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耀州窑窑址在陕西铜川黄堡镇,宋属耀州铜官县,创烧于唐代,止于明代弘治到嘉靖年间。北宋耀州窑青瓷的胎子是灰白色,较薄,很坚密,釉子细密,光润,青中闪黄或略闪黄,类似北宋时期的龙泉窑。主要装饰方法是刻花、划花、印花、堆塑等。北宋初期开始出现非常草率的刻花,以后日臻成熟,到了北宋中期,采用刻划结合的手法,刻主题纹饰,刀汉犀利,线条流畅而奔放;划陪衬纹饰时,纤细如丝,排列有序,整体纹饰层清楚,繁而不乱,有...
器物历史背景 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的繁荣时期,南北各地窑场林立,瓷苑市场百花争艳,朝廷除选取用民间精瓷外,还自设官窑烧制瓷器,以供宫廷应用和赏赐。《中国陶瓷史》把宋代瓷窑归纳为六大瓷窑体系:即(1)定窑系;(2)耀州窑系;(3)钧窑系;(4)磁州窑;(5)龙泉青瓷系;(6)景德镇青白瓷系等。1994年冯先铭主编的《中国陶瓷》一书指出:“青白瓷系是江西地区两大瓷窑系之一,影响面之大,居宋代六大瓷系...
中国古陶瓷学会2011年年会暨龙泉窑国际学术研讨会总结会揭开哥窑神秘面纱,龙泉黑胎青瓷可能就是明清文献中所述的哥窑。参加总结会的有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王莉英,副会长袁南征、孙新民、李建毛、粟建安、沈岳明、李广宁及全体参会会员。 本次会议是在龙泉枫洞岩窑址、瓦窑垟窑址的考古发掘,及龙泉窑核心地区考古调查尤其是生产黑胎产品窑址调查取得的重大成果基础上召开的。龙泉窑考古队初步判断龙泉黑胎青瓷可能就是明...
剑瓷名城光彩四溢 青瓷美如玉,宝剑出龙泉。素有青瓷之都、宝剑之乡美誉的龙泉市一片喜庆的景象。第六届中国龙泉青瓷·龙泉宝剑节暨中国古陶瓷学会2011年年会今天早上正式开幕。11月16日上午8点半,在龙泉市行政中心的会议室里,来自全国各地的陶瓷刀剑类专家学者、工艺大师,以及全国各级媒体聚集在一起,为龙泉的节日而庆贺。 作为剑瓷名城,龙泉的剑瓷文化可谓源远流长。有着2600多年历史的龙泉宝剑,还有一...
本报记者 陈宁 报道组 鄢鸣 “叶老师,我想预订你的作品,最快什么时候能有?”刚从杭州回到龙泉,青瓷艺人叶小春就不断接到这样的电话。 10月底,叶小春带着10件龙泉青瓷作品,受邀参加第十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博览会。在杭州展览的两个星期中,他的356号摊位吸引了众多青瓷爱好者。直到展览的最后一天,他还卖出两件作品。 出生青瓷世家的叶小春,从小跟着父亲学手艺。上世纪80年代,兄弟四人子承父业,...
首届中国(慈溪)上林湖越窑青瓷文化节开幕式上的青瓷瓯乐演出。 10月28日,以“传承弘扬青瓷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为主题的首届中国(慈溪)上林湖越窑青瓷文化节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为上林湖越窑青瓷文化节题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发来贺信。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马文辉、宁波市副市长成岳冲、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长何天雄、浙江省文化厅副巡视员陶月彪、 ...
10月27日,杭州海关开启绿色通道快速验放了一批即将赴台参展的珍贵瓷器文物。作为“台湾·浙江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批珍贵瓷器将于11月10日起亮相在台湾新北市立莺歌陶瓷博物馆举行的“东亚青瓷展”。这批文物年代从西周、战国一直到明清,涵盖了我国古代史的各个朝代,既有原始瓷,也有两晋至隋唐五代时期的越窑青瓷精品,还有两宋、元明清时期的龙泉窑作品。
“浙江原始青瓷及德清火烧山等窑址考古成果汇报展”10月25日在故宫博物院延禧宫展厅开幕。原始青瓷是学术界对商至西汉时期烧造的高温青釉窑器的称法。作为中国瓷器的鼻祖,原始青瓷的创烧,在中国乃至世界瓷器发展史上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解决原始青瓷的发展序列问题,2007年3月至5月,故宫博物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德清县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德清县火烧山原始青瓷窑址进行了抢救...
