望通过与大英图书馆的合作,能邀请其他合作伙伴加入这个项目,推动藏经洞出土文物的数字化,实现全球共享。” 正在举行的首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上,...
9月14日,笔者从怀来县委宣传部获悉,历时2个月的怀来县南家沟遗址考古发掘工作于近日结束。此次发掘中,共发现2000多件石制品、装饰品、骨器等旧石器时代晚期文物。这些文物的发现,反映出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的生活方式,展现了当时人们生活的面貌。其中,做工精美的骨针和鸵鸟蛋壳制成的10多件串珠,不仅反映了当时古人类已有较高的制作工艺水平和审美意识,还表明当时怀来盆地有鸵鸟生存。 据了解,南家沟...
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21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透露,该院与英国国家图书馆下一步的合作中,将重点关注藏经洞出土的文物,探索如何实现全球共享。 王旭东说,因为这些文物分散在世界很多国家的博物馆,现在数字技术给我们带来了这样的可能性,“希望通过与大英图书馆的合作,能邀请其他合作伙伴加入这个项目,推动藏经洞出土文物的数字化,实现全球共享。” 正在举行的首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上,敦煌研...
中秋节期间,蓝山县文体广新局组织省市县联合考古工作队,在塔峰镇赤蓝桥一村民宅基地成功发掘东汉砖饰墓一座,收获文物20余件。 9月14日下午,文化文物部门接到报告,赤蓝桥某村民宅基地上发现古墓一座。闻讯后该局主要领导带领相关人员及时赶到现场,采取保护措施,并决定假期加班加点考古发掘古墓,确保文物安全和村民基建两不误。
日前,小汤山镇后牛坊村将安放在村果园门口的一块大型石器移交给区博物馆。经文物专家鉴定,这块大型石器是明代香炉石供器,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 记者在小汤山镇后牛坊村见到了这件明代香炉石供器。经区博物馆工作人员测量:这件香炉造型的石供器,炉身高1.3米,底座高0.8米,直径1.2米,重约4吨,由汉白玉雕刻而成,炉身雕刻有松竹梅及祥云等图案装饰。 据昌平区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石供器...
太阳神鸟金饰、铜戴冠纵目面具、铜太阳形器等重量级文物,今晚亮相长沙博物馆。“神秘的古蜀王国——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出土文物精华展”在该馆开展,展览时间至12月20日,可免费参观。 展览共展出137件(套)精美文物,其中国家一级文物71件(套),集结了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文物精华。展出的重量级展品主要有铜立人像、铜戴冠纵目面具、铜太阳形器、铜人首鸟身像、太阳神鸟金饰、四节玉琮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