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图为:部分制作精美且保存完好的手斧 图为:部分制作精美且保存完好的手斧 图为:部分制作精美且保存完好的手斧 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文物保护工程湖北库区文物保护,连日来,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十堰市博物馆组织专家,在对郧县“郧县人”遗址附近滴水岩化石点进行的抢救性发掘中,...
做工精致的铜箭簇依然锋利 古人占卜用的龟甲 日前,在凤阳的一次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在古堆桥遗址发现了大量商周时期的生活遗物和遗迹,这是在这一地区首次系统发掘的商周时期生活遗址。大量罕见的卜甲、卜骨、箭簇、鹿角等传递着怎样的信息?考古人员揭开了其中的秘密,原来,当时淮河中下游流域流行占卜,当时的人擅...
图为:滴水岩化石点发掘现场 图为:考古专家正在研究这批出土的手斧 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文物保护工程湖北库区文物保护,连日来,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十堰市博物馆组织专家,在对郧县“郧县人”遗址附近滴水岩化石点进行的抢救性发掘中,发现20余件距今约10万到20万年的手斧。这一新发现不仅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存在着手斧,而且表明中国的手斧文化延续的时间远...
与数学领域的哥德巴赫猜想相似,在陶瓷的故乡中国,古陶瓷研究界同样有一个百年悬疑:哥窑在哪里?几代研究者苦苦求索,论点像翻烧饼一样不断地反复。 浙江省考古工作者经过几年的努力,在著名的青瓷祖庭浙江龙泉发现数量丰富的黑胎青瓷标本。经国内多位权威专家认定,这里就是古代文献上所记载的“哥窑”,定称“龙泉哥窑”。哥窑之谜离最终破解又近了一步。 迷雾重重的哥...
与数学领域的哥德巴赫猜想相似,在陶瓷的故乡中国,古陶瓷研究界同样有一个百年悬疑:哥窑在哪里?几代研究者苦苦求索,论点像翻烧饼一样不断地反复。 浙江省考古工作者经过几年的努力,在著名的青瓷祖庭浙江龙泉发现数量丰富的黑胎青瓷标本。经国内多位权威专家认定,这里就是古代文献上所记载的“哥窑”,定称“龙泉哥窑”。哥窑之谜离最终破解又近了一步。 迷雾重重的哥窑 2011年故宫[微博]博物院收藏的一...
新华网济南12月15日电(记者王志)记者15日从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获悉,济南考古人员近日在济南章丘市曹范镇于家埠村发掘出少见的两汉之交墓葬群,并出土了文字清晰的“王莽币”,初步证实这一墓群为较为罕见的2000多年前王莽时期墓葬群。 据了解,这一墓葬群是在今年11月章丘市曹范镇于家埠村的一个电力施工工地内发现的。随后济南市考古部门与建设部门联合进行抢救性发掘,发现墓葬群共密集深埋着15座汉代墓葬、2...
与数学领域的哥德巴赫猜想相似,在陶瓷的故乡中国,古陶瓷研究界同样有一个百年悬疑:哥窑在哪里?几代研究者苦苦求索,论点像翻烧饼一样不断地反复。 浙江省考古工作者经过几年的努力,在著名的青瓷祖庭浙江龙泉发现数量丰富的黑胎青瓷标本。经国内多位权威专家认定,这里就是古代文献上所记载的“哥窑”,定称“龙泉哥窑”。哥窑之谜离最终破解又近了一步。 迷雾重重...
随着唐陵大规模考古调查的持续进行,考古工作者目前已在陕西省唐十八陵发现了10处“寝宫”(俗称下宫),虽然保存有好有坏,但是总体上格局基本清楚,为研究帝陵制度史、保护唐陵文化遗产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唐代从公元618年建国,至公元907年灭亡,共21帝20陵(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合葬于乾陵),其中18座陵墓集中分布在陕西省乾县、礼泉、泾阳、三原、富平、蒲城6县,东西绵延100...
随着唐陵大规模考古调查的持续进行,考古工作者目前已在陕西省唐十八陵发现了10处“寝宫”(俗称下宫),虽然保存有好有坏,但是总体上格局基本清楚,为研究帝陵制度史、保护唐陵文化遗产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唐代从公元618年建国,至公元907年灭亡,共21帝20陵(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合葬于乾陵),其中18座陵墓集中分布在陕西省乾县、礼泉、泾阳、三原、富平、蒲城6县,东西绵延100余公里,世人通称其为“...
新华网西安12月9日电(记者冯国)随着唐陵大规模考古调查的持续进行,考古工作者目前已在陕西省唐十八陵发现了10处“寝宫”(俗称下宫),虽然保存有好有坏,但是总体上格局基本清楚,为研究帝陵制度史、保护唐陵文化遗产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唐代从公元618年建国,至公元907年灭亡,共21帝20陵(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合葬于乾陵),其中18座陵墓集中分布在陕西省乾县、礼泉、泾阳、三原、富平、蒲城6县,东西...
地处广东梅县隆文镇岩前村、中国内地至今发现的首个陆地水下全淹溶洞绿窟潭,相关专家近日在深潜勘探时,意外在水深46米处,发现了10多具被铁链锁颈捆手的人体骸骨。 广东省考古研究所专家经现场考察后初步判断这些人体骸骨属清末民初时期留下。也有当地文史专家分析,绿窟潭或许在百年前发生过鲜为世人所知的惊人事件?17日,记者前往绿窟潭采访,以求寻解绿窟潭水下铁链锁颈捆手骸骨之谜。 绿窟潭水面宽...
“大海浩瀚无边,平静的海面下蕴藏的文物难以计数。曾经是海上丝绸之路中心的南海,水下文物更是丰富,这是海南一笔巨大的宝藏。”昨日,2012中国南海出水古陶瓷暨南方色釉陶瓷学术研讨会在海南万宁市兴隆镇召开,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的130多名专家探讨南海下水考古发掘研究的最新成果。 南海出水大量陶瓷器 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王莉英表示,近10多年来的水下考古调查,在南海的西沙群岛等海...
中国考古学会第十五次年会昨天在石家庄揭幕,由中国考古学会主办、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承办的本次年会,也是今年内地考古界业内规模最大的一次学术会。年会主题是“环渤海地区的区域考古文化研究”,涉及河北、辽宁、山东、北京和天津等地。来自河北、北京等省内外的学术精英围绕该主题,介绍了各自领域的新发现和新思路。记者选取了其中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发现一:中山国都城有“商业区” 北京有王府井、石家庄有中山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