今天上午,龙泉市召开第六届中国龙泉青瓷·龙泉宝剑节暨中国古陶瓷学会2011年年会新闻发布会,宣布第六届中国龙泉青瓷·龙泉宝剑节将于下月16日拉开帷幕。 本届节庆活动以“剑瓷龙泉·韵耀东方”为主题,节庆的重头戏之一是中国古陶瓷学会2011年年会暨龙泉窑学术研讨会。通过学术研讨,在中国古陶瓷界争议颇大的哥窑谜团,将有望逐渐揭开神秘的面纱,告诉我们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龙泉窑是烧制年代最长、窑址分布...
浙江在线10月16日讯 胎骨薄,施釉匀,釉色青翠莹润,光彩照人,这是越窑的特色。越窑青瓷历史悠久、名气很大。“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代诗人陆龟蒙这样赞美越窑青瓷。世易时移,风光一时的越窑青瓷如今却寂寂无名,只在绍兴留下了300余处遗址。日前,在全市振兴工艺美术大会上,有人呼吁,绍兴应整理好越窑青瓷的传统文化遗产,重振越窑青瓷雄风。 2000多年前 绍兴便有“龙窑”数百座 绍兴的...
10月15日,在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周年之际,龙泉这座剑瓷名城又迎来一场文化盛宴,第六届中国龙泉青瓷•龙泉宝剑节暨中国古陶瓷学会2011年年会活动将于11月16日拉开帷幕。届时,有关哥窑窑址的谜团将会逐渐揭开,而央视《寻宝》栏目也将走进龙泉,通过评选龙泉民间国宝,彰显龙泉历史之韵。龙泉窑是中国制瓷史上最重要的窑场之一,一直是古陶瓷研究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关...
青磁大阪东洋陶瓷美术馆收藏的中国陶瓷在数量上仅次于朝鲜陶瓷,不仅量大、质精,而且品种多,时代跨度长,从东汉的釉陶到明代的青花、彩瓷都有收藏,其藏品几乎涵盖了中国陶瓷史上各个著名窑口的著名品种。但清代的中国陶瓷不在安宅的收藏范围之内,究其原因可能主要有以下两点:其一是他们认为唐宋元明是中国陶瓷最为华美,并充分发展到成熟的时期,因此宋代瓷器是这批瓷器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其二是由其在收藏中奉行的"...
施兰 朱建明 一、德清窑旧识 有关德清窑的记载最早见诸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小山富士夫所著《支那青瓷史稿》,其中将德清古窑[1]与余姚上林湖等窑一起归入越窑系列。1956年5月,浙江省文管会汪济英等人对德清焦山窑址开展了调查和试掘,并同时发现记录了戴家山、城山两处相同类型窑址,在经过将采集的瓷器标本和各式窑具与越窑产品横向比较后,发表了《德清窑调查散记》一文,得出德清窑的年代在东晋以后[2]...
上林湖鸟瞰图 越州有湖,名上林,湖畔有窑,名越窑。 越窑青瓷,作为最早的成熟瓷,举世闻名。 南宋以后,上林湖畔传承千年的瓷业逐渐凋零,只留下了百多个古窑遗址。 这是中国目前烧造历史最长、保存最完整的古窑址,向世人展示了越窑崛起、繁盛、衰落的完整历史,被誉为“露天青瓷博物馆”。 2003年,上林湖越窑遗址走上了申遗之路。此后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申遗名单,位列第14位...
本报记者 陈朝霞 2009年底,在宁波博物馆举办的“皕壶国珍宁波民间收藏古陶瓷壶精品展”展出了200多件上溯新石器时期,下至元代的古陶瓷壶,这场当时国内最大规模的古陶瓷壶展让很多人认识了这些藏品的主人浙东越窑青瓷博物馆馆长陈国桢。 如今陈国桢收藏的越窑瓷器已有6000多件,据文博界权威人士介绍,他的越窑青瓷藏品数量已成为目前国内越窑青瓷收藏的“半壁江山”。 1947年出生于余姚的陈国桢收藏越...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